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在轨道交通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064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在轨道交通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装置,包含刚性悬挂装置,刚性悬挂装置分为固定刚性悬挂和可移动刚性悬挂,固定刚性悬挂设置于防淹门或人防门位置的两侧,分为第一固定刚性悬挂装置和第二固定刚性悬挂装置;第一固定刚性悬挂装置悬挂固定汇流排,第二固定刚性悬挂装置连接有可移动刚性悬挂,可移动刚性悬挂与动力装置相连接,可移动刚性悬挂通过悬臂组合连接移动汇流排。在防淹门或人防门关合前能够对此装置进行电动远程操作,可移动刚性悬挂在驱动装置牵引下可自动进行纵向伸缩移动,实现可移动刚性悬挂汇流排的自动分离和复位,避免对防淹门或人防门关合过程产生机械性干扰,从而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反应时效、简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在轨道交通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的汇流排结构改进,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中涉及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轨道交通隧道中,在站台侧或者过江河处通常设置防淹门或人防门,以起到实施应急救援或者阻断流水的作用,防淹门或人防门的关合形式有平开式和下闸式两种。当发生上述紧急情况需要关合防淹门或人防门时,刚性接触网汇流排会对此产生机械性干扰。目前在防淹门或人防门下方所用的刚性自动可断开式接头,其动作方式为水平脱扣后向垂直方向落下,使用后必须要相关专业人员前往现场恢复,恢复过程中还须注意电连接处导电元件准确对位的性能复原操作,该方式不利于日常维护、检修及试操作,设备的可靠性在关键时刻不能得到保障。同时,电动设备自身较重且可断开段无悬挂点支撑,易造成硬点;固定段与可断开段接触线过渡不平顺,导致受电弓高速通过时易产生拉弧。电弧效应对设备本身易造成破坏和腐蚀,致使设备可靠性降低,且对机车受电弓碳滑板产生异常电气磨耗。
[0003]综上所述,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结构仍存在诸多不足,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复杂且欠缺自动复位功能,不能完全满足地铁隧道刚性接触网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因此,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结构还有改进空间,寻求一种可靠性更高、自动化程度更理想的产品,以此能够支持列车高速通过且可电动及手动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给出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轨道交通防淹门处的汇流排结构,在防淹门或人防门关合前能够在动力装置牵引下实现自动纵向移动,避免对防淹门或人防门关合过程中产生机械性干扰,在防淹门或人防门打开后,又可以快速准确的将汇流排进行复位操作,自动将汇流排进行连接,使得整个系统恢复到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反应时效、简化工作流程。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安装在轨道交通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在防淹门或人防门位置的刚性悬挂装置,该刚性悬挂装置分为固定刚性悬挂和可移动刚性悬挂,该固定刚性悬挂设置于防淹门或人防门位置的两侧,分为第一固定刚性悬挂装置和第二固定刚性悬挂装置。
[0006]第一固定刚性悬挂装置悬挂固定汇流排,第二固定刚性悬挂装置连接有可移动刚性悬挂,该可移动刚性悬挂与动力装置相连接,可移动刚性悬挂通过悬臂组合连接移动汇流排。
[0007]第一固定刚性悬挂装置设置端部设置有对接装置,对接装置为对接孔,可移动刚性悬挂与对接孔相对应一端设置有对接指针,对接指针可以插入对接孔中。
[0008]该对接指针为柱形结构,其端部为锥形结构,对接孔端部为渐缩的台型结构,对接
孔内部空间与对接指针形状相匹配。
[0009]移动汇流排设置有若干导向轮,固定汇流排在与移动汇流排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偏转搭接轨道,与移动汇流排另一端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偏转搭接轨道,导向轮与第一偏转搭接轨道和第二偏转搭接轨道相匹配。
[0010]固定汇流排设置有刀闸触头,移动汇流排与之对应位置设置有可插入刀闸触头的导流板。
[0011]动力装置包含驱动杆,驱动杆插入传动锁链装置,带动锁链转动,锁链连接可移动刚性悬挂,并带动可移动刚性悬挂移动,可移动刚性悬挂后端设置横向梁,横向梁设置有滑动轮,第二固定刚性悬挂设置有走行轨,滑动轮卡合在走行轨上。
[0012]该悬臂组合设置第一活动连接件和第二活动连接件,第一活动连接件和第二活动了连接件之间通过悬臂相连接,第一活动连接件连接于可移动刚性悬挂侧面,第二活动连接件连接于移动汇流排上方;该第一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纵向连接于可移动刚性悬挂侧面,第一固定片纵向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悬臂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片,悬臂可以通过第一转动轴做横向转动。
