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39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起重机,旨在解决起重机在工件搬运的过程中,抬升的高度较为有限且难以调整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升降式起重机,包括支柱、横梁和底座,支柱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支柱的另一端与横梁固定连接,底座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滑动连接,上支撑架的四周边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下支撑架上与第一支撑柱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支撑柱在第二支撑柱内滑动,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升降式起重机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升降机构使得起重机能够进行抬升不同高度的物体。升不同高度的物体。升不同高度的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起重机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升降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悬臂吊起重机工作强度为轻型,起重机由立柱,回转臂回转驱动装置及电动葫芦组成,立柱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由摆线针轮减速装置来驱动悬臂回转,电动葫芦在悬臂工字钢上作左右直线运行,并起吊重物。起重机旋臂为空心型钢结构,自重轻,跨度大,起重量大,经济耐用。内置式行走机构,采用带滚动轴承的特种工程塑料走轮,摩擦力小,行走轻快,结构尺寸小,特别有利于提高吊钩行程,现有的装置,立柱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不能提供强大的支撑力。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763237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升降式起重机,包括立柱、横梁和底座,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座,立柱的顶部连接有横梁,横梁的外壁套设有移动环,移动环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移动环的底部设置有收纳箱,收纳箱的底部连接有吊钩,移动环的左侧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的一端,第一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活动连接,第二固定座安装于套管的右侧壁,套管套设于立柱的外壁,套管的外壁设置有加强板且加强板的数目为四组,加强板的底部设置有滚珠且滚珠的数目为两组。
[0004]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带动定位销进行定位后,有效的对横梁进行支撑,但是在使用的过程横梁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使得起重机在吊物的过程中对物体的高度进行限制,且在吊物的过程中只能进行平移不能进行升降。
[0005]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起重机,通过电机驱动升降机构进行升降,使得起重机在抬升物体的过程中也可根据物体的高度进行高度调整。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升降式起重机,包括支柱、横梁和底座,所述支柱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另一端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架的四周边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下支撑架上与第一支撑柱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柱在第二支撑柱内滑动,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升降机构,下支撑架主要用于支撑整体结构,上支撑架以下支撑架为参照物作相对运动,使得上支撑架的四周边角位置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柱与下支撑架上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柱为滑动连接,通过下支撑架和上支撑
架之间的升降机构来调整底座的高度位置,使得起重机在进行吊物的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高度的物体进行调整,通过底座上固定连接的支柱对横梁进行支撑,且横梁和支柱上均固定连接有定位件,定位件用于连接气缸,气缸、横梁和支柱三者形成三角结构,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均穿设有转动轴,所述下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主要用于支撑和位置限定且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处于同一平面,第一固定杆上固定连接的第一基座与第二固定杆上固定连接的第二基座上的同一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两根转动轴,转动轴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均为转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卡扣连接,连接杆转动时,连接杆与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在第一支撑柱上滑动,滑动时会带动第一支撑柱作直线往复运动,实现上支撑架的升降。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滑槽卡合的固定块,所述连接杆在第一支撑柱内滑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杆在第一支撑柱内滑动时会带动第二支撑柱作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升降。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基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两根转动轴转动,且两根转动轴为相对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限位且驱动电机上连接有行程开关来控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转动位置,使得其中一根转动轴为顺时针转动时,另一根转动轴为逆时针转动。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底部销轴连接有气缸。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柱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悬挂物体的挂钩,移动柱通过气缸进行位置调整,在横梁上开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孔进行位置限定,可针对物体的位置进行挂钩位置的调整。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远离横梁的一侧与支柱销轴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底端与支柱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与移动柱连接,通过气缸实现移动柱的位置调整,使得起重机在吊物时更加的便捷。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移动柱与定位孔扣合。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孔对移动柱的位置进行限定,且移动柱上设置有与定位孔相卡合的定位捎,使得移动柱与横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外框,所述保护外框的顶部与上支撑架抵触。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外框主要起保护作用,保护外框的高度为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的最近距离。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传统的起重机只能吊起相对高度的物体进行移动,较为有限,本技术通过在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进行上支撑架的位置调整,使得起重机能够吊起不同高度的物体,且整体的结构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表明起重机的整体结构特征;
[0026]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显示了连接杆、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连接关系。
[0027]图中:1、下支撑架;2、第一固定杆;3、第二基座;4、第一支撑柱;5、上支撑架;6、移动柱;7、横梁;8、气缸;9、支柱;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转动轴;13、第一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起重机,包括支柱(9)、横梁(7)和底座,所述支柱(9)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柱(9)的另一端与横梁(7)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上支撑架(5)和下支撑架(1),所述上支撑架(5)与下支撑架(1)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架(5)的四周边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下支撑架(1)上与第一支撑柱(4)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8),所述第二支撑柱(18)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5),所述第一支撑柱(4)在第二支撑柱(18)内滑动,所述上支撑架(5)和下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2)和第二固定杆(14),第一固定杆(2)和第二固定杆(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远离第二固定杆(14)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柱(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13),所述第二固定杆(1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座(3),所述第一基座(13)和第二基座(3)上均穿设有转动轴(12),所述下支撑架(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拥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创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