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480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包括:钢架基层、石材面层单元、导流件、储水槽和集水池,钢架基层底部通过第一支撑件固定安装在墙体基层上,钢架基层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撑件固定安装在墙体基层上,石材面层单元固定安装在钢架基层上,石材面层底部的石材面层单元上设置有导流件,导流件上设置有弧形的导流面,导流面的端部延伸至集水池内,储水槽设置在石材面层上方,储水槽一侧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出水口位置对应石材面层单元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石材面层采用倾斜式设计,提高水流附壁流淌效果,降低噪音,并且通过石材面层底部设置的导流件消除水流的溅射。的导流件消除水流的溅射。的导流件消除水流的溅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水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饰水景幕墙常常用于建筑的公共区域,如酒店、商场的共享空间、会所、写字楼的大厅以及文化建筑的会议室或者大殿等场所。水幕墙的水沿着幕墙表面向下流动形成均匀的水幕,不仅起到艺术装饰效果,还能随着水流带走一部分空气中的颗粒物,甚至在发生火灾时具有吸收烟尘、阻燃隔离的作用,实现吸收法的空气净化。传统的水幕墙导流体系通常使用石材、玻璃或金属板。石材面层较为笨重,体量较大,对水流的控制不足,难以建造较大型的水幕墙水景;玻璃的摩擦力不足,水直流而下,冲击力大,导致水的溅射范围大,噪音也随之增加;金属板则需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建造成本高,且同样不易控制水流的流量和噪音。
[0003]传统的水幕墙中水流沿着面层(面层垂直于地面)直流而下,进入集水池中。如中国专利CN112031140A中公开了一种写字楼空间的悬空式水景池设计结构,其包括顶部饰面机构、水幕墙机构和水槽,顶部饰面机构包括饰面龙骨、背筋和饰面板,饰面龙骨固定连接于墙面基层上,背筋固定连接于饰面龙骨上,饰面板固定连接于背筋上,水幕墙机构固定连接于墙面基层的侧壁上,且水幕墙机构位于顶部饰面机构的下方,水槽的侧面和底面分别固定连接于墙面基层和底面基层上,且水槽位于水幕墙机构的下方,顶部饰面机构与墙面基层之间设置有出水口。通过导流板的可调节式设计,使得水幕效果多样化展现,避免了水景池的装饰效果单一的情况,装饰效果好;导流板的可拆式设计,可对水景墙内部结构的调整与维护;装配式的安装结构,有利于节约人工成本。其中,第二导流板垂直于水槽。
[0004]现有水幕墙结构中竖直的面层结构,使得水流与面层摩擦力不足,导致水流的流量及流速不稳、噪音大,并且水流落入集水池时容易发生溅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石材面层采用倾斜式设计,提高水流附壁流淌效果,保证摩擦力,降低噪音,并且通过石材面层底部设置的导流件消除水流的溅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包括:钢架基层、石材面层单元、导流件、储水槽和集水池,钢架基层底部通过第一支撑件固定安装在墙体基层上,钢架基层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撑件固定安装在墙体基层上,第一支撑件平行于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件的长度,石材面层单元固定安装在钢架基层上,若干个石材面层单元拼装形成石材面层,石材面层底部的石材面层单元上设置有导流件,导流件上设置有弧形的导流面,导流面的端部延伸至集水池内,储水槽设置在石材面层上方,储水槽一侧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出水口位置
对应石材面层单元的表面,若干个出水口沿储水槽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第二支撑件包括伸缩杆体和连接板,伸缩杆体包括外杆体和内杆体,外杆体固定安装在墙体基层上,内杆体螺纹连接在外杆体上,连接板一端铰接在钢架基层上、相对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内杆体上。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石材面层单元的背面涂覆有防水层。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防水层包括硅酸盐类防水剂、有机硅低聚物类防水剂、丙烯酸类防水剂、有机氟硅类防水剂或有机氟碳类防水剂。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导流件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导流孔,导流孔连通至集水池。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导流件下方还设置有缓冲网,缓冲网为柔性塑胶材质。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导流件底面上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连接柱,缓冲网通过网孔挂接在连接柱上。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导流件上设置有截面呈“T”形的挂接部,挂接部滑动连接在石材面层单元底部位置对应的滑槽内。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石材面层单元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道凸棱,凸棱的截面呈圆弧形。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凸棱包括若干道第一凸棱和若干道第二凸棱,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间隔布置,第一凸棱的高度小于第二凸棱的高度。
[002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技术中,石材面层单元通过倾斜设置的钢架基层形成倾斜的石材面层,水流从储水槽的出水口流出,流经石材面层并从石材面层底部的导流件流入集水池。倾斜设置的石材面层使得水流的附壁流淌效果好,保证摩擦力,并且降低水流的流速,进而降低噪音。水流离开石材面层进入集水池之前,通过导流件的弧形导流面实现方向的改变,从导流面端部流出的水流流动方向近乎水平,避免水流冲击集水池内的水面形成溅射。
[0027]2、本技术中,为了进一步降低水流的流速、降低噪音,石材面层单元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道凸棱,并且凸棱的截面呈圆弧形,一方面可以阻碍水流,降低水流的流速、降低噪音;另一方面使得阻挡水流时,水流贴合石材面层单元,避免水流飞溅。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为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3为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中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中储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中缓冲网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例说明:
[0036]1、钢架基层;2、石材面层单元;21、凸棱;211、第一凸棱;212、第二凸棱;3、导流件;31、导流面;32、连接柱;33、挂接部;34、导流孔;4、储水槽;41、出水口;5、集水池;6、第一支撑件;7、第二支撑件;71、伸缩杆体;711、外杆体;712、内杆体;72、连接板;8、防水层;9、缓冲网;91、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基层(1)、石材面层单元(2)、导流件(3)、储水槽(4)和集水池(5),所述钢架基层(1)底部通过第一支撑件(6)固定安装在墙体基层上,所述钢架基层(1)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撑件(7)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基层上,所述第一支撑件(6)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撑件(7),所述第一支撑件(6)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件(7)的长度,所述石材面层单元(2)固定安装在所述钢架基层(1)上,若干个所述石材面层单元(2)拼装形成石材面层,所述石材面层底部的所述石材面层单元(2)上设置有所述导流件(3),所述导流件(3)上设置有弧形的导流面(31),所述导流面(31)的端部延伸至所述集水池(5)内,所述储水槽(4)设置在所述石材面层上方,所述储水槽(4)一侧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41),所述出水口(41)位置对应所述石材面层单元(2)的表面,若干个所述出水口(41)沿所述储水槽(4)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7)包括伸缩杆体(71)和连接板(72),所述伸缩杆体(71)包括外杆体(711)和内杆体(712),所述外杆体(711)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基层上,所述内杆体(712)螺纹连接在所述外杆体(711)上,所述连接板(72)一端铰接在所述钢架基层(1)上、相对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内杆体(7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缓冲降噪的装配式设计水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材面层单元(2)的背面涂覆有防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叶俊言睿清宋勇丰曹年泉杨婷婷刘福林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