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012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24
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和基站,基站包括基站主体和引导板组件,基站主体包括位于下部的支撑底板、位于上部的储液系统及设于支撑底板与储液系统之间的连接壁,连接壁至少一侧开口形成清洗仓,引导板组件包括设于基站主体前端的引导底板、一体设于引导底板后端的清洗槽及设于引导底板两侧的引导壁,引导板组件与所述支撑底板和/或连接壁可拆卸固定,以使引导板组件支撑在所述支撑底板上,引导壁用于拆卸或安装引导板组件的手持部。本申请通过将引导板组件和支撑底板和/或连接壁拆卸分离,仅对引导板组件进行清洁,可对清洁机器人自清洁后产生的脏污的清洁,且引导壁便于用户对引导板组件的拆装。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基站用于对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进行清洗,从而不需用户动手清洗拖擦件,解放用户双手。然而,在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后,基站上清洗槽内会积存在污水以及沉积一些脏污,由于基站本体过于笨重不利于搬运和清洗,且基站内部结构复杂而导致清洁不方便,增加清洁难度,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的基站,用以解决现有基站过于笨重且内部结构复杂而导致清洁不方便、清洁难度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和基站,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体、表面清洁组件及行进轮组件,所述表面清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体底部的擦地件和驱动所述擦地件旋转的擦地电机,所述基站包括基站主体和引导板组件,所述基站主体包括位于下部的支撑底板、位于上部的储液系统及设于支撑底板与储液系统之间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至少一侧开口形成清洗仓,所述擦地件位于引导板组件内旋转清洗,所述引导板组件包括设于基站主体前端的引导底板、一体设于引导底板后端的清洗槽及设于引导底板两侧的引导壁,所述引导板组件与所述支撑底板和/或所述连接壁可拆卸固定,以使所述引导板组件支撑在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引导壁用于拆卸或安装所述引导板组件的手持部。
[0005]可选地,所述清洗仓内连接壁的后壁设有供液部和吸污部,所述清洗仓两侧的连接壁延伸至清洗槽宽度的1/2至4/5范围内,以便于引导板组件拆卸或安装过程中所述供液部和吸污部与清洗槽对应对接。
[0006]可选地,所述清洗槽包括左右两侧分布的清洗区,所述清洗区内设有清洗凸筋。
[0007]可选地,所述供液部位于一个清洗区内或两个清洗区分别设有所述供液部,所述清洗凸筋设置在所述供液部的外周。
[0008]可选地,所述吸污部位于两个清洗区之间。
[0009]可选地,所述清洗槽内底部设有集水凹槽,所述吸污部对应所述集水凹槽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集水凹槽的底部抵顶所述支撑底板或穿过所述支撑底板抵顶地面。
[0011]可选地,所述支撑底板设有导向件,所述清洗槽设有与所述导向件配合的导向槽以便于引导板组件的拆卸或安装。
[0012]可选地,所述引导底板包括具有防滑筋的爬坡面和凹面区,所述爬坡面用于对应清洁机器人的驱动轮,所述凹面区用于对应清洁机器人的擦地件,所述爬坡面的竖直高度高于所述凹面区的竖直高度。
[0013]可选地,所述爬坡面设有驱动轮定位槽。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申请通过引导板组件包括设于基站主体前端的引导底板、一体设于引导底板后端的清洗槽及设于引导底板两侧的引导壁,引导板组件与支撑底板和/
[0016]或连接壁可拆卸固定,以使引导板组件支撑在支撑底板上,引导壁用于拆卸或安装引导板组件的手持部,如此,通过将引导板组件和支撑底板和/或连接壁拆卸分离,仅对引导板组件进行清洁,便可实现对清洁机器人自清洁后产生的脏污的清洁,使得基站清洁方便并降低清洁难度,同时引导壁用于拆卸或安装引导板组件的手持部,方便用户对引导板组件的拆卸或安装,极大的提升用户体验感。
[0017]2.本申请通过清洗仓内连接壁的后壁设有供液部和吸污部,清洗仓两侧的连接壁延伸至清洗槽宽度的1/2至4/5范围内,以便于引导板组件拆卸或安装过程中供液部和吸污部与清洗槽对应对接,提升引导板组件的拆装效率。
[0018]3.本申请清洗槽包括左右两侧分布的清洗区,清洗区内设有清洗凸筋,以提升擦地件的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
[0019]4.本申请供液部位于一个清洗区内或两个清洗区分别设有供液部,清洗凸筋设置在所述供液部的外周,增大清洗液与擦地件的接触面积,提高擦地件的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
