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66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包括的采样器体、旋转体、采样盖体,在旋转体内设有第一密封层,第一密封层中心设有储液体固定口,在该口过盈配合有储液体,在采样时将采样盖体旋转拧出,此时采样盖体将储液体中储液内胆的采样溶液释放,溶液被储液内胆外侧的无菌棉头吸收,吸收后便于粘附涂抹采样,当储液体涂抹采样完毕后,将采样盖体螺接至旋转体并继续旋转拧入,通过采样盖体内的第二密封层可以将带有微生物的储液体从储液体固定口推入采样器体中的样品保存溶液中,同时第二密封层与储液体固定口,对该处起到密封作用,解决了微生物采样时无法保证样品完好保存和容易沾染其它杂质或细菌的问题。易沾染其它杂质或细菌的问题。易沾染其它杂质或细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


[0001]本技术涉及公共区域微生物采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

技术介绍

[0002]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公共场所集中空调每年须定期开展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常营业,其具体操作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

2012执行,根据该规定,集中空调卫生检测上包含空调送风、风管内表面、冷却(凝)水三个方面,在微生物采样中,采样者带好防尘口罩、头套、护目镜、手套后,展开采样,在狭小的送风口里,对各个微生物的采样点进行采样,由于风管内表面检测具有操作空间狭小、高空作业的不便、耗时较长、无菌化操作难度较高等困难,采样样本的质量难以保证,除此之外,在对公共场所的微生物采样过程中,使用简单的无菌棉签等一次性装置,受人流及空气流动因素影响,无菌棉签容易沾染其它杂质和细菌,因此研发一种针对公共场所的无菌采样管对保证微生物采样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0003]现有技术存在如下几个缺点:(1)在取样时为了增强取样头的粘附能力,一般需要使用取样头吸入专用溶液,在吸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粘附,对采样结果造成影响;(2)在采样后将取样头需要放入密封无菌设备进行临时保存,在保存过程中有一个取放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人流量比较大或微生物含量较高的区域容易发生污染,影响最终采样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本采样管采用采样器体、旋转体、采样盖体依次首尾螺纹连接,在旋转体内设有第一密封层,第一密封层中心设有储液体固定口,在该口过盈配合有储液体,在采样时将采样盖体旋转拧出,此时采样盖体将储液体中储液内胆的采样溶液释放,溶液被储液内胆外侧的无菌棉头吸收,吸收后便于粘附涂抹采样,当储液体涂抹采样完毕后,将采样盖体螺接至旋转体并继续旋转拧入,通过采样盖体内的第二密封层可以将带有微生物的储液体从储液体固定口推入采样器体中的样品保存溶液中,同时第二密封层与储液体固定口,对该处起到密封作用,解决了微生物采样时无法保证样品完好保存和容易沾染其它杂质或细菌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包括:
[0006]依次首尾螺纹连接的采样器体、旋转体以及采样盖体,所述采样器体内设有用于保存样品的溶液,所述旋转体从所述采样器体旋出可取出样品和所述用于保存样品的溶液;
[0007]所述旋转体内壁设有第一密封层,在所述第一密封层上嵌合设有储液体,所述储液体可从所述第一密封层一侧滑动至另一侧直至滑出,所述储液体用于涂抹采样;
[0008]所述采样盖体内设有第二密层,该密封层用于将所述储液体推入所述采样器体
内,还具备与所述第一密封层嵌合从而对所述采样器体和所述旋转体密封的能力。
[0009]进一步地,所述储液体包括储液内胆和无菌棉头,所述储液内胆内设有用于增强涂抹粘附能力的溶液,所述无菌棉头贴附设于所述储液内胆外,并留有边缘留白,用于接收推动防止直接挤压所述无菌棉头,所述无菌棉头用于吸收所述用于增强涂抹粘附能力的溶液和涂抹采样,所述无菌棉头嵌合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层设有储液体固定口,该固定口用于固定所述无菌棉头,所述第二密封层可将所述无菌棉头从所述储液体固定口推入所述采样器体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层与所述储液体固定口嵌合,用于密封所述采样器体和所述旋转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内胆包括漏液口,该漏液口用于将所述储液内胆中的所述增强涂抹粘附能力的溶液释放流出;
[0013]所述第二密封层上设有密封插杆和推动杆,所述密封插杆穿过所述无菌棉头与所述漏液口嵌合,用于堵塞防止所述增强涂抹粘附能力的溶液外流,所述密封插杆从所述漏液口抽出用于释放所述增强涂抹粘附能力的溶液,所述推动杆平行于所述密封插杆设置,用于接触所述边缘留白并将所述储液体推入所述采样器体中。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体包括密封外螺纹,所述密封外螺纹用于所述采样盖体螺纹连接,能对所述采样器体和所述旋转体起密封作用。
[0015]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采用采样器体、旋转体、采样盖体依次首尾螺纹连接,在旋转体内设有第一密封层,第一密封层中心设有储液体固定口,在该口过盈配合有储液体,在采样时将采样盖体旋转拧出,此时采样盖体将储液体中储液内胆的采样溶液释放,溶液被储液内胆外侧的无菌棉头吸收,吸收后便于粘附涂抹采样,当储液体涂抹采样完毕后,将采样盖体螺接至旋转体并继续旋转拧入,通过采样盖体内的第二密封层可以将带有微生物的储液体从储液体固定口推入采样器体中的样品保存溶液中,同时第二密封层与储液体固定口,对该处起到密封作用,解决了微生物采样时无法保证样品完好保存和容易沾染其它杂质或细菌的问题。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采用密封外螺纹与旋转体螺纹连接,采样盖体可沿旋转体旋入或旋出,第一密封层为环状,其环状内壁形成通道,该通道用于固定安装储液体,在进行微生物采样时,露出储液体,使用储液体对需要采样处涂抹即可,采样完成后将采样盖体重新螺接回旋转体并继续旋入,可将储液体沿储液体固定口推入采样器体内,而采样器体内预先装有生理盐水或有助于保存微生物样品的溶液,通过将储液体推入采样器体内的该溶液中,可以对其起到更好的保存作用,而采样器体的端部依然螺接有旋转体和采样盖体,可以起到严格的防尘、无菌密封效果。
[0018]3.本技术提供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采用采样器体、旋转体、采样盖体依次首尾螺纹连接,在样品随储液体进入采样器体内的样品保存溶液中后,可起到良好的临时储存作用,同时储液体固定口与第二密封层嵌合,形成第一道密封防护,进而旋转体和采样盖体螺纹连接,起到第二道密封防护,同时采样器体与旋转体螺纹连接也起到密封防护的作用,在进入实验室需要取出样品时,将旋转体从采样器体端拧出即可将储液体和样品
保存溶液一起倒出,达到公共场所微生物采样、储存、取出的效果,全过程满足无菌密封需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无盖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底板组件的半剖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底板组件的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3]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

