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修立柱缸筒内孔除锈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00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修立柱缸筒内孔除锈工装,包括转轴、驱动结构、定位结构和打磨结构;驱动结构设置在转轴外侧,并能驱动转轴转动;定位结构包括中心轴套、调节杆和调节套,中心轴套套装在转轴上,其外侧向外固定有三根朝向中心轴套圆心的调节杆,每根调节杆上设置有调节套,调节套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调节杆上的顶丝,其内侧面设置有定位块;打磨结构包括驱动盘、打磨轴和打磨头;驱动盘固定在转轴的端部,并在其内部阵列分布有安装孔;打磨轴的内端设置有滑块,在滑块与安装孔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打磨头固定在打磨轴的前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便,打磨效果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缸筒内壁的打磨除锈效果。提高了缸筒内壁的打磨除锈效果。提高了缸筒内壁的打磨除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修立柱缸筒内孔除锈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油缸打磨
,具体涉及一种大修立柱缸筒内孔除锈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缸筒作为油缸、矿用单体支柱、液压支架等产品的主要部件,其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油缸在使用一段时间或者长期不使用时,在缸筒的内孔壁上会产生锈蚀,由于锈蚀在缸筒内孔壁,作业人员难以深入其中,只能借助于工具来对内壁的进行锈蚀清除,操作较为困难,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问题,给生产和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0003]现有的除锈方式为利用一个手枪钻作为动力结构,在其转轴上安装除锈头,然后将除锈头深入缸筒内部,使除锈头与缸筒的内壁接触,但是这种做法需要作业人员始终施力来确保除锈头与缸筒的接触程度,操作较为费力;同时缸筒的内壁存在凹槽结构,现有的打磨头难以深入其中,导致打磨不彻底,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基于此,研究一种大修立柱缸筒内孔除锈工装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修立柱缸筒内孔除锈工装,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在对缸筒内壁进行打磨除锈时,需要手部始终用力来确保除锈头始终与缸筒内壁贴合接触,操作费力,工作效率低,内壁打磨不均匀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大修立柱缸筒内孔除锈工装,包括转轴、驱动结构、定位结构和打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转轴外侧,并能驱动转轴转动;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中心轴套、调节杆和调节套,所述中心轴套套装在转轴上,其外侧向外固定有三根朝向中心轴套圆心的调节杆,每根调节杆上设置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调节杆上的顶丝,其内侧面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打磨结构包括驱动盘、打磨轴和打磨头;所述驱动盘固定在转轴的端部,并在其内部阵列分布有安装孔;所述打磨轴的内端设置有滑块,滑块套装在安装孔内,并在滑块与安装孔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打磨头固定在打磨轴的前端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头呈球冠状结构,并在外侧设置有打磨层或者砂纸。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打磨轴包括软轴结构和硬轴结构,所述软轴结构设置在中部,硬轴结构设置在两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设置有刻度,所述定位块为外侧面设置有摩擦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为电机或电钻;并在转轴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现有结构对缸筒内壁进行打磨时,操作费力,工作效率低,基于此,本技术设置了定位结构和打磨结构来减轻操作难度,其中定位结构用于将转轴定位在缸筒的中心位置,进而来减轻操作时打磨设备对手臂的负荷,具体结构中利用中心轴套作为连接基础,其中部设置有与转轴适配的轴孔,允许转轴在轴
孔内转动和滑动,即允许转轴自转,并沿轴孔缸筒内深入或者拉出,同时在中心轴套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设置三根,每根调节杆上均设置有调节套,调节套上向侧面凸出有定位块,从而利用阵列分布的三根调节杆能够将定位块定位并固定在缸筒的侧壁处,使转轴始终处于缸筒中心处。