[0020]5.本申请吸污部位于两个清洗区之间,便于清洗槽内污液的吸取。
[0021]6.本申请清洗槽内底部设有集水凹槽,吸污部对应所述集水凹槽设置,如次,使得清洗槽内的污液集聚于集水凹槽内,提升污液的吸取效率。
[0022]7.本申请集水凹槽的底部抵顶支撑底板或穿过支撑底板抵顶地面,提升引导板组件在支撑底板上的支撑平稳性,避免清洁机器人进入基站过程中引导板产生晃动,导致清洁机器人无法顺利进入基站。
[0023]8.本申请支撑底板设有导向件,所述清洗槽设有与所述导向件配合的导向槽以便于引导板组件的拆卸或安装,提高引导板组件的拆装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0024]9.本申请引导底板包括具有防滑筋的爬坡面和凹面区,爬坡面用于对应清洁机器人的驱动轮,凹面区用于对应清洁机器人的擦地件,所述爬坡面的竖直高度高于所述凹面区的竖直高度,如此,在清洁机器人在进出基站时,使得凹面区保证了擦地件至少部分悬空,减少擦地件与引导板的接触,进而减少进入基站时擦地件对引导板的污染,以及离开基站时引导板对清洁后擦地件的污染,同时也减少因擦地件与引导板的接触而导致的爬坡阻力,提升了清洁机器人的爬坡能力,保证清洁机器人顺利进入基站,提升用户体验。
[0025]10.本申请爬坡面设有驱动轮定位槽,如此,清洁机器人进入基站并停靠在基站上,防止清洁机器人在重力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下滑出基站,实现清洁机器人更加平稳地停靠在基站上。
附图说明
[00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技术的清洁机器人和基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清洁机器人整体结构的府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清洁机器人整体结构的仰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的基站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的基站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的引导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图6的剖视图;
[0034]图8为本技术的引导板组件结构的仰视图;
[0035]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基站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图9的基站主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11为图9的支撑底板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基站;
[0040]10基站主体;11支撑底板、111导向件、112避让孔、113第二限位结构; 12连接壁、121清洗仓、122第二限位结构;13吸污部、131吸污管、132吸污接头、133密封件;14供液部、141蓄水槽、142供液口;15净水箱;16污水箱;
[0041]20引导板组件;21引导底板、211爬坡面、2111防滑筋、2112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和基站,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体、表面清洁组件及行进轮组件,所述表面清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体底部的擦地件和驱动所述擦地件旋转的擦地电机,所述基站包括基站主体和引导板组件,所述基站主体包括位于下部的支撑底板、位于上部的储液系统及设于支撑底板与储液系统之间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至少一侧开口形成清洗仓,所述擦地件位于引导板组件内旋转清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组件包括设于基站主体前端的引导底板、一体设于引导底板后端的清洗槽及设于引导底板两侧的引导壁,所述引导板组件与所述支撑底板和/或所述连接壁可拆卸固定,以使所述引导板组件支撑在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引导壁用于拆卸或安装所述引导板组件的手持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仓内连接壁的后壁设有供液部和吸污部,所述清洗仓两侧的连接壁延伸至清洗槽宽度的1/2至4/5范围内,以便于引导板组件拆卸或安装过程中所述供液部和吸污部与清洗槽对应对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包括左右两侧分布的清洗区,所述清洗区内设有清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李强李益鼎姜新勇
申请(专利权)人: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