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冷间制冷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冷间制冷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水冷螺杆冷水机组提供冷水结合室内送风设备给强冷间降温,这种制冷机组能耗大;并且机组蒸发温度也会过高,超出压缩机极限,导致压缩机故障率高,机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能耗,减小压缩机故障两率的强冷间制冷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强冷间蒸发冷机组,包括压缩机制冷装置,压缩机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制冷剂管路、膨胀阀和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和蒸发器均安装在制冷剂管路上,制冷剂管路内循环流动有制冷剂,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和膨胀阀后在蒸发器内低温低压的液状,还包括水路管路,水路管路上安装有冷冻水泵,通过冷冻水泵将驱动冷冻水在水路管路中流动,水路管路穿过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对冷冻水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处理,还包括自然冷却装置和多个用于检测温度的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冷间蒸发冷机组,包括压缩机制冷装置,压缩机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21)、制冷剂管路(2)、膨胀阀和蒸发器(22),压缩机(21)、膨胀阀和蒸发器(22)均安装在制冷剂管路(2)上,制冷剂管路(2)内循环流动有制冷剂,制冷剂经过压缩机(21)和膨胀阀后在蒸发器(22)内低温低压的液状,还包括水路管路(1),水路管路(1)上安装有冷冻水泵(11),通过冷冻水泵(11)将驱动冷冻水在水路管路(1)中流动,水路管路(1)穿过蒸发器(22),在蒸发器(22)内对冷冻水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处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然冷却装置和多个用于检测温度的传感器,自然冷却装置包括水塔(3)、自然冷却管(15)、喷淋装置(33)和多组风机(34);自然冷却管(15)安装在水路管路(1)上,水塔(3)顶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冷却腔(31)和散热腔(32),冷却腔(31)底部段和散热腔(32)底部段连通,自然冷却管(15)位于冷却腔(31)内,冷冻水先流经自然冷却管(15)后流经蒸发器(22),冷却腔(31)内设有冷却水,喷淋装置(33)把冷却水抽至冷却腔(31)顶部后,将冷却水喷洒在自然冷却管(15)上,多组风机(34)均安装在散热腔(32)开口处,风机(34)向上排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冷间蒸发冷机组,其特征在于:自然冷却管(15)位于冷却腔(31)和散热腔(32)连通部段的上侧,自然冷却管(15)为盘管;喷淋装置(33)包括喷淋管路(332)、冷却水泵(331)和用于喷水的喷淋器,喷淋管路(332)一端与冷却腔(31)底部连通,冷却水泵(331)安装在喷淋管路(332)上,喷淋器安装在喷淋管路(332)的另一端,喷淋器安装在冷却腔(31)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冷间蒸发冷机组,其特征在于:制冷剂管路(2)穿过冷却腔(31),制冷剂先流经冷却腔(31),后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2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冷间蒸发冷机组,其特征在于:制冷剂管路(2)上安装有降温盘管(35),降温盘管(35)位于冷却腔(31)内,喷淋装置(33)向降温盘管(35)喷洒冷却水实现预降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杰,刘斌斌,温素珍,金贤松,金阿龙,毛君慧,陈建汶,谢毓豪,麻林海,周德强,戴陈渲,向延勇,高万成,郑秋纯,王红梅,温文,占书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青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