[0011]为了实现打磨,本技术在转轴的前端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盘,驱动盘上设置有能够被弹簧的弹性驱动伸缩的打磨轴,打磨轴的前端设置有打磨头,从而能够打磨头旋转,并对钢筒内壁进行打磨,同时在遇到凹槽或者凸起时,打磨头能够向内挤压或者被弹簧顶出,自动适配钢筒内壁的凹凸结构,进一步为了顺利使打磨头顺利过渡,将打磨头设置为球冠结构,以便于在遇到障碍时,能以弧度结构过渡。
[0012]由此,本技术结构新颖,能够利用定位结构将转轴定位在缸筒的中心位置,然后在转轴的前端设置了能够伸缩的打磨结构,使打磨头能够基本与缸筒的内壁保持接触,每个打磨头的接触程度基本相同,对钢筒内壁的打磨较为均匀,并一定程度的自适应缸筒的内壁结构,操作时,只需操作者单向或者往复移动动力结构即可,操作简便,打磨效果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缸筒内壁的打磨除锈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打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的标号为:1为电机或电钻,2为更换板,3为连接板,4为转轴,5为中心轴套,6为调节杆,61为端板,7为调节套,8为顶丝,9为定位块,10为钢筒 ,11为驱动盘,12为打磨轴,121为软轴结构,122为硬轴结构,13为打磨头,14为安装孔,15为弹簧,16为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大修立柱缸筒内孔除锈工装,主要用于对缸筒的内壁进行打磨,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圆柱中中心内筒的打磨,目前缸筒在经过大修后,缸筒的内壁需要进行除锈作业,但是现在的施工方式较为传统,人手持电钻,前端安装打磨头,需要施工人员始终施力将打磨头紧贴钢筒内壁,尤其在缸筒深度较深的情况下,打磨难度大,操作困难,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修立柱缸筒内孔除锈工装。
[0020]如图1中所示一种大修立柱缸筒内孔除锈工装,包括转轴4、驱动结构、定位结构和打磨结构;其中转轴4需要深入缸筒10,驱动结构设置在转轴外侧,并能驱动转轴4转动;本实施例仅仅举例说明,但是任何能够驱动转轴的驱动动力结构均可视为同等替换,作为常用的驱动结构,如电钻或电机1,同时为了适配不同规格的动力结构,在转轴4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3,连接板3通过螺栓更换板2连接,更换板2上设置有不同规格的连轴器,通过联轴器与适配的电机或者电钻1连接。
[0021]本实施例中,为了减轻操作负担,设置了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将转轴定位在缸筒8的中心处,具体的结构中定位结构包括中心轴套5、调节杆6和调节套7,其中中心轴套5
套装在转轴4上,其外侧向外固定有三根调节杆6,三根调节杆6均通过中心轴套5的圆心,并在每根调节杆6上设置有调节套7,调节套7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调节杆上的顶丝8,其内侧面设置有定位块9;调节杆6与调节套8为方形结构,仅允许调节套沿调节杆定向滑动,使定位杆被阻挡在缸筒10的内壁上,同时为了确定调节套7的位置,可以设置刻度结构,根据缸筒10的规格将调节套调整至预定位置,从而使中心轴套的中心与缸筒的中心基本适配。
[0022]同时为了提高定位块的稳定效果,在定位块与缸筒接触的侧面设置摩擦面来提高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0023]由此,本实施例利用中心轴套5作为连接基础,其中部设置有与转轴适配的轴孔,允许转轴4在轴孔内转动和滑动,即允许转轴4自转,并沿轴孔缸筒内深入或者拉出,同时在中心轴套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杆,利用三根调节杆来定位中心轴套位置,每根调节杆上均设置有调节套,调节套上向侧面凸出有定位块,从而利用阵列分布的三根调节杆能够将定位块定位并固定在缸筒的侧壁处,使转轴始终处于缸筒中心处。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修立柱缸筒内孔除锈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驱动结构、定位结构和打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转轴外侧,并能驱动转轴转动;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中心轴套、调节杆和调节套,所述中心轴套套装在转轴上,其外侧向外固定有三根朝向中心轴套圆心的调节杆,每根调节杆上设置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调节杆上的顶丝,其内侧面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打磨结构包括驱动盘、打磨轴和打磨头;所述驱动盘固定在转轴的端部,并在其内部阵列分布有安装孔;所述打磨轴的内端设置有滑块,滑块套装在安装孔内,并在滑块与安装孔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俊营王建宇罗德臻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立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