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72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7
提供一种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可以提供能够减轻或调整异物反应的环境。该膜复合材料包括缓解层和血管化层。可以任选地包括加强组件以在体内向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提供支撑并防止其变形。缓解层可以结合(例如,点结合或熔接)或粘附(紧密地或离散地)到可植入装置和/或细胞系统。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可用作需要血管化以发挥功能但需要保护免受宿主免疫反应(例如异物巨细胞的形成)的可植入装置或细胞系统的表面层。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可以部分或完全覆盖可植入装置或细胞系统的外部。缓解层位于可植入装置或生物活性支架与血管化层之间。管化层之间。管化层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可植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生物疗法是治疗外周动脉疾病、动脉瘤、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自闭症、失明、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越来越可行的方法。
[0003]对于一般的生物疗法,细胞、病毒、病毒载体、细菌、蛋白质、抗体和其他生物活性部分可以通过将生物活性部分置于患者组织床中的手术或介入方法引入患者体内。通常,生物活性部分首先放置在装置中,然后再插入患者体内。或者,可以先将装置插入患者体内,然后再添加生物活性部分。
[0004]外部装置(例如,细胞封装装置、传感器和/或用于测量体内物理参数和/或分析物的监测器)的植入会触发免疫反应,在该免疫反应中异物巨细胞形成并至少部分地包封植入的装置。该装置可以由一种或多种生物相容性膜或其他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这些膜或材料允许营养物或其他治疗上有用的物质通过但阻止细胞通过。在细胞不可渗透的界面处或附近存在异物巨细胞使得血管在靠近该表面的地方很难形成(如果不是不可能形成的话),从而限制了足够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包括:具有第一实体特征体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实体特征体具有第一实体特征体间距,其中大部分第一实体特征体间距小于约50微米;和具有第二实体特征体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实体特征体具有第二实体特征体间距,其中大部分第二实体特征体间距大于约50微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层包括约3微米到约20微米的代表性短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层具有有效直径大于约9微米的第一孔径。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层具有小于约200微米的第一厚度。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层具有有效直径为约1微米至约9微米的第二孔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者的实体特征体通过原纤维连接并且所述原纤维是可变形的。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层具有约30微米到约200微米的第二厚度。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者包含选自以下的聚合物:膨胀聚四氟乙烯(ePTFE)膜、氟化乙烯丙烯膜(FEP)和改性的膨胀聚四氟乙烯(ePTFE)膜。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在其上具有表面涂层,所述表面涂层包括选自抗微生物剂、抗体、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一种或多种。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者是膨胀聚四氟乙烯膜。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层是纺粘非织造聚酯材料。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包括加强组件。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加强组件是织造或非织造纺织品。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层还包括代表性短轴、代表性长轴和实体特征体深度,并且其中,代表性短轴、代表性长轴和实体特征体深度中的至少两者的大部分大于约5微米。15.一种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包括: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具有有效直径为约1微米至约9微米的第一孔径,小于约200微米的第一厚度,以及第一实体特征体,所述第一实体特征体的大部分第一实体特征体间距小于约50微米,其中第一实体特征体的大部分具有约3微米到约20微米的第一代表性短轴;和第二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层具有有效直径大于约9微米的孔径。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层包括第二实体特征体,所述第二实体特征体的大部分第二实体特征体间距大于约50微米。18.如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层具有约30微米到约200微米的第二厚度。19.如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层包括第一代表性长轴和第一实体特征体深度,并且,其中,第一代表性短轴、第一代表性长轴和第一实体特征体深度中的至少两者大于约5微米。20.如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实体特征体通过原纤维连接并且原纤维是可变形的。21.如权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层包括第二实体特征体,大部分第二实体特征体具有小于约40微米的第二代表性短轴。22.如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层包括第二代表性长轴和第二实体特征体深度,并且,其中,第二代表性短轴、第二代表性长轴和第二实体特征体深度中的至少两者的大部分大于约5微米。23.如权利要求15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者是选自以下的聚合物:膨胀聚四氟乙烯膜(ePTFE)、氟化乙烯丙烯(FEP)膜和改性的膨胀聚四氟乙烯(ePTFE)膜。24.如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层是纺粘非织造聚酯材料。25.如权利要求15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聚合物、含氟聚合物膜、非含氟聚合物膜、织造纺织品、非织造纺织品、纤维或纱线的织造或非织造集合、纤维基质以及它们的组合。26.如权利要求15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第一层的第一实体特征体包括选自热塑性聚合物、聚氨酯、硅酮、橡胶、环氧树脂及其组合的一种。27.如权利要求15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还包括加强组件。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加强组件是织造或非织造纺织品。29.如权利要求15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在其上具有表面涂层,并且,其中,所述表面涂层包括选自抗微生物剂、抗体、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一种或多种。30.如权利要求15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在其上具有亲水性涂层。31.如权利要求15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第一层包括可结合实体特征体,其中所述可结合实体特征体被结合至可植入装置或可植入细胞系统。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可植入装置是支架。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支架是细胞培养基质。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支架是外植体。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实体特征体至少部分地结合到细胞系统。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细胞系统是细胞容器。37.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生物相容性膜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可植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
申请(专利权)人:维亚赛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