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39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06
本公开涉及铁路模型的连挂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该车钩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车厢的端部钩体、用于连接两个所述钩体的卡接结构和用于限制连接后的两个所述钩体沿着水平方向的相对摆动的限位结构。该车钩能够通过其限位结构和卡接结构的配合工作,有效的避免车钩间的活动,大大降低车钩钩体卡接部分脱离的概率,使两个钩体通过卡接结构结合的更牢靠,这种更加接近于真实列车的方式,并且这种设计方式非常便于安装和拆卸。装和拆卸。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


[0001]本公开涉及铁路模型的连挂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轨道交通模型技术的日渐成熟,轨道交通车辆模型的结构设计也都开始把部件细分,很多都已经达到和真实轨道交通车辆按一定比例还原的技术,但是由于轨道交通模型一般摆放空间有限,无法彻底还原真实轨道交通车辆的使用场景,所以轨道交通车辆模型需要能够通过更小直径的弯道,影响轨道交通车辆模型转弯半径非常重要的结构就是两节相邻的车厢连接处的车钩结构,传统的轨道交通车辆模型的车钩包括握手连接车钩和密接车钩;
[0003]握手钩安装后车钩伸出客车模型风挡端面长度过长,导致客车模型连挂后风挡之间存在很大缝隙,严重影响观赏效果。模型客车在拐弯后进入直线轨道时,会存在车钩无法自动复位回直导致脱钩脱轨的可能性;
[0004]采用密接车钩的连接方式,进行多台客车模型的连挂和解挂操作时,需要将客车模型从轨道线路上取下后才能进行实施,这种方式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
[000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包括两个钩体,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车厢的端部;
[0007]卡接结构,用于连接两个所述钩体;
[0008]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连接后的两个所述钩体沿着水平方向的相对摆动。
[0009]可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钩体上的卡接扣和卡接槽,所述卡接扣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
[0010]可选的,所述卡接扣为卡勾,所述卡接槽为凹槽,当所述卡接结构卡接时,所述卡勾处于所述凹槽内。
[0011]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钩体上的限位件,当两个所述钩体被所述卡接结构卡接固定后,两个所述限位件的侧面相贴合,并且两个所述限位件的贴合面与所述车厢底盘所在的平面相交。
[0012]可选的,两个所述限位件均为限位板,当两个所述钩体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接连接时,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侧面相贴合。
[0013]可选的,当两个所述钩体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接连接时,所述限位板的端部抵在与其对应的所述构体的端面。
[0014]可选的,所述钩体通过连接机构和摆动组件与车厢底盘连接,并使得所述钩体处
于两个车厢之间。
[0015]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钩体的一端连接的连接壳和与所述摆动组件连接的连接臂,所述车厢底盘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臂的底端向下伸出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连接壳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臂连接的摆动板和对称设置在所述车厢底盘上的滑槽,所述摆动板的两侧对称伸出有滑板段,当车厢转弯时,以其中一个所述滑板段的端部为转轴,另一个所述滑板段的端部沿着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当车厢完全出弯后进入直线行驶时,所述摆动板通过复位组件完成复位。
[0017]可选的,所述复位组件为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板的中间部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厢底盘轴线上的一处连接。
[00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9]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能够通过限位结构和卡接结构的互相配合,有效的避免车钩间的活动,大大降低车钩钩体卡接部分脱离的概率,使两个钩体通过卡接结构结合的更牢靠,这种更加接近于真实列车的方式,并且这种设计方式非常便于安装和拆卸,不仅不会有握手连接车钩使两个轨道交通模型的车厢之间产生的较大空隙,还不需要像密接车钩一样,在进行连挂和解挂工作时需要将轨道交通模型的车厢从轨道线路上取下才能进行。
附图说明
[00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底部去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厢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对应的车钩卡接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4的俯视图。
[0027]其中,11、钩体;12、限位结构;13、卡接结构;131、卡接扣;132、卡接槽;2、摆动组件;21、摆动板;22、弹簧结构;23、滑槽;24、盖板;3、车厢底盘;4、连接机构;41、连接壳;42、连接臂;4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
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目前随着轨道交通模型技术的日渐成熟,轨道交通车辆模型的结构设计也都开设把部件细分,甚至很多模型都已经能够达到按一定比例还原真实的轨道交通车辆的技术,但是由于轨道交通模型一般摆放空间都会受到限制,没有办法真实还原轨道交通车辆的使用场景,所以轨道交通车辆模型也都需要能够通过直径更小的弯道,而影响轨道交通车辆模型转弯半径至关重要的结构就是两节相邻的车厢连接处的车钩结构。
[0031]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握手连接车钩和密接车钩将两节车厢连接起来,但是握手钩安装后车钩伸出客车模型风挡端面长度过长,导致客车模型连挂后风挡之间存在很大缝隙,严重影响观赏效果。模型客车在拐弯后进入直线轨道时,会存在车钩无法自动复位回直导致脱钩脱轨的可能性;而采用密接车钩的连接方式,进行多台客车模型的连挂和解挂操作时,需要将客车模型从轨道线路上取下后才能进行实施,这种方式极为不便。
[0032]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能够使两个车厢的连接部分连接的更加稳定、牢靠,并且能够使车厢在保证其稳定性的同时拥有更小的转弯半径,使车厢更加灵活。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0033]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包括钩体11、限位结构12和卡接结构13。
[0034]其中,限位结构12设置在钩体11上,限位结构12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钩体11上的限位件,两个对应的钩体11通过彼此上的卡接结构13卡接结合,两个钩体11通过卡接结构13结合后,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用于连接两个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包括:两个钩体(11),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车厢的端部;卡接结构(13),用于连接两个所述钩体(11);限位结构(12),用于限制连接后的两个所述钩体(11)沿着水平方向的相对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13)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钩体(11)上的卡接扣(131)和卡接槽(132),所述卡接扣(131)与所述卡接槽(132)卡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扣(131)为卡勾,所述卡接槽(132)为凹槽,当所述卡接结构(13)卡接时,所述卡勾处于所述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12)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钩体(11)上的限位件,当两个所述钩体(11)被所述卡接结构(13)卡接固定后,两个所述限位件的侧面相贴合,并且两个所述限位件的贴合面与车厢底盘(3)所在的平面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件均为限位板,当两个所述钩体(11)通过所述卡接结构(13)卡接连接时,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侧面相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模型的车钩,其特征在于,当两个所述钩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骏驰高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丹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