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蕊专利>正文

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134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弧形筒,所述底座的内腔安装有密目金属网,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表面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向上贯穿设置有针灸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弧形筒和夹紧组件的配合使用,对艾绒进行装配,随后根据针灸针的高度,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对支撑腿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即可达到便于调节使用高度和避免艾绒自重使得针灸针逐渐扎深的目的,解决了传统温针灸是直接将艾绒套在针灸针柄上,艾绒由于自身重量负重在针灸上,将逐渐针灸针压入人体内,或者压弯针灸针,且艾绒燃烧后针灸针温度高难以拔针,艾绒掉落烫伤人体组织的问题。伤人体组织的问题。伤人体组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温灸
,特别是涉及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温针灸属于针灸范围之中,不仅仅是单一针刺的作用,而是联合点燃艾绒的热力联合治疗,两者发挥协同治疗作用,艾叶具有通畅经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作用,且艾叶中含有一种主要成分为苦艾醇、酷艾酮的挥发油,有解热、止血、镇痛的作用,艾绒燃烧后生成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有清除自由基的效果,温针灸的针结构形状构造也多样,一些顶端最宽,有的顶端下部一些距离最宽,其中这种最适合做温度针灸的针结构。
[0003]传统温针灸是直接将艾绒套在针灸针柄上,艾绒由于自身重量负重在针灸上,将逐渐针灸针压入人体内,或者压弯针灸针,导致针灸深度过深,损伤肌肉、神经的风险,艾绒在燃烧过程中松散,可能引起燃烧的艾绒火星掉落在患者皮肤引起烫伤,且艾绒燃烧后针灸针温度高,医生在取针的过程中被烫伤,或者等待的降温的过程中消耗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以解决传统温针灸是直接将艾绒套在针灸针柄上,艾绒由于自身重量负重在针灸上,将逐渐针灸针压入人体内,或者压弯针灸针,导致针灸深度过深,损伤肌肉、神经的风险,艾绒在燃烧过程中松散,可能引起燃烧的艾绒火星掉落在患者皮肤引起烫伤,且艾绒燃烧后针灸针温度高,医生在取针的过程中被烫伤,或者等待的降温过程中消耗大量时间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弧形筒,所述底座的内腔安装有密目金属网,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表面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向上贯穿设置有针灸针,所述针灸针的顶端插合在密目金属网的孔隙中,所述底座和弧形筒的连接处设置有夹紧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焊接在底座表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的顶部焊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定位卡件。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穿插在定位卡件的内腔,所述支撑腿远离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定位卡件相适配的定位卡槽。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表面套设有扭簧一,所述扭簧一的一端与固定板焊接,所述扭簧一的另一端与定位卡件焊接。
[0009]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焊接在底座表面的四个转动件,相邻两个转动件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与弧形筒焊接,所述固定件的表面套设有两个扭簧二,所述扭簧二的一端与固定件焊接,所述扭簧二的另一端与转动件焊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材质为可反复塑形的铝
合金。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筒表面的顶部焊接有固定耳。
[00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和弧形筒的内壁均设置有隔热涂层。
[0013]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弧形筒和夹紧组件的配合使用,对艾绒进行装配,随后根据针灸针的高度,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对支撑腿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即可达到便于调节使用高度和避免艾绒自重使得针灸针逐渐扎深的目的,解决了传统温针灸是直接将艾绒套在针灸针柄上,艾绒由于自身重量负重在针灸上,将逐渐针灸针压入人体内,或者压弯针灸针,导致针灸深度过深,损伤肌肉、神经的风险,艾绒在燃烧过程中松散,可能引起燃烧的艾绒火星掉落在患者皮肤引起烫伤,且艾绒燃烧后针灸针温度高,医生在取针的过程中被烫伤,或者等待的降温过程中消耗大量时间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其中定位卡件和定位卡槽的配合使用,对支撑腿起到了限位固定的作用,继而使得支撑腿可根据针灸针的高度对底座和弧形筒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
[0015]3、本技术通过定位柱和扭簧一的配合使用,对定位卡件起到了扭动的作用,继而使得定位卡件能够稳定的与定位卡槽相卡合,提高了该温针灸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6]4、本技术通过夹紧组件的设置,其中转动件和固定件的配合使用,使得两个弧形筒可背向转动,继而方便了使用者将艾绒放入弧形筒的内腔,同时在扭簧二的作用下,对艾绒进行包裹,使得艾绒稳定的处于弧形筒的内腔,避免艾绒洒落的现象发生。
[0017]5、本技术通过支撑脚的设置,使得支撑腿的底部能够更为贴合使用者肌肤部位,继而提高了支撑腿的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图2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图2中B点的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底座,2、弧形筒,3、密目金属网,4、支撑腿,5、调节组件,51、固定板,52、定位柱,53、定位卡件,54、定位卡槽,55、扭簧一,6、针灸针,7、支撑脚,8、夹紧组件,81、转动件,82、固定件,83、扭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的实施例。
[0026]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
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7]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8]图1

4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弧形筒2,弧形筒2表面的顶部焊接有固定耳,底座1的顶部和弧形筒2的内壁均设置有隔热涂层,底座1 的内腔安装有密目金属网3,底座1的表面设置有两个支撑腿4,支撑腿4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脚7,支撑脚7的材质为可反复塑形的铝合金,通过支撑脚7 的设置,使得支撑腿4的底部能够更为贴合使用者肌肤部位,继而提高了支撑腿4的支撑稳定性,支撑腿4表面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组件5,调节组件5包括焊接在底座1表面的固定板51,固定板51一侧的顶部焊接有定位柱52,定位柱52的表面套设有扭簧一55,扭簧一55的一端与固定板51焊接,扭簧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弧形筒(2),所述底座(1)的内腔安装有密目金属网(3),所述底座(1)的表面设置有两个支撑腿(4),所述支撑腿(4)表面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组件(5),所述底座(1)的底部向上贯穿设置有针灸针(6),所述针灸针(6)的顶端插合在密目金属网(3)的孔隙中,所述底座(1)和弧形筒(2)的连接处设置有夹紧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焊接在底座(1)表面的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一侧的顶部焊接有定位柱(52),所述定位柱(5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定位卡件(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4)穿插在定位卡件(53)的内腔,所述支撑腿(4)远离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定位卡件(53)相适配的定位卡槽(5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支撑免位移式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蕊
申请(专利权)人:张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