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72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池(3)、供水管道(2)、水箱(1)和布水管(102),过滤池(3)内含有上下依次设置的过滤层(301)和下集水区(303),水箱(1)的位置高于过滤池(3)的位置,供水管道(2)上设有水泵(201),下集水区(303)内的水能够经过供水管道(2)进入水箱(1)内,水箱(1)内水能够经过布水管(102)喷出后进入过滤池(3)。该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将景观水净化与雨水净化相结合,通过改良景观水池结构,可分别净化雨水和景观水。与屋面雨水相结合,可利用雨水补充景观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雨水资源化日益得到重视。高效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在减轻城市内涝的同时,可以显著减缓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压力,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由于降水冲刷引起的面源污染。雨水资源化已经成为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可利用的雨水包括路面径流雨水和屋面径流雨水。相对于路面径流雨水,屋面径流雨水的污染物成分较简单,各污染物含量均较低。处理屋面雨水可以减少对集中式供水系统的依赖、缓解城市的缺水压力、削减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具有可行性和很高的实际价值。屋面径流雨水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降水(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物等)、屋面颗粒沉淀物(非降雨期,大气中的颗粒沉降物在屋面上大量累积)及屋面材料析出物(可溶解污染物)。过滤作为雨水回用处理中重要的一道工序,在去除氨氮、有机污染物COD、悬浮物SS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雨水达到回用水的水质要求,具有快速高效、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
[0003]景观结构主要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或者利用水泵使得静态水变为动态水,而形成的一种人文水景。水景元素包括喷泉、瀑布、水池结构以及观赏池塘系统等。但景观水质不稳定,会发生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严重影响水生态。且景观水补水多采用自来水,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将屋面径流雨水应用于水景景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该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将景观水净化与雨水净化相结合,通过改良景观水池结构,可分别净化雨水和景观水。与屋面雨水相结合,可利用雨水补充景观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池、供水管道、水箱和布水管,过滤池内含有上下依次设置的过滤层和下集水区,水箱的位置高于过滤池的位置,供水管道上设有水泵,下集水区内的水能够经过供水管道进入水箱内,水箱内水能够经过布水管喷出后进入过滤池。
[0007]过滤池内还含有上集水区和承托层,上集水区、过滤层、承托层和下集水区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连接。
[0008]过滤池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和排水口,溢流口与上集水区连通,排水口与下集水区连通。
[0009]过滤层的厚度大于承托层的厚度,承托层和下集水区之间设有金属支撑网。
[0010]供水管道的下端与下集水区连通,供水管道的上端与水箱的上部连通,水箱的上
部外连接有雨水进水管。
[0011]下集水区内设有反冲洗管,反冲洗管上设有冲洗喷头,冲洗喷头的喷射方向朝上,水箱内的水能够经过反冲洗管后从冲洗喷头喷出。
[0012]水箱的下方外连接有排水管,布水管和反冲洗管均与排水管连接。
[0013]排水管上设有阀门,阀门位于布水管和反冲洗管之间,排水管的入口端设有格栅。
[0014]布水管呈水平状态,布水管位于过滤池的正上方,布水管上设有多个流水喷头。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雨水净化与水景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降雨时净水、蓄水,晴天时用水的功能。
[0017]2、可以调蓄净化雨水、循环水景景观水,既能防止水质变坏又能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图1是本技术所述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2是布水管、过滤池和排水沟的俯视示意图。
[0021]1、水箱;2、供水管道;3、过滤池;4、排水沟;
[0022]101、雨水进水管;102、布水管;103、流水喷头;104、阀门;105、反冲洗管;106、冲洗喷头;107、格栅;108、排水管;
[0023]201、水泵;
[0024]301、过滤层;302、承托层;303、下集水区;304、溢流口;305、排水口;306、上集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6]一种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池3、供水管道2、水箱1和布水管102,过滤池3内含有上下依次设置的过滤层301和下集水区303,水箱1的位置高于过滤池3的位置,供水管道2上设有水泵201,下集水区303内的水能够经过供水管道2进入水箱1内,水箱1内水能够经过布水管102喷出后进入过滤池3,如图1和图2所示。
[0027]收集后的雨水首先进入水箱1,依靠重力的作用,水箱1内的水经过布水管102喷出后落下进入过滤池3,布水管102喷出的水流或水滴形成水景景观,布水管102的形状和构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落下进入过滤池3内的水经过过滤层301后进入下集水区303,通过水泵201的作用,下集水区303内的水再经过供水管道2返回至水箱1内,实现了水在水箱1和过滤池3之间的循环流动。
[0028]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池3内还含有上集水区306和承托层302,上集水区306、过滤层301、承托层302和下集水区303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连接。承托层302的作用在于既可以支撑起过滤层301,又可以使水通过过滤层301和承托层302后进入下集水区303。下集水区303的作用在于存储滤后净水。
[0029]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池3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304和排水口305,溢流口304与上集
水区306连通,排水口305与下集水区303连通。上集水区306内的水可以从溢流口304向外排出,下集水区303内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口305向外排出。
[0030]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层301由砂石组成,所述砂石的作用时吸附水中的悬浮物(SS)的作用。承托层302由卵石组成,具有质坚、高强度、耐腐蚀、耐压、比表面积(单位容积滤料所具有的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优点。过滤层301的厚度大于承托层302的厚度,承托层302和下集水区303之间设有金属支撑网,该金属支撑网的作用在于支撑过滤层301和承托层302。
[0031]在本实施例中,供水管道2的下端与下集水区303连通,供水管道2的上端与水箱1的上部连通,水箱1的上部外连接有雨水进水管101。收集后的雨水可以通过雨水进水管101进入水箱1。水箱1与过滤池3之间的高度差应该保证仅依靠重力的反冲洗管105即可正常工作,即水流从冲洗喷头106喷出后可以冲洗掉过滤层301和承托层302,如图1所示。水箱1与过滤池3之间的具体高度差可以根据有限次的实验获得。
[0032]在本实施例中,下集水区303内设有反冲洗管105,反冲洗管105上设有冲洗喷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池(3)、供水管道(2)、水箱(1)和布水管(102),过滤池(3)内含有上下依次设置的过滤层(301)和下集水区(303),水箱(1)的位置高于过滤池(3)的位置,供水管道(2)上设有水泵(201),下集水区(303)内的水能够经过供水管道(2)进入水箱(1)内,水箱(1)内水能够经过布水管(102)喷出后进入过滤池(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滤池(3)内还含有上集水区(306)和承托层(302),上集水区(306)、过滤层(301)、承托层(302)和下集水区(303)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滤池(3)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304)和排水口(305),溢流口(304)与上集水区(306)连通,排水口(305)与下集水区(303)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水处理功能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滤层(301)的厚度大于承托层(302)的厚度,承托层(302)和下集水区(303)之间设有金属支撑网。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新硕格日勒惠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华宇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