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03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包括第一安装外壳和第二安装外壳,所述第一安装外壳和第二安装外壳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且它们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的表面均设置有联轴外齿,所述第一安装外壳和第二安装外壳的内部均设置有联轴内齿,且联轴内齿与联轴外齿相啮合,所述第一安装外壳和第二安装外壳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方便对齿轮轴进行拆卸更换,便于后期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联轴器拆卸较为麻烦,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的问题。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的问题。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


[0001]本技术涉及联轴器
,具体为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

技术介绍

[0002]鼓形齿式联轴器属于联轴器的一种,其具有径向、轴向和角向等轴线偏差补偿能力,其具有结构紧凑、回转半径小、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噪声低及维修周期长等优点,其主要是适用于低速重载工况,如冶金、矿山、起重运输等行业、也适用于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等各类机械的轴系传动。
[0003]现有的联轴器在长期工作后容易出现齿面磨损严重、断齿等现象,不便于进行拆卸更换,导致其后期无法正常使用,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具备方便对齿轮轴进行拆卸更换,便于后期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联轴器拆卸较为麻烦,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包括第一安装外壳和第二安装外壳,所述第一安装外壳和第二安装外壳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且它们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的表面均设置有联轴外齿,所述第一安装外壳和第二安装外壳的内部均设置有联轴内齿,且联轴内齿与联轴外齿相啮合,所述第一安装外壳和第二安装外壳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限位杆的表面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盘,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孔之间配合使用。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与限位板的内部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外壳和第二安装外壳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的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圈,且橡胶圈与通槽之间配合使用。
[0008]优选的,所述拉盘的顶部焊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表面设置有软垫。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外壳的内部开设有若干螺孔,所述第二安装外壳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若干螺栓,且螺栓的另一端与螺孔之间配合使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联轴器与第二联轴器均呈圆柱形,且它们两个外形结构相同。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第一安装外壳和第二安装外壳的设置,可以对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之间进行连接组合,能够对动力的输出端和输入端进键连接,方便人们的使用,同时通过拉动拉盘,并带动限位杆从限位孔的内部脱离,方便对第一联轴器或者第二联轴器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更换,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提高适用性,同时通过弹簧的弹性施
力,可以重新带动限位杆进入限位孔的内部进行固定,避免因忘记固定而导致第一联轴器或第二联轴器发生损坏,解决了目前的联轴器拆卸较为麻烦,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第一安装外壳;2、第二安装外壳;3、通槽;4、橡胶圈;5、螺孔;6、螺栓;7、第一联轴器;8、第二联轴器;9、联轴内齿;10、联轴外齿;11、固定块;12、限位杆;13、限位板;14、弹簧;15、活动杆;16、拉盘;17、限位孔;18、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包括第一安装外壳1和第二安装外壳2,第一安装外壳1和第二安装外壳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联轴器7和第二联轴器8,且它们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7,第一联轴器7和第二联轴器8的表面均设置有联轴外齿10,第一安装外壳1和第二安装外壳2的内部均设置有联轴内齿9,且联轴内齿9与联轴外齿10相啮合,第一安装外壳1和第二安装外壳2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且固定块1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4,限位杆12的表面焊接有限位板13,限位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盘16,限位杆12的另一端与限位孔17之间配合使用,通过第一安装外壳1和第二安装外壳2的设置,可以对第一联轴器7和第二联轴器8之间进行连接组合,能够对动力的输出端和输入端进键连接,方便人们的使用,同时通过拉动拉盘16,并带动限位杆12从限位孔17的内部脱离,方便对第一联轴器7或者第二联轴器8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更换,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提高适用性,同时通过弹簧14的弹性施力,可以重新带动限位杆12进入限位孔17的内部进行固定,避免因忘记固定而导致第一联轴器7或第二联轴器8发生损坏,解决了目前的联轴器拆卸较为麻烦,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的问题。
[0021]请参阅图3和图5所示,固定块11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15,活动杆15的表面与限位板13的内部活动连接,通过活动杆15的设置,可以对限位板13进行辅助支撑,便于保持其上下活动时的稳定性。
[0022]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第一安装外壳1和第二安装外壳2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3,第一联轴器7和第二联轴器8的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圈4,且橡胶圈4与通槽3之间配合使用,通过通槽3和橡胶圈4的设置,可以对第一联轴器7和第二联轴器8进行辅助限位,避免其发生位
移,并提高其稳定性。
[0023]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拉盘16的顶部焊接有拉环18,拉环18的表面设置有软垫,通过拉环18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拉盘16和限位杆12进行施力移动,同时通过软垫的设置,可以对使用者的手部肌肤进行防护,避免出现勒痕。
[0024]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安装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螺孔5,第二安装外壳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若干螺栓6,且螺栓6的另一端与螺孔5之间配合使用,通过螺孔5和螺栓6的设置,便于对第一安装外壳1与第二安装外壳2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并提高连接时的稳定性。
[0025]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第一联轴器7与第二联轴器8均呈圆柱形,且它们两个外形结构相同,通过此种设计,便于第一联轴器7和第二联轴器8之间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进行连接。
[0026]工作原理:使用时,可向两侧拉动拉环18,并通过拉盘16带动限位杆12进行移动,然后将第一联轴器7和第二联轴器8向相向的一侧进行移动,使得它们分别进入第一安装外壳1和第二安装外壳2,同时使得它们的联轴外齿10与联轴内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包括第一安装外壳(1)和第二安装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外壳(1)和第二安装外壳(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联轴器(7)和第二联轴器(8),且它们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7),所述第一联轴器(7)和第二联轴器(8)的表面均设置有联轴外齿(10),所述第一安装外壳(1)和第二安装外壳(2)的内部均设置有联轴内齿(9),且联轴内齿(9)与联轴外齿(10)相啮合,所述第一安装外壳(1)和第二安装外壳(2)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且固定块(1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4),所述限位杆(12)的表面焊接有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盘(16),所述限位杆(12)的另一端与限位孔(17)之间配合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内腔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浩申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博宇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