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间施工用的可自动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46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楼梯间施工用的可自动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现有楼梯间作业用简易平台使用范围有限、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一种楼梯间施工用的可自动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包括操作平台、护栏和支撑机构;操作平台的后部设置有爬梯;操作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箱,安装箱的内腔设置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齿轮;支撑机构包括左立杆与右立杆;左立杆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右立杆的底部设置有从动轮;两根左立杆的内管的相对侧壁上部均固定有竖向齿条;两根左立杆的外管的相对侧壁下部开设有条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提升脚手架安全性能的目的,降低了作业中的劳动强度,可适用于楼梯坡面的抹灰、刮白、贴砖、装饰等作业。装饰等作业。装饰等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梯间施工用的可自动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安全设备
,具体是一种楼梯间施工用的可自动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

技术介绍

[0002]楼梯间的梯板底部施工作业时,工人往往采用木质或钢质材料搭设一个简易平台进行操作。
[0003]然而实践表明,现有楼梯间作业用简易平台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楼梯间斜面角度较大,简易平台作业距离较短,使用范围有限,需要反复安拆,安拆次数多,增加了作业中的劳动强度;二是简易平台安全系数低,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有必在专利技术一种楼梯间施工用的可自动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省去频繁安拆的工序,同时能够确保楼梯间作业的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楼梯间作业用简易平台使用范围有限、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楼梯间施工用的可自动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
[0005]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楼梯间施工用的可自动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包括水平布置的矩形的操作平台和设置于操作平台上方的护栏,操作平台的边部、护栏的边部共同设置有支撑机构;
[0007]操作平台的下表面后部设置有爬梯;操作平台的上表面左前部、上表面左后部均设置有底部与其固定连接且左侧开口的安装箱,每个安装箱的内腔均设置有机座固定连接于操作平台的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朝左,且其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纵向直立的齿轮;
[0008]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根前后分布的左立杆与两根前后分布的右立杆,左立杆、右立杆均为上粗下细的可伸缩套管,且左立杆的外管、右立杆的外管均与操作平台、护栏固定连接;每根左立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滚动于楼梯踏步的驱动轮;每根右立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滚动于楼梯踏步的从动轮;两根左立杆的内管的相对侧壁上部均固定有竖向齿条,且两根竖向齿条前后正对;两根左立杆的外管分别与两个安装箱的顶壁固定连接,且两根左立杆的外管的相对侧壁下部沿竖向开设有条形槽,齿轮穿过条形槽与竖向齿条啮合。
[0009]进一步地,驱动轮、从动轮均为直径大于楼梯踏步高度的橡胶滚轮,且两者的外周面均固定有沿周向等距离分布的防滑钢齿;所述驱动轮为带有轮毂电机的滚轮。
[0010]进一步地,护栏右后角部设置有控制柜,控制柜的内部设置有前进后退控制部分与提升下降控制部分;所述前进后退控制部分包括第I自锁开关、第I急停开关、前进按钮开关、后退按钮开关、第I接触器、第II接触器;由第I自锁开关、第I急停开关、前进按钮开关、第I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由第I自锁开关、第I急停开关、后退按钮开关、第II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成的
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两个驱动轮的轮毂电机的正转电源端均通过第I接触器的三个常开触点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V相、W相连接;两个驱动轮的轮毂电机的反转电源端均通过第II接触器的三个常开触点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V相、W相连接;
[0011]所述提升下降控制部分包括第II自锁开关、第II急停开关、提升按钮开关、下降按钮开关、第I上行程开关、第II上行程开关、第I下行程开关、第II下行程开关、第III接触器、第IV接触器;第I上行程开关、第II上行程开关分别设置于两根左立杆的内管的顶端,第I下行程开关、第II下行程开关分别设置于两根左立杆的内管的中部;由第II自锁开关、第II急停开关、提升按钮开关、第III接触器的线圈、第I上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第II上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由第II自锁开关、第II急停开关、下降按钮开关、第IV接触器的线圈、第I下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第II下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两个升降电机的正转电源端均通过第III接触器的三个常开触点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V相、W相连接;两个升降电机的反转电源端均通过第IV接触器的三个常开触点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V相、W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两根左立杆的外管底部固定穿设有套接于其内管外部的挡环,第I上行程开关的触头、第II上行程开关的触头分别位于两个挡环的正上方;第I下行程开关的触头、第II下行程开关的触头分别位于两个挡环的正下方。
