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束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043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波束调整装置包括输入端口、至少两个输出端口、将所述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起来的馈线网络、底盘和位于所述馈线网络与所述底盘之间的设有孔眼的可移动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网络具有连接点和延迟结构,所述延迟结构与所述可移动绝缘片的移动方向成一倾角。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波束调整装置的输出之间增加可变相移值,使天线阵列波束的可变俯角增加,但同时保持一个相对整体性的设计,并且保持相移与绝缘片位置线性相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束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站天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波束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可调谐天线单元由功率分配器,变压器,相位调整器组成,层叠分布在高性能天线中,这些部件都是互相紧密联系的,有时要形成一个理想的波束形状很不现实,因此规范的波束形成网络被建议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在现有技术一,US5949303中描述了调整天线阵列中一个波束俯角的网络,已知的装置包括底盘,分支带状线,此线包含弯曲状的回线及可移的绝缘片,绝缘片放置在底盘及带状线之间。可移绝缘片可盖住带状线的一部分。带状线朝着绝缘片活动的同一方向拉长,并有弯曲状的一部分。绝缘片的前侧边缘凹进去一级,这样设计是为了将馈线所辐射的天线电波能量反射减小到最少量。信号部件的传递速度由对应的带状线及底盘之间的绝缘片的作用而减小。对应的,从纵向将绝缘片取代,不同的装置输出的相位差距就能得到控制。此现有技术有如下缺点:首先,带状线结构基本上是由弯曲状回线及几个回线纵向延伸配置而成,由于弯曲的回线都是彼此平行的,所以这个装置横向比较宽;其次,输出中断的相对位置会对分布造成约束,在某些实际应用中会与波束形成网络的实际相矛盾。在现有技术二,WO 02/35651 A1中阐述了波束调整的另一个装置,这个装置包括两个由侧壁相互连接的底盘,带状线配置成星形结构,此结构为最少由四个线体从中心连接,终端(位于星形中央)发散延伸并连接到相应的馈电连接终端,有2个不同主体部分的可移动绝缘体在中心的2个尾端部分,即带状线及底盘之间的范围是不能替换的,第一和第二个主体有不同的几何不规则性,使得有效的绝缘值不同。这些不规则性包括绝缘体上的孔从所谈到的线以横切方-->向底盘分布延伸的。这一装置横向较窄,比US5949303中描述的装置回损值更佳,但有其他缺点;这装置有第二个底盘及侧壁,绝缘体有两部分,分别装置在带状线上下。在这个装置的输出和线状天线阵列的辐射体之间需要一根附加的电缆做连接。因此,此装置就比US5949303中的装置结构更加复杂。在现有技术三,WO 03/019723中提到的拥有一个完整的相位调整器的可调天线馈电网络是最接近此专利技术的。已知的装置有带状线结构,可以在无附加电缆的情况下将其输出与线状天线阵列的辐射体连接起来,其可移动的绝缘体包含了从带状线结构到底盘横向分布的孔,这些孔形成可移动的相配的变压器并改变馈线的有效绝缘值。图1为WO 03/019723所阐述的5端口装置图,缺口92比缺口90要窄,这样可以改变在端口61、62的输出之间的可变相移,其数值只是端口61和63输出的一半。当移动棒68在最左边时,与端口61关联的相移为-ΔP在port 62,-2*ΔP在端口63,-3*ΔP在端口64。缺口92比带状线要窄,这些窄的缺口可以很小值的改变有效延迟系数。这样的结果是已知装置有一个小的可变相移值,这是它的缺点所在。在WO 03/019723还推荐了一个延迟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一个可变相移值。图2是WO 03/019723中阐述的一个3端口装置图,包括带有回线形的带状线的部分,当绝缘棒移动时,绝缘棒孔的边缘与回环状带状线的平行部分交叉,纵向部分也是同样情况。所以,已知的延迟线使相移及绝缘棒的位置形成非线性相关。这样,WO 03/019723中提到的装置只能为它的输出之间提供了一个与绝缘棒位置线性相关的小的可变相移值,或者提供一个与。绝缘棒位置非线性相关的大的可变相移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波束调整装置包括输入端口、至少两个输出端口、将所述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起来的馈线网络、底盘和位于所述馈线网络与所述底盘之间的设有孔眼的可移动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网络具有连接点和延迟结构,所述延迟结构与所述可移动绝缘片的移动方向成一倾角。在上述装置中:所述延迟结构由多段首尾相连的馈线组成,所述延迟结构的倾角为各段馈线与所述可移动绝缘片的移动方向的锐夹角。所述馈线网络为树状层次结构,所述连接点两侧设有延迟结构,同一层连接点的延迟结构的倾角相同,后一层连接点的延迟结构的倾角大于前一层连接点的延迟结构的倾角;所述的可移动绝缘片在对应所述的每一连接点处设有长孔和位于所述长孔两侧的短孔。