一种海上吊装平台用塔筒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173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上吊装平台用塔筒翻身装置,包括底座和承重框;所述底座内开设有驱动槽,驱动槽内放置有电机,在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环形滑槽板,环形滑槽板通过第一滑块与承重框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承重框内并依次套接有方形套筒,限位板,顶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承重框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对塔筒的角度进行旋转调整,并且可以在塔筒角度固定后对塔筒的自身进行翻转,避免了使用人工对塔筒进行翻身而导致增加吊装成本的情况出现,同时可以在起吊机构进行起吊的同时对下一段塔筒进行预调整,增加了吊装的效率。加了吊装的效率。加了吊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吊装平台用塔筒翻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海上吊装平台用塔筒翻身装置,属于海上风电平台吊装


技术介绍

[0002]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在检修或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
[0003]在对海上塔筒进行吊装时,一般会使用一种海上吊装平台,在吊装塔筒时,一般需要对塔筒进行翻转,以便将塔筒与底部的底座相对接,但是现有的海上吊装平台无法对塔筒进行翻身,只能通过人力翻转或起升机构将塔筒吊起后进行翻转,但由于塔筒本体体积过大且重量较重,人力很难对塔筒进行转动和翻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力量,增加了吊装工作的成本,且使用起升机构在空中对塔筒进行翻转增加了驾驶员的操作难度系数,且在空中对塔筒进行翻转伴随一定的危险性,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海上吊装平台用塔筒翻身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上吊装平台用塔筒翻身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上吊装平台用塔筒翻身装置,包括底座和承重框;所述底座内开设有驱动槽,驱动槽内放置有电机,在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环形滑槽板,环形滑槽板通过第一滑块与承重框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承重框内并依次套接有方形套筒,限位板,顶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承重框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口,方形套筒的底部延伸至承重框外并开设有限位槽,在限位槽上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连接有L型卡块,在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与L型卡块相匹配的多个L型卡槽;所述承重框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前夹板,前夹板上连接有多个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上套接有套筒,顶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承重框内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套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0007]所述电机通过连接板与驱动槽的底部连接。
[0008]所述方形套筒和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接在第一转动杆上。
[0009]所述第二转动杆通过轴承件与承重框转动连接。
[0010]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套接有第一齿轮,在承重框上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匹配的开槽,第一齿轮通过开槽与第二齿轮啮合。
[0011]所述承重框的顶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位于前夹板的外侧;在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顶部连接有后夹板。
[0012]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滑槽的一端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快速对塔筒的角度进行旋转调整,并且可以在
塔筒角度固定后对塔筒的自身进行翻转,避免了使用人工对塔筒进行翻身而导致增加吊装成本的情况出现,同时可以在起吊机构进行起吊的同时对下一段塔筒进行预调整,增加了吊装的效率;可以快速对不同大小的塔筒进行夹持,避免在对塔筒进行转动翻身时因平台晃动而使塔筒发生偏移的问题,增加了多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底座和承重框结构的剖视图;
[0016]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是本技术L型卡块、限位槽和方形套筒结构的侧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方形套筒、第一转动杆和滑板的俯视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后夹板、第二锥齿轮和滑槽的侧视图;
[0021]图8是本技术前夹板、第三转动杆和套筒的侧视图;
[0022]图9是本技术环形滑槽板、第一滑块和L型卡槽的俯视图;
[0023]图中:1

底座,2

环形滑槽板,3

第一滑块,4

承重框,5

驱动槽,6

电机,7

第一转动杆,8

方形套筒,9

限位板,10

第一弹簧,11

方形口,12

限位槽,13

滑板,14

L型卡块,15

L型卡槽,16

前夹板,17

第二转动杆,18

第一锥齿轮,19

第二锥齿轮,20

第一齿轮,21

第三转动杆,22

套筒,23

滑槽,24

第二滑块,25

后夹板,26

第二弹簧,27

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5]如图1~9所示的一种海上吊装平台用塔筒翻身装置,包括底座1和承重框4;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驱动槽5,驱动槽5内放置有电机6,在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环形滑槽板2,环形滑槽板2通过第一滑块3与承重框4连接;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7,第一转动杆7的顶端延伸至承重框4内并依次套接有方形套筒8,限位板9,顶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9;所述承重框4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口11,方形套筒8的底部延伸至承重框4外并开设有限位槽12,在限位槽12上滑动连接有滑板13;所述滑板13的底部连接有L型卡块14,在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与L型卡块14相匹配的多个L型卡槽15;所述承重框4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前夹板16,前夹板16上连接有多个第三转动杆21,第三转动杆21上套接有套筒22,顶部连接有第二齿轮27;所述承重框4内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7,第二转动杆17上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8与第二锥齿轮19相啮合。
[0026]所述电机6通过连接板与驱动槽5的底部连接。
[0027]所述方形套筒8和限位板9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套接在第一转动杆7上。
[0028]所述第二转动杆17通过轴承件与承重框4转动连接。
[0029]所述第二转动杆17上套接有第一齿轮20,在承重框4上设有与第一齿轮20相匹配的开槽,第一齿轮20通过开槽与第二齿轮27啮合。
[0030]所述承重框4的顶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23,滑槽23位于前夹板16的外侧(两个前
夹板16相对的一侧为内侧);在滑槽2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4,第二滑块24的顶部连接有后夹板25。
[0031]所述第二滑块24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26与滑槽23的一端连接。
[0032]实施例
[0033]如上所述,一种海上吊装平台用塔筒翻身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环形滑槽板2,环形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吊装平台用塔筒翻身装置,包括底座(1)和承重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驱动槽(5),驱动槽(5)内放置有电机(6),在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环形滑槽板(2),环形滑槽板(2)通过第一滑块(3)与承重框(4)连接;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7),第一转动杆(7)的顶端延伸至承重框(4)内并依次套接有方形套筒(8),限位板(9),顶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9);所述承重框(4)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口(11),方形套筒(8)的底部延伸至承重框(4)外并开设有限位槽(12),在限位槽(12)上滑动连接有滑板(13);所述滑板(13)的底部连接有L型卡块(14),在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与L型卡块(14)相匹配的多个L型卡槽(15);所述承重框(4)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前夹板(16),前夹板(16)上连接有多个第三转动杆(21),第三转动杆(21)上套接有套筒(22),顶部连接有第二齿轮(27);所述承重框(4)内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7),第二转动杆(17)上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8)与第二锥齿轮(19)相啮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甘国民蒋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