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柔性卡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30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穿戴支付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穿戴式柔性卡套,所述卡套包括袋式基体,所述袋式基体内设置与待插卡形状相同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式基体的至少一面开设插卡口;所述插卡口为长条形缝隙,该插卡口连通空腔,用于将卡片插入空腔内。该卡套灵活方便,可和Micr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式柔性卡套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穿戴支付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穿戴式柔性卡套。

技术介绍

[0002]Micro

tag小型非接卡在购物、展会、社交等支付应用场景中大量使用,但由于其体积小,容易丢失,对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困扰。
[0003]也存在可支付设备,但是其中集成了各种元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卡套,但多用于标准ID1卡。
[0004]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通过替换不同数据应用标签即可应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穿戴方便的非接触交易卡的载体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活方便的可穿戴式柔性卡套,该卡套灵活,方便,可和Micro

tags配套使用,Micro

tags形状微小,插取方便且装入后牢固,不易脱落,可应用于多种智能穿戴支付载体。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穿戴式柔性卡套,所述卡套包括袋式基体,所述袋式基体内设置与待插卡形状相同的空腔,所述袋式基体的至少一面开设插卡口;所述插卡口为长条形缝隙,该插卡口连通空腔。
[0008]本技术在袋式基体上开设插卡口,优选在袋式基体的背面,也可在正面。
[0009]本技术的长条形缝隙优选地为长方形缝隙。
[0010]优选地,所述插卡口与袋式基体的侧边呈0

45
°
的夹角。
[0011]优选地,所述长条形缝隙的两端有扩大的开口区域。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口区域的形状为圆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0013]优选地,所述插卡口中,当开口区域为圆形时,圆形孔的直径与长条形缝隙的宽的比为2~5,进一步优选为4。
[0014]插卡口的尺寸小于Micro

tags卡片最长边的长度,防止卡片脱落出来。插卡口内的空腔的长和宽略大于卡的尺寸(空腔31.3*21.7mm:卡:31.2*21.5mm)。
[0015]本技术的插卡口可为纵向或斜纵向,插卡口的两边有圆孔。
[0016]优选地,插卡口与水平方向夹角在30度以内,便于插卡。该水平方向定义为当卡套穿戴在手腕时,环手腕的方向。也可定义为袋式基体的两个连接端之间的直接连线。
[0017]优选地,所述袋式基体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椭圆形,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也可选择其他形状,比如圆形或三角形等。
[0018]优选地,所述袋式基体的两端开设通孔,优选腰型孔,用于穿设表带或其他可穿戴的载体(比如,腕带或挂绳等)。
[0019]优选地,所述袋式基体的背面两端设置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上开设通孔,优选
腰型孔,用于穿设表带或其他可穿戴的载体。
[0020]优选地,所述袋式基体的两端为连接带,其中,一端的连接带上设置固定件,另一端的连接带上设置与固定件相配合的被固定件。
[00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被固定件为凸起,固定件为与凸起匹配的孔,优选圆孔,当固定件为圆孔时,可沿连接带设置均匀间距的若干个圆孔,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调整卡套的松紧。
[0022]优选地,一端的连接带的带头呈圆弧形,另一端的连接带的带头设置圆缺孔,呈圆弧形的带头插入圆缺孔中,再将被固定件固定在固定件上,完成连接带的固定连接。
[0023]本技术的卡套为采用硅胶材料一体成型。
[0024]本技术所应用的Micro

tags是从标准ID

1卡上手工掰下的小型非接卡,连接边边缘即桥边会有毛边,如果卡套开口方向设计失误会影响Tags的插取,本技术通过将开口边设计为纵向或斜纵向(为和条带同一方向或稍微倾斜,呈一定的夹角)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0025]本技术将卡套+Micro

tags的组合体装在手表腕带、健康手环腕带或者挂绳等载体上使用等。
[0026]本技术制作的材料选择硅胶材料,硅胶材料易收缩,变形,表面不易印刷图文,因此,要求Micro

tags即要方便插取又要保证装入后牢固,不易脱落。此外本技术所采用的一体式腕带结构,手带样式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方便携带小卡片,用于支付等,且便于更换所携带的卡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实施例1卡套立体结构图;
[0028]图2为实施例1卡套的主视图;
[0029]图3为实施例1卡套的后视图;
[0030]图4为图2的C

C向剖视图;
[0031]图5为图2的A

A向剖视图;
[0032]图6为实施例1卡套的使用图;
[0033]图7为实施例2卡套立体结构图;
[0034]图8为实施例2卡套的主视图;
[0035]图9为实施例2卡套的后视图;
[0036]图10为图7的C

C向剖视图;
[0037]图11为图7的A

A向剖视图;
[0038]图12为实施例2卡套的使用图;
[0039]图13为实施例3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4为实施例4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1、袋式基体;2、插卡口;3、空腔;4、圆孔;5、腰型孔;6、连接凸起;7、表带;8、连接带;9、被固定件;10、固定件;11、圆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3]实施例1
[0044]如图1

图5所示,一种可穿戴式柔性卡套,所述卡套包括袋式基体1,所述袋式基体1内为与待插卡的形状相同的空腔,袋式基体1背面开设与侧边呈0
°
夹角的插卡口2;所述插卡口2为两端呈圆孔状的长条形缝隙,该插卡口连通空腔3,用于将卡片插入空腔3内,如图6所示。
[0045]所述插卡口2中,圆孔4的直径与长条形缝隙的宽的比为2。
[0046]插卡口的尺寸小于Micro

tags卡片最长边的长度,防止卡片脱落出来。插卡口内的空腔的长和宽略大于卡的尺寸(空腔31.3*21.7mm:卡:31.2*21.5mm)。
[0047]本技术的插卡口可为纵向,插卡口的两边有圆孔。
[0048]所述袋式基体的形状为长方形。
[0049]所述袋式基体的两端开设腰型孔5,用于穿设表带或其他可穿戴的载体(比如,腕带或挂绳等)。
[0050]本实施例采用硅胶材料一体成型,制作流程可以为:
[0051]项目开始

硅胶外套设计和定型

硅胶配色

炼胶

层压塑型

检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柔性卡套,所述卡套包括袋式基体,所述袋式基体内设置与待插卡形状相同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式基体的至少一面开设插卡口;所述插卡口为长条形缝隙,该插卡口连通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柔性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卡口与袋式基体的侧边呈0

45
°
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柔性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缝隙的两端有扩大的开口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柔性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区域的形状为圆形、长方形或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柔性卡套,其特征在于,插卡口的长度小于待插卡卡片最长边的长度,空腔的长和宽大于待插卡的长和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柔性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式基体的形状为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钟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捷德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