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办公椅上的追腰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56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办公椅上的追腰式机构,包括龙骨装饰盖、螺栓、龙骨、圆盖、扭簧限位件、扭簧盖、扭簧、背框、限位扳手。螺栓、龙骨,扭簧限位件、扭簧盖、扭簧、背框组成了可以使背框绕螺栓旋转的追腰式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可以通过背框以螺栓为枢轴的转动,背框上端和背框下端形成杠杆结构,使背框下端在使用者向后倾靠背框上端时向使用者腰部转动,贴合使用者腰部,为使用者腰部时刻提供良好的支撑,达到护腰效果,满足人机工程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办公椅上的追腰式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办公家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办公椅上的追腰式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办公健康已经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陷入了伏案久坐的脑力劳动中,导致我国久坐群体数量不断增加,久坐时间不断增长。且劳动者在久坐中,会不断调节坐姿,通过劳动者手动调节位置的腰部支撑无法实时响应劳动者在各种坐姿下对腰部支撑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因久坐引发的各种腰部、背部疾病。
[0003]市场上的调节腰部支撑的椅子,一般都依赖使用者用手操作进行腰部支撑件的档位调节,可自动追随使用者腰部,为使用者腰部提供支撑的机构及座椅在办公领域应用的实例较少,当使用者向后倾靠的过程中,大部分座椅椅背,可以在使用者向后倾靠时,持续支撑使用者背部,但是仅对后背部区域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腰部往往在这种状态下会失去支撑,这样的机构及座椅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体对腰部支撑需求和不符合人体工程学。
[0004] CN201820253966 .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腰靠调节功能的椅子,包括椅背、椅座和底脚,椅背上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的上部通过掀折装置安装有支撑体,所述掀折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连接臂,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臂,固定臂和连接臂铰接,且通过刚性连接块将至少两个连接臂固定同步运动,所述固定座与椅背固定,所述刚性连接块与支撑体固定。该专利技术通过在椅背上设置空腔,并且将支撑件安装在空腔内,通过掀折装置与椅背铰接,并通过棘爪与棘轮定位支撑,实现了椅背的腰部支撑调节。该专利技术内部机构复杂,装配困难,不适合生产,且需手动调节支撑档位,无法实时自动追随使用者腰部,为使用者腰部提供持续支撑。
[0005]CN202010446242 .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了一种长行程腰部支撑机构及座椅,长行程腰部支撑机构包括背支撑件、背支架以及支撑调节机构,背支撑件设置在背支架前侧,背支撑件上部连接于背支架上端,背支撑件下端相对于背支架开合运动,支撑调节机构设置在背支撑件与背支架之间并支撑背支撑件停留在相应位置,该专利技术依赖使用者手动调节支撑件的档位,无法在使用者向后倾靠时,自动追随使用者腰部,为使用者腰部提供持续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办公椅上的追腰式机构。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0008]一种用于办公椅上的追腰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装饰盖、螺栓、龙骨、圆盖、扭簧限位件、扭簧盖、扭簧、背框、限位扳手。
[0009]所述的追腰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套设在背框的背框圆台中,第二扭臂放置于背框的背框限位槽中,所述扭簧盖放置在背框的背框圆台上,扭簧盖上设置有与扭簧
的第一扭臂固定配合的扭簧槽,所述扭簧限位件的限位件圆孔与扭簧盖的扭簧盖方凸台转动配合,限位凸台放置于背框的背框限位槽中,所述圆盖安装于龙骨上,圆盖的圆盖圆孔与龙骨的圆盖限位凸台相配合,所述龙骨的龙骨方孔与扭簧盖的扭簧盖方凸台固定配合,所述螺栓从背框的背框螺栓孔穿过与扭簧盖的扭簧盖螺栓孔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穿过龙骨的龙骨螺栓孔,与扭簧盖的扭簧盖螺栓孔螺栓连接。所述限位扳手与龙骨的扳手固定座螺栓连接,所述龙骨装饰盖通过装饰盖槽与龙骨固定配合。
[0010]作为优选,扭簧盖旋转一定角度预紧扭簧后才可装入扭簧限位件,扭簧限位件的限位凸台可限制扭簧盖的回转,使扭簧始终保持预紧状态,通过与背框限位槽配合的第二扭臂为背框提供持续的扭矩,使背框可以稳定地保持在初始位置。
[0011]作为优选,背框可以带动与背框的背框限位槽固定配合的扭簧限位件以穿过背框螺栓孔的螺栓为轴心进行转动,直至扭簧限位件跟随背框转动一定角度后,扭簧限位件的限位凸台被扭簧盖的扇形凸台限位从而带动背框被限位,使背框的转动角度保持在人机工程学的范围之内同时通过背框的转动使背框下端紧紧贴合使用者腰部,为腰部提供实时的追随式的支撑。
[0012]作为优选,背框在扭簧提供持续的扭矩作用下,背框在绕枢轴螺栓转动的过程中保持复位的趋势,使背框在转动一定角度后,仍然可以回归起始位置并使整个背框保持稳定。
[0013]作为优选,限位扳手上设置有与背框的背框限位凸台相接而对背框进行限位的扳手限位凸台,限位扳手可以以龙骨上的扳手固定座为枢轴转动,使扳手限位凸台与背框限位凸台不再相接,解除对背框的限位。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转动限位扳手,开启或解除对背框的限位从而实现追腰功能的开启或者关闭。
[0014]作为优选,龙骨通过底盘固定座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在椅座上。
[0015]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可以通过背框以螺栓为枢轴的转动,背框上端和背框下端形成杠杆结构,使背框下端在使用者向后倾靠背框上端时向使用者腰部转动,贴合使用者腰部,为使用者腰部时刻提供良好的支撑,达到护腰效果,满足人机工程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追腰式机构的整体前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追腰式机构的整体后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追腰式机构的爆炸图。
[0019]图4为龙骨装饰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圆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扭簧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扭簧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限位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背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扭簧盖的安装示意图。
[0028]图13为扭簧盖与扭簧的装配示意图。
[0029]图14为转动扭簧盖预紧扭簧的过程示意图。
[0030]图15为转动扭簧盖后,安装扭簧限位件的过程示意图。
[0031]图16为扭簧盖限制背框转动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7为限位扳手限位背框的过程示意图。
[0033]图18为追腰式机构起始状态的侧视图。
[0034]图19为追腰式机构最大转动状态的侧视图示意图。
[0035]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

