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旁检测采集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43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旁检测采集箱,属于采集箱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箱体、底座、用于自动检测城轨车辆外观和温度状态的检测采集设备、开关盖以及与开关盖相连的开关装置,主箱体置于底座上,顶部设有外盖,通过外盖将检测采集设备封闭安装在主箱体内部,外盖上方设有开口,开关盖安装在外盖上方,开关装置安装在主箱体上,利用开关装置驱动开关盖的开关,露出或遮挡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城轨车辆外观、温度状态,以不停车、非接触检测的方式实现了日常检修中对车顶、车侧、车底、走行部等关键部件状态的智能检测采集,实现检测采集工作的智能化,提高了车辆检测效率,保证了检修质量。修质量。修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旁检测采集箱


[0001]本技术涉及采集箱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轨旁检测采集箱,用于采集城轨车辆的工作状态信息。

技术介绍

[0002]城轨车辆的车顶、车侧、车底、走行部(车轮外侧)等是检测与维护工作的重点。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需要配备多名检修人员完成所有运营车辆的全面检查,工作量巨大;现有的单一部件检测单元彼此间关联性小,检测项点疏漏、重复的现象时有发生。
[0003]城轨车辆在运行中,当牵引电机的工作电流异常增大时,会引起牵引电机的温度升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给列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同理,当齿轮箱内部结构发生异常或走行部件发生异常,导致齿轮箱的输出扭矩增大时,齿轮箱产生的热能就随之增加,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因此,测定牵引电机和齿轮箱等走行部件的温度变化,可以确定相关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目前采用温度试纸的办法来判断温度的变化情况,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夜间回库检车,耗时长、效率低;对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要求高,检测人员劳动强度大,需求量大,人力成本高;实时性差、安全隐患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轨旁检测采集箱。本技术主要通过开关装置驱动开关盖的开关,露出或遮挡开口,利用检测采集设备进行以不停车、非接触检测的方式实现日常检修中部件状态的智能检测采集。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6]一种轨旁检测采集箱,包括:主箱体、底座、用于自动检测城轨车辆外观和温度状态的检测采集设备、开关盖以及与开关盖相连的开关装置,所述主箱体置于底座上,顶部设有外盖,通过外盖将检测采集设备封闭安装在主箱体内部,外盖上方设有开口,开关盖安装在外盖上方,开关装置安装在主箱体上,利用开关装置驱动开关盖的开关,露出或遮挡开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外箱和置于外箱内的内箱,外盖设置在外箱顶部,内箱内设置隔板,通过隔板分成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0008]所述检测采集设备包括彩色线阵相机、LED线性补光灯、红外热像仪及温湿度传感器,第一区域内并列设置多个用于采集车体图像信息的彩色线阵相机,每个彩色线阵相机两侧均对称设置LED线性补光灯,第二区域内设置用于探测内箱内的温度和湿度信息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车体轴箱或齿轮箱的温度信息和热力图像的红外热像仪。
[0009]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开有多个用于安装检测采集设备的安装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置于内箱第二区域的传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开关盖上的齿条、直线导轨和滑块,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设置在外箱一端外侧的驱动齿轮,外箱一端外侧安装有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外
箱两端顶部设置直线导轨,滑块固定在开关盖上,并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通过传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及齿条传动,带动开关盖沿直线导轨打开或关闭。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盖与直线导轨接触的两侧设置挡铁,开关到位传感器安装在直线导轨的两个端点,分别感应开关盖上的挡铁的到位信息,开关到位传感器连接检测采集设备的PLC控制器,传递到位信息。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端部箱体,所述主箱体和两端部箱体底部分别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底座连接,端部箱体和主箱体结构相同。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和两端部箱体的内箱顶部均设置玻璃盖板,形成封闭空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和端部箱体的外侧均设有多个卡扣,用以连接外盖和主箱体或端部箱体,便于快速拆装外盖。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清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开关盖两侧的毛毡条,与玻璃盖板等长,并与玻璃盖板上表面紧密接触。
[0016]较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提供的轨旁检测采集箱,可以自动检测城轨车辆外观、温度状态,以不停车、非接触检测的方式实现了日常检修中对车顶、车侧、车底、走行部(车轮外侧)等关键部件状态的智能检测采集,实现检测采集工作的智能化,提高了车辆检测效率,保证了检修质量。
[0018]2、本技术提供的轨旁检测采集箱,因为考虑到室外安装,所以在设计上防护等级达到了IP55,能对箱内设备实现有效防护。在采集玻璃的上方有可开关的盖板,在不过车的情况下盖板关闭,可以防护雨、雪、粉尘等落到玻璃上,来车时盖板打开,同时带动毛毡条对玻璃进行刮擦清洁,保证了该设备在各种工作环境下成图效果。
[0019]3、本技术提供的轨旁检测采集箱,采用内、外箱的结构设计,外箱安装在路基上,起到对内箱的保护作用。内箱安装所有的采集设备及开关盖的动力机构。当内箱有些复杂的故障需要较长的时间修理时,可以将内箱的各类电缆从接线端子上断开,将有故障内箱拆下,更换上一个提前准备好的新的内箱,这样可以节省宝贵的线路上时间,为轨旁设备维护提供便利。
[0020]基于上述理由本技术可在采集箱体设备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B

B剖视图。
[0024]图3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中:1、主箱体;2、底座;3、外盖、4、开关盖;5、彩色线阵相机;6、LED线性补光灯;7、温湿度传感器;8、传动电机;9、直线导轨;10、传动齿轮;11、齿条;12、内箱;13、外箱;14、
隔板;15、端部箱体;16、玻璃盖板;17、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旁检测采集箱,包括主箱体1、底座2、外盖3、开关盖4及开关装置,所述主箱体1置于底座2上,主箱体1内设有内箱12及外箱13,内箱12内设置隔板14,通过隔板14分成两个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别设置检测采集设备和开关装置的传动电机8,外盖3设置主箱体1顶部,在设置传动电机8一侧的外盖3上带有开口,所述开关盖4通过开关装置安装在主箱体1顶部外盖3上方,遮挡或露出开口。
[0029]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旁检测采集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底座(2)、用于自动检测城轨车辆外观和温度状态的检测采集设备、开关盖(4)以及与开关盖(4)相连的开关装置,所述主箱体(1)置于底座(2)上,顶部设有外盖(3),通过外盖(3)将检测采集设备封闭安装在主箱体(1)内部,外盖(3)上方设有开口,开关盖(4)安装在外盖(3)上方,开关装置安装在主箱体(1)上,利用开关装置驱动开关盖(4)的开关,露出或遮挡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旁检测采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内设有外箱(13)和置于外箱(13)内的内箱(12),外盖(3)设置在外箱(13)顶部,内箱(12)内设置隔板(14),通过隔板(14)分成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检测采集设备包括彩色线阵相机(5)、LED线性补光灯(6)、红外热像仪及温湿度传感器(7),第一区域内并列设置多个用于采集车体图像信息的彩色线阵相机(5),每个彩色线阵相机(5)两侧均对称设置LED线性补光灯(6),第二区域内设置用于探测内箱(12)内的温度和湿度信息的温湿度传感器(7)以及用于采集车体轴箱或齿轮箱的温度信息和热力图像的红外热像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旁检测采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上开有多个用于安装检测采集设备的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旁检测采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置于内箱(12)第二区域的传动电机(8)、固定连接在开关盖(4)上的齿条(11)、直线导轨(9)和滑块,所述传动电机(8)的输出轴上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纪武李赞李正倩于新生赫一光陈兴来范鑫于昳琳王海峰宋广浩石磊王野王恩波刘广波刘书东常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