采样器体、2

旋转体、3

采样盖体、21

密封外螺纹、22

第一密封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螺纹连接的采样器体(1)、旋转体(2)以及采样盖体(3),所述采样器体(1)内设有用于保存样品的溶液,所述旋转体(2)从所述采样器体(1)旋出可取出样品和所述用于保存样品的溶液;所述旋转体(2)内壁设有第一密封层(22),在所述第一密封层(22)上嵌合设有储液体(23),所述储液体(23)可从所述第一密封层(22)一侧滑动至另一侧直至滑出,所述储液体(23)用于涂抹采样;所述采样盖体(3)内设有第二密封层(31),该密封层用于将所述储液体(23)推入所述采样器体(1)内,还具备与所述第一密封层(22)嵌合从而对所述采样器体(1)和所述旋转体(2)密封的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体(23)包括储液内胆(231)和无菌棉头(232),所述储液内胆(231)内设有用于增强涂抹粘附能力的溶液,所述无菌棉头(232)贴附设于所述储液内胆(231)外,并留有边缘留白,用于接收推动防止直接挤压所述无菌棉头(232),所述无菌棉头(232)用于吸收所述用于增强涂抹粘附能力的溶液和涂抹采样,所述无菌棉头(232)嵌合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层(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共场所无菌采样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斌曹美龄胡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