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驱动模块与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0826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成像镜头驱动模块及电子装置,成像镜头驱动模块包含基座、外壳、驱动机构及阻尼元件。基座具有开孔,外壳具有中心开孔,且外壳的中心开孔对应基座的开孔。外壳包含塑胶框架部及金属结构部,其中塑胶框架部与基座耦合,且金属结构部具有往基座延伸的多个针脚。驱动机构设置于外壳内,且驱动机构用以驱动镜头单元沿平行光轴的方向移动。阻尼元件连接于针脚与镜头单元。其中,外壳通过塑胶框架部与金属结构部埋入射出制成,且针脚较除了针脚以外的金属结构部更靠近光轴。所述电子装置具有上述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置具有上述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置具有上述成像镜头驱动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镜头驱动模块与电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外,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手机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
[0003]现有的镜头组件通常包含镜筒及镜座,它们通过螺纹部彼此组装。通过镜筒的旋转使镜筒相对于镜座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整,借以进行对焦使影像投射至感光元件的成像面上。然而,螺纹部的设计会增加镜头组件的整体体积以及组装上的复杂度。另外,现今市面上的镜头组件常见使用音圈马达(VCM)作为镜头自动对焦的镜头驱动装置,然而,此类镜头驱动装置通常由多个零件组成,且为了满足镜头移动时对于精确及顺畅的要求,在镜头驱动装置与镜头本身的组装过程中还需要搭配多次的对位及校正步骤才能将多个零件逐一精确地组装完成,因而使镜头驱动装置的生产效率及制造合格率受限。
[0004]因此,如何改良镜头驱动装置来提高组装合格率以满足现今对电子装置高规格的需求,已成为目前镜头驱动装置领域的重要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成像镜头驱动模块,有助于解决目前镜头驱动装置存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像镜头驱动模块,包含一基座、一外壳、一驱动机构以及一阻尼元件。基座具有一开孔。外壳具有一中心开孔,且中心开孔对应基座的开孔。外壳包含一塑胶框架部以及一金属结构部。塑胶框架部与基座耦合。金属结构部具有多个针脚,且针脚往基座延伸。驱动机构设置于外壳内,且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一镜头单元沿平行一光轴的方向移动。阻尼元件连接于针脚与镜头单元。其中,外壳通过塑胶框架部与金属结构部埋入射出制成,且针脚较除了针脚以外的金属结构部更靠近光轴。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与电子装置,外壳使用埋入射出方式制作而成,可减少塑胶框架部与金属结构部之间的装配误差。外壳的塑胶框架部具有优异的填充制造性,其与金属结构部可搭配模具的材料特性,而有助于提高产品设计裕度。选用适当材质制成的金属结构部所拥有的恰当刚性能降低射出成型的复杂度。阻尼元件具有缓冲效果,可吸收过多的冲击力道,有助于提高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对焦稳定度,防止成像画面抖动。
[0009]以上的关于本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
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10]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2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0012]图3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0013]图4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外壳的俯视图。
[0014]图5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外壳的仰视图。
[0015]图6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镜头单元和阻尼元件的拆解示意图。
[0016]图7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区域AA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8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9为图8的局部剖视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侧视图。
[0019]图10绘示图9的局部剖视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区域BB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11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中外壳的塑胶框架部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12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中外壳的金属结构部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13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中外壳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14绘示图13的外壳的区域CC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15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中外壳的仰视示意图。
[0025]图16绘示图15的外壳的塑胶框架部的示意图。
[0026]图17绘示图15的外壳的金属结构部的示意图。
[0027]图18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19绘示图18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中外壳和镜头单元的拆解示意图。
[0029]图20绘示图18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中外壳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30]图2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22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0032]图2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0033]图24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0034]图25绘示图24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0035]图26绘示图24的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
[0036]图27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37]【符号说明】
[0038]1、1b:成像镜头驱动模块;
[0039]10:基座;
[0040]110:开孔;
[0041]120:第二凸台;
[0042]20、20a、20b:外壳;
[0043]210、210b:中心开孔;
[0044]220:扩张部;
[0045]230、230a:塑胶框架部;
[0046]231、231a:阶差面;
[0047]232、232a:注料痕;
[0048]240、240a、240b:金属结构部;
[0049]241:主体部分;
[0050]242、242b:针脚;
[0051]243:连接臂;
[0052]250:凸块结构;
[0053]260b:延伸止动部;
[0054]30、30b:镜头单元;
[0055]310:凹槽结构;
[0056]320:第一凸台;
[0057]320b:止动表面;
[0058]40:驱动机构;
[0059]410:磁石;
[0060]420:线圈;
[0061]430:上弹性元件;
[0062]440:下弹性元件;
[0063]441:延伸部;
[0064]50:阻尼元件;
[0065]L:光轴;
[0066]D:圆周方向;
[0067]60、60a:电子装置;
[0068]61:闪光灯模块;
[0069]62:对焦辅助模块;
[0070]63:影像信号处理;
[0071]64:显示装置;
[0072]65:影像软件处理器;
[0073]66:被摄物;
[0074]70、70a、70b:取像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座,具有一开孔;一外壳,具有一中心开孔,且所述中心开孔对应所述基座的所述开孔,所述外壳包含:一塑胶框架部,与所述基座耦合;以及一金属结构部,具有多个针脚,且所述针脚往所述基座延伸;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一镜头单元沿平行一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及一阻尼元件,连接于所述针脚与所述镜头单元;其中,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塑胶框架部与所述金属结构部埋入射出制成,且所述针脚较所述针脚以外的所述金属结构部更靠近所述光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含:至少一磁石;至少一线圈,与所述至少一磁石对应设置,所述至少一磁石与所述至少一线圈之间交互作用而产生一驱动磁力,且所述驱动磁力用以驱动所述镜头单元沿平行所述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及至少一弹性元件,与所述镜头单元耦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磁石与所述至少一线圈其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镜头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弹性元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元件分别为一上弹性元件以及一下弹性元件,所述上弹性元件连接所述外壳和所述镜头单元,所述下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镜头单元的像侧并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镜头单元,且所述下弹性元件与所述上弹性元件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性元件包含一延伸部,且所述延伸部沿垂直所述光轴的方向延伸并远离所述光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含至少一凸块结构,且所述至少一凸块结构朝向所述基座延伸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恒毅周明达曾德生张明顺
申请(专利权)人: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