龙骨装饰盖;2

螺栓;3

龙骨;4

圆盖;5

扭簧限位件;6

扭簧盖;7

扭簧;8

背框;9

限位扳手;101

装饰盖槽;301

龙骨凸台;302

底盘固定座;303

扳手固定座;304

龙骨螺栓孔;305

圆盖限位凸台;306

龙骨方孔;401

圆盖沉孔;40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办公椅上的追腰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装饰盖(1)、螺栓(2)、龙骨(3)、圆盖(4)、扭簧限位件(5)、扭簧盖(6)、扭簧(7)、背框(8)、限位扳手(9),所述的扭簧(7)套设在背框(8)的背框圆台(802)中,第二扭臂(702)放置于背框(8)的背框限位槽(803)中,所述扭簧盖(6)放置在背框(8)的背框圆台(802)上,扭簧盖(6)上设置有与扭簧(7)的第一扭臂(701)固定配合的扭簧槽(603),所述扭簧限位件(5)的限位件圆孔(501)与扭簧盖的扭簧盖方凸台(601)转动配合,扭簧盖(6)旋转一定角度预紧扭簧(7)后才可装入扭簧限位件(5),扭簧限位件(5)的限位凸台(502)可限制扭簧盖(6)的回转,使扭簧(7)始终保持预紧状态,通过与背框限位槽(803)配合的第二扭臂(702)为背框(8)提供持续的扭矩,限位凸台(502)放置于背框(8)的背框限位槽(803)中,所述圆盖(4)安装于龙骨(3)上,圆盖(4)的圆盖圆孔(402)与龙骨(3)的圆盖限位凸台(305)相配合,所述龙骨(3)的龙骨方孔(306)与扭簧盖的扭簧盖方凸台(601)固定配合,所述螺栓(2)从背框(8)的背框螺栓孔(804)穿过与扭簧盖(6)的扭簧盖螺栓孔(602)螺栓连接,所述螺栓(2)穿过龙骨(3)的龙骨螺栓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华黄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花生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