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34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连接件,包括第二支撑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两端的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卡接块卡接在C型钢内,且所述第二卡接块与C型钢内腔相适配;所述第二卡接块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两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安装板垂直布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支撑板开设第二通孔阻断C型钢连接件热桥的产生,降低能量损耗。降低能量损耗。降低能量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墙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引导,装配式建筑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0003]原有建筑墙体一般采用单一材料砌筑,如砖砌墙体、空心砌块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等。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很多单一材料墙体本身导热系数太大,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因此往往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进行复合,组成复合墙体。现有的装配式墙体多数是通过内外墙板、内外墙板之间的骨架层以及之间保温材料组成,内外墙板、骨架层以及保温材料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多为预制螺栓、长螺栓或者钢筋等,骨架层的中部会使用大量的连接件来固定骨架层之间的连接,造成更多的热桥的产生,热量损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连接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连接件,包括第二支撑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两端的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卡接块卡接在C型钢内,且所述第二卡接块与C型钢内腔相适配;所述第二卡接块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两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安装板垂直布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分别与两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隔离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垂直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加强板,两组所述第一加强板分别设置在第二隔板的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每组所述第二加强板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二加强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平行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固连接有若干组第三加强板,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板卡接在C型钢的开口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外侧开设有第二弧形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板和C型钢内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二卡接块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侧板与C型钢的内腔壁相接触,从而实现第二卡接块卡接在C型钢的内腔内对两组C型钢进行支撑。由于C型钢的中部负载增加,通过增加第一安装板使第二卡接块与C型钢固定接触面积增加,提高C型钢连接件的稳定性,且通过在第二支撑板开设第二通孔阻断C型钢连接件热桥的产生,降低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C型钢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C型钢连接件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C型钢连接件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C型钢连接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装配式复合墙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装配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无窗骨架层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有窗骨架层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技术立柱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技术窗框下节点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技术窗框左节点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技术C型钢顶部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为本技术C型钢顶部连接件另一结构俯视图;
[0027]图14为本技术C型钢顶部连接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15为本技术C型钢窗框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16为本技术C型钢窗框连接件俯视图;
[0030]图17为本技术C型钢窗框连接件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1]图18本技术C型钢窗框连接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图19为本技术悬挑断桥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33]图20为本技术悬挑断桥连接件主视图;
[0034]图21为本技术悬挑断桥连接件俯视图;
[0035]图22为本技术悬挑断桥连接件安装侧视图。
[0036]其中,1、C型钢顶部连接件;101、第一支撑板;102、第一卡接板;103、第一通孔;104、第一圆弧凹槽;105、第一安装孔;2、C型钢连接件;201、第二支撑板;202、第二卡接块;203、第二通孔;204、第一安装板;205、第二隔板;206、第二侧板;207、第一加强板;208、第二弧形安装槽;209、第二加强板;210、第二安装板;212、第三加强板;213、第二隔离孔;3、C型钢窗框连接件;301、第三支撑板;302、第三卡接块;303、窗框安装块;304、底板;305、分层板;306、第三安装板;307、第三固定板;308、第三通孔;309、第三弧形安装槽;310、第三侧
板;311、第三容纳槽;312、第三隔离孔;313、过渡段;314、第一固定板;4、悬挑断桥连接件;401、第四支撑块;402、第四卡接块;403、第四支撑板;404、隔离板;405、C型板;406、内底板;407、角钢安装槽;408、安装板;409、第四弧形安装槽;410、第四固定板;411、第四断桥孔;5、立柱组件;501、C型钢;6、横梁组件;601、角钢;7、外墙板;8、内墙板;9、填充层;901、第一保温层;902、竖丝岩棉层;10、窗框;11、窗扇;12、上固定横梁;13、下固定横梁;14、上立柱组件;15、下立柱组件;16、横向加强杆;17、倾斜钢带;18、楼板;19、工型钢;20、第一安装角钢;21、第二安装角钢;22、复合保温层;23、水泥压力板;24、第三安装角钢;25、预埋件;26、第二保温层;27、第四安装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支撑板(20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01)两端的第二卡接块(202);所述第二卡接块(202)卡接在C型钢(501)内,且所述第二卡接块(202)与C型钢(501)内腔相适配;所述第二卡接块(202)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安装板(204)和第二安装板(210)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04)和第二安装板(210)两侧的第二侧板(206),所述第二侧板(206)与第一安装板(204)垂直布置;所述第二安装板(2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01)垂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4)和第二安装板(21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205),所述第二隔板(205)分别与两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205)上开设有第二隔离孔(2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C型钢龙骨复合墙中的C型钢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4)和第二安装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海琼路军锋刘海娇王君柳满娣王腾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