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负压引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1494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负压引流的装置,引流袋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一端相连,第一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一通止阀一端相连,第一通止阀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管一端相连,第二连接管另一端与负压球主体的顶端相连,负压球主体的底端与第三连接管一端相连,第三连接管另一端与压力指示装置一端相连,压力指示装置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管一端相连,第四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二通止阀相连,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解决了护士使用负压引流球时无法精准判断负压球内是否还存在负压及构成有效的密闭式引流的问题,以减少护士频繁开启引流球的放气接口,避免细菌感染,同时可控制引流的止通及流量,灵活性大大提高。大大提高。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负压引流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负压引流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常用负压球和引流管引流,但其存在如下缺陷:常规负压引流球缺乏压力指示装置,不能构成密闭式引流。压力低于(80+20)mmHg(1 mmHg=0.133 kPa)值后,负压球内不能形成有效的负压吸引。传统的负压引流球,容易因液体增多,造成引流球内压力缺失,并难以及时发现引流球内无压力不能构成有效吸引的情况,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负压引流的装置,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处放置负压引流球时,采用压力指示装置能构成密闭式引流,使得负压球内持续呈保压状态,压力指示装置又能精准的显示负压球内的压力值,便于护士及时观察发现负压球内是否存在有效的负压,以减少护士频繁开启引流球的放气接口,避免细菌感染,设置有第一通止阀和第二通止阀,可控制引流的止通及流量,灵活性大大提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负压引流的装置,包括引流袋、第一通止阀、负压球主体、压力指示装置及第二通止阀,所述引流袋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一通止阀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通止阀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管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另一端与负压球主体的顶端相连,所述负压球主体的底端与第三连接管一端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管另一端与压力指示装置一端相连,所述压力指示装置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管一端相连,所述第四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二通止阀相连;
[0005]所述压力指示装置包括壳体、通道、压力传感器、蜂鸣器、显示屏及按钮,所述壳体内部贯穿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开设有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壳体上表面开设有声音提示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蜂鸣器,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壳体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按钮, 所述通道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管连接,通道(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管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引流袋底端设置有排放口,所述引流袋顶端设置有管体接口,所述管体接口与第一连接管相连,以实现和第一连接管的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止阀和第二通止阀结构一致且均由通止阀主体、流量控制柱及旋钮构成,所述通止阀主体内部开设有流道,所述通止阀主体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流道相互垂直并相互连通,所述流量控制柱上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流量控制柱通过外螺纹与螺纹孔相配合,所述流量控制柱底端设置于流道内,所述流量控制柱顶端设置
有旋钮,通过转动旋钮控制流量控制柱的高度,从而控制通止阀主体内部流道的流量。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电路板及蓄电池,用于实现控制和供电部分,所述电路板分别与蓄电池、压力传感器、显示屏及按钮相连,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电路板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负压球主体顶端设置有出口端接头,所述负压球主体底端设置有进口端接头,所述出口端接头与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进口端接头与第三连接管相连,以实现和第二连接管及第三连接管之间的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处放置负压引流球时,采用压力指示装置能构成密闭式引流,使得负压球内持续呈保压状态,压力指示装置又能精准的显示负压球内的压力值,便于护士及时观察发现负压球内是否存在有效的负压,以减少护士频繁开启引流球的放气接口,避免细菌感染。
[0012](2)设置有第一通止阀和第二通止阀,可控制引流的止通及流量,灵活性大大提高。
[0013](3)连接方式简单、方便,可实现快速连接和拆卸。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压力指示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压力指示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压力指示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引流袋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第一通止阀结构(第二通止阀的结构和第一通止阀的结构相同)示意图;
[0020]图7为负压球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引流袋1、排放口101、管体接口102、第一通止阀2、负压球主体3、出口端接头301、进口端接头302、压力指示装置4、壳体401、通道402、压力传感器403、蜂鸣器404、显示屏405、按钮406、声音提示口407、电路板408、蓄电池409、充电口410、第二通止阀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第三连接管8、第四连接管9、通止阀主体10、流量控制柱11、旋钮12、流道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两侧”、“一端”、“另一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
制。
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负压引流的装置,包括引流袋1、第一通止阀2、负压球主体3、压力指示装置4及第二通止阀5,引流袋1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6一端相连,第一连接管6另一端与第一通止阀2一端相连,第一通止阀2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管7一端相连,第二连接管7另一端与负压球主体3的顶端相连,负压球主体3的底端与第三连接管8一端相连,第三连接管8另一端与压力指示装置4一端相连,压力指示装置4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管9一端相连,第四连接管9另一端与第二通止阀5相连;
[0025]如图2

4所示,压力指示装置4包括壳体401、通道402、压力传感器403、蜂鸣器404、显示屏405及按钮406,壳体401内部贯穿开设有通道402,通道402开设有旁通管道,旁通管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03,壳体401上表面开设有声音提示口407,壳体401内部设置有蜂鸣器404,壳体401表面设置有显示屏405,壳体401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按钮406,壳体401内部还设置有电路板408及蓄电池409,电路板408分别与蓄电池409、压力传感器403、显示屏405及按钮406相连,壳体401一侧设置有充电口410,充电口410与电路板408相连, 通道402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管8连接,通道402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管9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负压引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袋(1)、第一通止阀(2)、负压球主体(3)、压力指示装置(4)及第二通止阀(5),所述引流袋(1)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6)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6)另一端与第一通止阀(2)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通止阀(2)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管(7)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7)另一端与负压球主体(3)的顶端相连,所述负压球主体(3)的底端与第三连接管(8)一端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管(8)另一端与压力指示装置(4)一端相连,所述压力指示装置(4)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管(9)一端相连,所述第四连接管(9)另一端与第二通止阀(5)相连;所述压力指示装置(4)包括壳体(401)、通道(402)、压力传感器(403)、蜂鸣器(404)、显示屏(405)及按钮(406),所述壳体(401)内部贯穿开设有通道(402),所述通道(402)开设有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03),所述壳体(401)上表面开设有声音提示口(407),所述壳体(401)内部设置有蜂鸣器(404),所述壳体(401)表面设置有显示屏(405),所述壳体(401)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按钮(406),通道(402)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管(8)连接,通道(402)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管(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负压引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1)底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苓胡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