[0013]进一步地,由第I自锁开关、第I急停开关、前进按钮开关、第I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依次通过第III漏电保护器的第一组触点、第I漏电保护器的第一组触点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依次通过第III漏电保护器的第二组触点、第I漏电保护器的第二组触点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由第I自锁开关、第I急停开关、后退按钮开关、第II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依次通过第III漏电保护器的第一组触点、第I漏电保护器的第一组触点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依次通过第III漏电保护器的第二组触点、第I漏电保护器的第二组触点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两个驱动轮的轮毂电机的正转电源端均依次通过第I接触器的三个常开触点、第I漏电保护器的三组触点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V相、W相连接;两个驱动轮的轮毂电机的反转电源端均依次通过第II接触器的三个常开触点、第I漏电保护器的三组触点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V相、W相连接;
[0014]由第II自锁开关、第II急停开关、提升按钮开关、第III接触器的线圈、第I上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第II上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依次通过第VI漏电保护器的第一组触点、第II漏电保护器的第一组触点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依次通过第VI漏电保护器的第二组触点、第II漏电保护器的第二组触点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由第II自锁开关、第II急停开关、下降按钮开关、第IV接触器的线圈、第I下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第II下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依次通过第VI漏电保护器的第一组触点、第II漏电保护器的第一组触点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依次通过第VI漏电保护器的第二组触点、第II漏电保护器的第二组触点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两个升降电机的正转电源端均依次通过第III接触器的三个常开触点、第II漏电保护器的三组触点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V相、W相连接;两个升降电机的反转电源端均依次通过第IV接触器的三个常开触点、第II漏电保护器的三组触点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V相、W相
连接。
[0015]进一步地,每根右立杆的外管的中部均穿设有竖向放置的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顶端固定于右立杆的外管内侧壁、底端固定于右立杆的内管内侧壁顶部。
[0016]进一步地,护栏的左后角部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且位于安装箱上方的配电箱。
[0017]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实现了提升脚手架安全性能的目的,而且操作平台的高度可自动调节,可实现沿楼梯踏步的自动前进、后退,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梯间施工用的可自动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布置的矩形的操作平台(1)和设置于操作平台(1)上方的护栏(2),操作平台(1)的边部、护栏(2)的边部共同设置有支撑机构;操作平台(1)的下表面后部设置有爬梯(3);操作平台(1)的上表面左前部、上表面左后部均设置有底部与其固定连接且左侧开口的安装箱(21),每个安装箱(21)的内腔均设置有机座固定连接于操作平台(1)的升降电机(4),升降电机(4)的输出轴朝左,且其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纵向直立的齿轮(5);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根前后分布的左立杆(6)与两根前后分布的右立杆(7),左立杆(6)、右立杆(7)均为上粗下细的可伸缩套管,且左立杆(6)的外管、右立杆(7)的外管均与操作平台(1)、护栏(2)固定连接;每根左立杆(6)的底部均设置有滚动于楼梯踏步(8)的驱动轮(9);每根右立杆(7)的底部均设置有滚动于楼梯踏步(8)的从动轮(10);两根左立杆(6)的内管的相对侧壁上部均固定有竖向齿条(11),且两根竖向齿条(11)前后正对;两根左立杆(6)的外管分别与两个安装箱(21)的顶壁固定连接,且两根左立杆(6)的外管的相对侧壁下部沿竖向开设有条形槽(12),齿轮(5)穿过条形槽(12)与竖向齿条(11)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间施工用的可自动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驱动轮(9)、从动轮(10)均为直径大于楼梯踏步(8)高度的橡胶滚轮,且两者的外周面均固定有沿周向等距离分布的防滑钢齿(13);所述驱动轮(9)为带有轮毂电机的滚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梯间施工用的可自动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护栏(2)右后角部设置有控制柜(14),控制柜(14)的内部设置有前进后退控制部分与提升下降控制部分;所述前进后退控制部分包括第I自锁开关(S1)、第I急停开关(S2)、前进按钮开关(S3)、后退按钮开关(S4)、第I接触器(KM1)、第II接触器(KM2);由第I自锁开关(S1)、第I急停开关(S2)、前进按钮开关(S3)、第I接触器(KM1)的线圈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由第I自锁开关(S1)、第I急停开关(S2)、后退按钮开关(S4)、第II接触器(KM2)的线圈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两个驱动轮(9)的轮毂电机的正转电源端均通过第I接触器(KM1)的三个常开触点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V相、W相连接;两个驱动轮(9)的轮毂电机的反转电源端均通过第II接触器(KM2)的三个常开触点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V相、W相连接;所述提升下降控制部分包括第II自锁开关(S5)、第II急停开关(S6)、提升按钮开关(S7)、下降按钮开关(S8)、第I上行程开关(17)、第II上行程开关(18)、第I下行程开关(19)、第II下行程开关(20)、第III接触器(KM3)、第IV接触器(KM4);第I上行程开关(17)、第II上行程开关(18)分别设置于两根左立杆(6)的内管的顶端,第I下行程开关(19)、第II下行程开关(20)分别设置于两根左立杆(6)的内管的中部;由第II自锁开关(S5)、第II急停开关(S6)、提升按钮开关(S7)、第III接触器(KM3)的线圈、第I上行程开关(17)的常闭触点(J1)、第II上行程开关(18)的常闭触点(J2)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由第II自锁开关(S5)、第II急停开关(S6)、下降按钮开关(S8)、第IV接触器(KM4)的线圈、第I下行程开关(19)的常闭触点(J3)、第II下行程开关(20)的常闭触点(J4)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文清邵兴柱邓玉栋王建宝李小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