[0013]第二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二水平固定片,第二水平固定片横向连接于移动汇流排上方,第二水平固定片纵向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悬臂通过第二转动轴连接于第二水平固定片,悬臂可以通过第二转动轴做横向转动。
[0014]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在防淹门或人防门关合前能够在动力装置牵引下实现自动纵向移动,避免对防淹门或人防门关合过程中产生机械性干扰,在防淹门或人防门打开后,又可以快速准确的将汇流排进行复位操作,自动将汇流排进行连接,使得整个系统恢复到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反应时效、简化工作流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汇流排正常连接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汇流排断开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汇流排断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汇流排连接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B为图4A中X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轨道连接位置的局部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汇流排关合状态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汇流排即将关合状态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汇流排即将关合状态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安装在轨道交通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装置,其重点在于,包含设置在防淹门或人防门位置的刚性悬挂装置,图中未标出防淹门或人防门,其大致在图2箭头所示的位置。防淹门或人防门一般可以从上往下关合,也可以从侧面关合。该刚性悬挂装置分为固定刚性悬挂和可移动刚性悬挂,该固定刚性悬挂设置于防淹门或人防门位置的两侧,分为第一固定刚性悬挂装置1和第二固定刚性悬挂装置2,其是固定不动
的。
[0025]第一固定刚性悬挂装置1悬挂固定汇流排3,固定汇流排3也是不动的。第二固定刚性悬挂装置2连接有可移动刚性悬挂4,该可移动刚性悬挂4与动力装置5相连接,本附图中动力装置5为与电机连接的驱动杆。动力装置5可以带动刚性悬挂装置4沿着第二固定刚性悬挂装置2进行滑动,这里的动力装置5可以使自动电力控制,或远程遥控控制,或电脑控制等,也可以是手动控制,以方便在断电情况下使用。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都可以实施的,在此不再赘述。
[0026]如图3及图4A和图4B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5的驱动杆插入传动锁链装置51,带动锁链511转动,锁链511连接可移动刚性悬挂4,并带动可移动刚性悬挂4移动,可移动刚性悬挂4端部设置有滑动轮50,第二固定刚性悬挂2设置有走行轨20,滑动轮50卡合在走行轨20上。可移动刚性悬挂4可以通过滑动轮50卡合在第二固定刚性悬挂2装置设置的走行轨20上,通过传动链锁装置51驱动移动部分沿着走行轨道做往返运动。
[0027]可移动刚性悬挂4通过悬臂组合6连接移动汇流排7,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两组悬臂组合6进行连接,悬臂组合6为摆动式悬臂结构,通过可移动刚性悬挂4的移动带动移动汇流排7移动,使得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在轨道交通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在防淹门或人防门位置的刚性悬挂装置,该刚性悬挂装置分为固定刚性悬挂和可移动刚性悬挂,该固定刚性悬挂设置于防淹门或人防门位置的两侧,分为第一固定刚性悬挂装置和第二固定刚性悬挂装置;第一固定刚性悬挂装置悬挂固定汇流排,第二固定刚性悬挂装置连接有可移动刚性悬挂,该可移动刚性悬挂与动力装置相连接,可移动刚性悬挂通过悬臂组合连接移动汇流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轨道交通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刚性悬挂装置设置端部设置有对接装置,对接装置为对接孔,可移动刚性悬挂与对接孔相对应一端设置有对接指针,对接指针可以插入对接孔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在轨道交通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接指针为柱形结构,其端部为锥形结构,对接孔端部为渐缩的台型结构,对接孔内部空间与对接指针形状相匹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轨道交通防淹门或人防门处的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汇流排设置有若干导向轮,固定汇流排在与移动汇流排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偏转搭接轨道,与移动汇流排另一端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偏转搭接轨道,导向轮与第一偏转搭接轨道和第二偏转搭接轨道相匹配。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里科
申请(专利权)人:富雷尔福莱电气化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