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壳盖板组件及触控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54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壳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夹层胶、基板和太阳能光伏薄膜,所述盖板和基板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夹层胶粘接固定,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包括贴合区域以及位于所述贴合区域的至少一侧上的延伸区域,所述盖板位于所述贴合区域上,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位于所述贴合区域以及至少一延伸区域上,并在所述延伸区域上绑定有柔性线路板;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盖板相适应的窗口,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机壳的窗口内,且所述机壳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将所述基板的延伸区域完全覆盖。该机壳盖板组件的可视区域较大,且在视觉上实现了盖板的无边框或窄边框。边框或窄边框。边框或窄边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壳盖板组件及触控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机壳盖板组件及触控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触控模组是实现触控控制的一种设备,能够实现接收手指、触控笔等输入信号的感应功能。随着触控技术的日益成熟,触控模组被应用到多种领域,从常见的银行、通信运营商等部门的业务查询设备,到电子游戏、多媒体教学等个人通讯设备,以及工业或个人使用的触控电脑或车载终端。
[0003]触控模组的最表面往往通过一块玻璃盖板来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玻璃盖板在碰到撞击时会破碎飞溅,玻璃碎片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一份公开号为CN207690045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车载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基板、通过粘接层与所述触控基板固定连接的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触控基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层一侧的玻璃夹层膜、粘合于所述玻璃夹层膜远离所述触控基板一侧的盖板和设于所述盖板与触控基板之间的透明太阳能发电模块;所触控电极层为电容式触控电极层。该车载触控模组通过在触控基板远离触控电极层的一侧设置了一层玻璃夹层膜并增设盖板,从而使得粘接有触控电极层的触控基板置于盖板的内侧面,不会直接受到外界的冲击,受到良好的保护,而且盖板粘合于玻璃夹层膜,使得盖板在受到外界冲击导致破碎之后,破碎后的盖板依然能够粘接于玻璃夹层膜上实现固定,而不会产生飞溅,从而有效提高车载触控模组的安全性,保证车载触控模组。
[0004]但是,上述车载触控模组中,增设的透明太阳能发电模块需要绑定线路板,以通过绑定的线路板连接至设备电池,给设备电池充电,故透明太阳能发电模块上需要预留与线路板进行绑定的区域,这就需要占用可视区域,导致车载触控模组的可视区域变小,而在盖板上的边框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壳盖板组件,可视区域较大,且在视觉上实现了盖板的无边框或窄边框。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机壳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夹层胶、基板和太阳能光伏薄膜,所述盖板和基板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夹层胶粘接固定,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包括贴合区域以及位于所述贴合区域的至少一侧上的延伸区域,所述盖板位于所述贴合区域上,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位于所述贴合区域以及至少一延伸区域上,并在所述延伸区域上绑定有柔性线路板;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盖板相适应的窗口,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机壳的窗口内,且所述机壳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将所述基板的延伸区域完全覆盖。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设置于所述基板朝向盖板的一侧上,或者,所述太
阳能光伏薄膜设置于所述基板背向盖板的另一侧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两延伸区域,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延伸至至少一侧的延伸区域上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绑定,而所述机壳的下表面在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未延伸的其他侧的延伸区域上向下延伸出支撑壁,所述支撑壁与对应的延伸区域相抵。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壁位于所述机壳的窗口边缘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下表面在绑定所述柔性线路板一侧的延伸区域上向下延伸出限位壁,所述限位壁位于所述机壳的窗口边缘上,且与对应的延伸区域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0012]一种触控模组,包括触控薄膜以及上述的机壳盖板组件,所述触控薄膜设置于所述基板背向所述盖板的一侧上。
[0013]进一步地,若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设置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上,则所述触控薄膜直接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若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也设置于所述基板背向所述盖板的一侧上,则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触控薄膜再设置于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触控薄膜位于所述基板的贴合区域以及至少一延伸区域上,且并在所述延伸区域上绑定有柔性线路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和触控薄膜在同一侧延伸区域上与同一柔性线路板绑定。
[0016]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第一绑定部、第二绑定部和外接部,所述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位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同一侧上,且相隔开以分别朝上下不同方向开叉弯折而与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和触控薄膜绑定;所述外接部位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另一侧上,且通过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内部走线分别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相连接。
[00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机壳盖板组件将所述基板和太阳能光伏薄膜延伸至所述盖板外,然后将所述柔性线路板绑定在位于所述延伸区域的太阳能光伏薄膜上,再增设所述机壳,利用所述机壳遮挡住所述延伸区域而仅露出所述盖板,这样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在所述贴合区域内就无需占用空间来绑定所述柔性线路板,整个盖板的区域都可用作可视区域,增加了可视区域,且在视觉上实现了所述盖板的无边框或窄边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机壳盖板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机壳盖板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触控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柔性线路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和2所示,一种机壳盖板组件,包括盖板1、夹层胶2、基板5、太阳能光伏薄膜3以及机壳7,所述盖板1和基板5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夹层胶2粘接固定,所述太阳能光伏薄
膜3设置于所述基板5上;所述基板5包括贴合区域51以及位于所述贴合区域51的至少一侧上的延伸区域52,所述盖板1位于所述贴合区域51上,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3位于所述贴合区域51以及至少一延伸区域52上,并在所述延伸区域52上绑定有柔性线路板6;所述机壳7上开设有与所述盖板1相适应的窗口,所述盖板1设置于所述机壳7的窗口内,且所述机壳7在所述基板5上的正投影将所述基板5的延伸区域52完全覆盖。
[0025]该机壳盖板组件将所述基板5和太阳能光伏薄膜3延伸至所述盖板1外,然后将所述柔性线路板6绑定在位于所述延伸区域52的太阳能光伏薄膜3上,再增设所述机壳7,利用所述机壳7遮挡住所述延伸区域52而仅露出所述盖板1,这样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3在所述贴合区域51内就无需占用空间来绑定所述柔性线路板6,整个盖板1的区域都可用作可视区域,增加了可视区域,且在视觉上实现了所述盖板1的无边框或窄边框。
[0026]所述夹层胶2可以但不限于为PVB胶、EVA胶或SGP胶。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3设置于所述基板5朝向盖板1的一侧上,在具体实现时,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3设置于所述基板5背向盖板1的另一侧上。
[0028]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3与所述基板5之间通过第一黏胶4粘接固定,所述第一黏胶4优选但不限于为高透光率的OCA胶。
[0029]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壳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夹层胶、基板和太阳能光伏薄膜,所述盖板和基板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夹层胶粘接固定,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贴合区域以及位于所述贴合区域的至少一侧上的延伸区域,所述盖板位于所述贴合区域上,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位于所述贴合区域以及至少一延伸区域上,并在所述延伸区域上绑定有柔性线路板;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盖板相适应的窗口,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机壳的窗口内,且所述机壳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将所述基板的延伸区域完全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设置于所述基板朝向盖板的一侧上,或者,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设置于所述基板背向盖板的另一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两延伸区域,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延伸至至少一侧的延伸区域上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绑定,而所述机壳的下表面在所述太阳能光伏薄膜未延伸的其他侧的延伸区域上向下延伸出支撑壁,所述支撑壁与对应的延伸区域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位于所述机壳的窗口边缘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壳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下表面在绑定所述柔性线路板一侧的延伸区域上向下延伸出限位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汉良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