所述输出端口为两个,在输出端口6、7与所述馈线网络中的连接点3之间分别设置有延迟结构5、5a;所述的可移动绝缘片在对应所述连接点3处设有长孔12和位于长孔两侧的短孔13。所述的输出端口为4个,在第一连接点20与第二连接点22、第三连接点2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延迟结构19、19a,在输出端口15、16与第二连接点2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延迟结构21、21a,在输出端口17、18与第三连接点2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延迟结构21、21a;组成所述第一延迟结构19、19a的馈线与所述可移动绝缘片的移动方向的夹角A1小于组成所述第二延迟结构19、19a的馈线与所述可移动绝缘片的移动方向的夹角A2;所述的可移动绝缘片在对应所述第一连接点20处设有长孔31和位于长孔31两侧的短孔33,在对应第二连接点22、第三连接点23处分别设有长孔32和位于长孔32两侧的短孔34。所述馈线网络的至少一根馈线有可变宽度的转换器部分。所述可移动绝缘片至少有一个转换器部分。所述的转换器部分靠近所述连接点的两侧。在所述馈线网络之上还有第二底盘。所述可移动绝缘片的孔眼比延迟结构宽。本专利技术可以在波束调整装置的输出之间增加可变相移值,使天线阵列波束-->的可变俯角增加,但同时保持一个相对整体性的设计,并且保持相移与绝缘片位置线性相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三的5端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三具有延迟结构的3端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A-A剖面图;图5是图3中所示B-B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3,所示的是一个3端口波束调整装置,导电条2至5形成馈线网络,这些导电条可以由导电片(如黄铜,红铜)或PCB切成以蚀刻或粘贴样品,用激光切片。波束调整装置包括输入端口1、端口1与连接3之间的条2、转换器(4,4a)、延迟线(5,5a)、输出端口6、输出端口7、放置在底盘8和底盘9之间的可移动的绝缘片10和固定的绝缘棒11,可移绝缘片10包含长孔12和短孔13。为了便于查看,图中馈线网络2-5在穿过底盘9上的支撑绝缘底质时是实体显示的。长孔12在绝缘片10中可以改变馈线的有效值,并且有明确定义的方位和尺寸,这些都是根据输出端口6与7的输出之间所需的相位关系来决定的。绝缘片10的移动可同时在输出端口6和7提供相移调整。短孔13可为馈线网络形成移动的与电路相配的转换器。参见图4,显示了图3中沿着A-A的剖面结构,在此部分中,可移的绝缘片10没有孔,所以绝缘材料可以填满金属底盘9和条状线5之间的空缺,但仍有小的空气可以透过的小细缝。参见图5,显示了图3中沿着B-B的剖面结构,在此处,可移绝缘片10有长-->孔12,所以在条状线5和金属底盘9之间,空气完全可以透过。在图4和图5都显示了馈线网络2-5放置在底盘9和底盘8之间,可移绝缘片10放置在馈线网络和底盘9之间,绝缘棒11使底盘8和底盘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波束调整装置,包括输入端口和至少两个输出端口、将所述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起来的馈线网络、底盘和位于所述馈线网络与所述底盘之间的设有孔眼的可移动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网络具有连接点和延迟结构,所述延迟结构与所述可移动绝缘片的移动方向成一倾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束调整装置,包括输入端口和至少两个输出端口、将所述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起来的馈线网络、底盘和位于所述馈线网络与所述底盘之间的设有孔眼的可移动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网络具有连接点和延迟结构,所述延迟结构与所述可移动绝缘片的移动方向成一倾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结构由多段首尾相连的馈线组成,所述延迟结构的倾角为各段馈线与所述可移动绝缘片的移动方向的锐夹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网络为树状层次结构,所述连接点两侧设有延迟结构,同一层连接点的延迟结构的倾角相同,后一层连接点的延迟结构的倾角大于前一层连接点的延迟结构的倾角;所述的可移动绝缘片在对应所述的每一连接点处设有长孔和位于所述长孔两侧的短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绝缘片的孔眼比延迟结构宽。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口为两个,在输出端口(6)、(7)与所述馈线网络中的连接点(3)之间分别设置有延迟结构(5)、(5a);所述的可移动绝缘片在对应所述连接点(3)处设有长孔(12)和位于长孔两侧的短孔(13)。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维克托迪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埃信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