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10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属于施工设备领域。该运输货架由一组端部钢架、两组侧面钢架、五组单底梁和一组双底复合梁拼装组成,端部钢架组件、两组侧面钢架组件以及支撑底面围合成一个斗状的构件放置空间。固定柱两两配对安插于双底梁组件中,固定销组件两两配对安装于端部钢架组件上,一对固定柱和一对固定销组件配合构成用于夹持固定混凝土构件两端的装配构件,而且固定销组件插销板能够灵活地进行间距调调整,在保护产品的同时提高货架空间利用率。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输货架的安装更加便捷,空间利用率更高,运输成本更低,有利于降低产品后期维护费用。后期维护费用。后期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


[0001]本技术属于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配式构件运输架跨度体积较大,四周均有钢架组件进行防护且体积较大。由于部分地区交管部门的限高限宽等硬性要求,运输成本占产品价格的14.1%运输成本较高,空间利用率较差。常见预制构件产品体积不足货架4/2使得空间利用率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普通货架较大防护支撑密度较为分散产品品质上得不到有效防护。而且此类运输货架体积和重量较大,需要根据项目地运输地形勘探,运输路线要详细的计划给运输带来了很大不便。
[0003]例如,在申请号为CN201921103118.1的技术专利中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板转运货架,其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框架,两个所述框架的相向侧至少连接有两个底梁,所述框架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框架的底端开设有配合所述连接件的第二槽体,所述连接件主要由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组成,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壁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槽体主要由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组成。该货架的尺寸是固定的,无法有效地针对不同尺寸的预制构件产品进行固定和防护,因此当采用此类货架运输不同的预制构件产品时,必然会导致空间利用率低的缺陷。
[0004]因此,如何解决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的货架空间利用率低和无法灵活调节的缺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降低了运输成本、维护成本的同时降低了材料的使用,提高了运输效率,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的运输货架,有效的解决了货架空间利用率低、大部分运输路段限制、产品质量维护成本高等难题。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其包括端部钢架组件、两组侧面钢架组件、端部单底梁、内侧单底梁和双底梁组件;两组侧面钢架组件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端部钢架组件的两侧;端部钢架组件和两组侧面钢架组件的底面平齐,两组侧面钢架组件之间在底面位置通过多条单底梁和一条双底梁组件联结,形成一个用于支撑混凝土构件的支撑底面;端部钢架组件、两组侧面钢架组件以及支撑底面围合成一个斗状的构件放置空间;
[0008]所述双底梁组件位于靠近侧面钢架组件底部远离端部钢架组件的一侧,由两条单梁平行且间隔布置而成,两条单梁之间沿程设置若干个用于垂直安插固定柱的插槽;所述端部钢架组件的上部横杆上沿程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固定销组件的插销板;固定柱两两配对安插于双底梁组件中,固定销组件两两配对安装于端部钢架组件上,一对固定柱和一对固定销组件配合构成用于夹持固定混凝土构件两端的装配构件。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和固定销组件均具有多对。
[0010]作为优选,每一对固定柱和每一对固定销组件之间的间距能够调整。
[0011]作为优选,所述单底梁共有5条,其中一条设置于两组侧面钢架组件远离端部钢架组件的一端端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端部钢架组件上设置有爬梯。
[0013]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顶部设置有挂环。
[0014]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以可拆卸形式安装于所述双底梁组件的插槽中。
[0015]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销组件以可拆卸形式安装于所述端部钢架组件的插销板上。
[0016]作为优选,所述侧面钢架组件与端部钢架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端板和高强螺栓连接。
[0017]作为优选,所述端部钢架组件和侧面钢架组件均由工字钢拼装而成。
[00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的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能够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尺寸,灵活改变其中用于夹持固定混凝土构件两端的装配构件,进而适用于不同的混凝土构件在运输途中的固定,因此此类货架的安装更加便捷,空间利用率更高,运输成本更低,有利于降低产品后期维护费用。
[0020]2.本技术的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采用适配于常见混凝土构件的斗式设计,结合可拆卸式的固定柱和固定销组件,其装车、卸货时更加方便和高效。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安装混凝土板状态);
[0022]图2为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的侧视图(未安装混凝土板状态);
[0023]图3为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的俯视图(未安装混凝土板状态);
[0024]图4为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的正视图(未安装混凝土板状态);
[0025]图中附图标记为:端部钢架组件1、侧面钢架组件2、固定销组件3、固定柱4、挂环5、单底梁6、双底梁组件7、混凝土构件8、爬梯9、连接端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技术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002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运输货架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饱和的,地区交管部门的限重限宽,装车、卸货造成的磕碰,制作成本较高,混凝土预制品晃动碰撞造成的产品损坏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运输货架。
[0028]如图1~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提供的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包括端部钢架组件1、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端部单底梁5、内侧单底梁6和双底梁组件7。端部钢架组件1和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均由工字钢拼装而成,其中端部钢架组件1呈长方形,而侧面钢架组件2呈直角梯形,以便于适用于市面上常见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形状,同时能够使货架重量下降。端部钢架组件1垂直防止,而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的直角侧端部分别固定在端部钢架组件1的两侧,形成凹字形结构。侧面钢架组件2与端部钢架组件1之间可以通过配对的连接端板10进行对接,连接端板10上开设螺栓孔,然后通过高强螺栓、垫片、螺母(10.9s)
等部件进行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
[0029]端部钢架组件1和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的底面平齐,而且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之间在底面位置通过5条单底梁6和一条双底梁组件7联结,5条单底梁6和一条双底梁组件7位于同一平面上,形成了一个用于支撑混凝土构件8的支撑底面。端部钢架组件1、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以及支撑底面共同围合成一个斗状的构件放置空间,斗状空间的顶面以及一侧侧面均敞口,以便于吊装混凝土构件8。
[0030]5条单底梁6中一条设置于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远离端部钢架组件1的一端端部,靠近这一条单底梁6的位置设置双底梁组件7,而另外4条单底梁6则设置于双底梁组件7和端部钢架组件1之间。5条单底梁6和双底梁组件7均平行设置,垂直于两侧的端部钢架组件1。
[0031]参加图3所示,双底梁组件7位于靠近侧面钢架组件2底部远离端部钢架组件1的一侧,但不位于端部,与端部的单底梁6距离为1~1.5m。双底梁组件7由两条单梁平行且间隔布置而成,两条单梁之间沿程设置若干个矩形钢板,每块矩形钢板均焊接固定于两条单梁之间,相邻矩形钢板与两条单梁共同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钢架组件(1)、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单底梁(6)和双底梁组件(7);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端部钢架组件(1)的两侧;端部钢架组件(1)和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的底面平齐,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之间在底面位置通过多条单底梁(6)和一条双底梁组件(7)联结,形成一个用于支撑混凝土构件(8)的支撑底面,所述单底梁(6)包括端部单底梁和内侧单底梁;端部钢架组件(1)、两组侧面钢架组件(2)以及支撑底面围合成一个斗状的构件放置空间;所述双底梁组件(7)位于靠近侧面钢架组件(2)底部远离端部钢架组件(1)的一侧,由两条单梁平行且间隔布置而成,两条单梁之间沿程设置若干个用于垂直安插固定柱(4)的插槽;所述端部钢架组件(1)的上部横杆上沿程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固定销组件(3)的插销板;固定柱(4)两两配对安插于双底梁组件(7)中,固定销组件(3)两两配对安装于端部钢架组件(1)上,一对固定柱(4)和一对固定销组件(3)配合构成用于夹持固定混凝土构件两端的装配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德军王振超闫瑞勇王强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