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97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吊装装置,在每个承载板上表面的两端设有斜向加强杆,位于同一个承载板上的两个斜向加强杆通过连杆连接,两个连杆通过横杆连接,在横杆的中部转动设有绞盘,在绞盘上设有牵引绳,沿竖直方向在承载块的侧壁上开设有楔形槽,在楔形槽内滑动设有与楔形槽匹配的滑块Ⅰ,以楔形槽对称轴在承载块侧壁的两端均开设有两个T型槽,每个T型槽均与楔形槽连通,在每个T型槽内均滑动设有与之匹配的滑块Ⅱ,在每个滑块Ⅱ上均铰接有拉杆,每个拉杆均与滑块Ⅰ铰接,还包括两个夹杆,每个夹杆均与位于楔形槽同侧的滑块Ⅱ连接,牵引绳与滑块Ⅰ连接,在两个夹杆远离承载块的端部设有辅助夹持的夹持组件,便于现场施工。施工。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吊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量的预制构件需从构件加工厂的堆场运输至施工现场,并采用吊装架运至操作面,吊装架在建筑施工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施工中,经常遇到设备材料转运及材料拼装困难,因场地原因限制,比如在室内、室外场地狭小、路面施工等,塔吊汽车吊等大型工具无法使用,人工抬运需要大量工人花费大量时间,施工效率低,危险系数较高,不利于现场施工;部分材料需要现场进行拼接组装,塔吊汽车吊等吊装时容易晃动,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不利于施工,且现有的吊装设备通常使用两根或者多跟钢丝对装配体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虽然方便固定装配体,但是仍有以下缺点:装配体宽度不同,需要调节两端钢丝的间距,费时费力;两端钢丝无法准确固定于钢扁担的两端,受力不平衡导致钢扁担倾斜,影响吊装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吊装装置,避免现有的吊装设备受场地影响,需要经常调节造成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承载板(1),在每个所述承载板(1)上表面的两端设有斜向加强杆(8),位于同一个承载板(1)上的两个斜向加强杆(8)通过连杆(5)连接,两个连杆(5)通过横杆(10)连接,在所述横杆(10)的中部转动设有绞盘,在所述绞盘上设有牵引绳(12),在所述横杆(10)上设有主驱动电机,所述牵引绳(1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还包括承载块(9),沿竖直方向在所述承载块(9)的侧壁上开设有楔形槽(13),在所述楔形槽(13)内滑动设有与楔形槽(13)匹配的滑块Ⅰ(21),以楔形槽(13)为对称轴在所述承载块(9)侧壁的两端均开设有两个T型槽(16),每个所述T型槽(16)均与楔形槽(13)连通,在每个T型槽(16)内均滑动设有与之匹配的滑块Ⅱ(17),在每个滑块Ⅱ(17)上均铰接有拉杆(15),每个拉杆(15)均与滑块Ⅰ(21)铰接,还包括两个夹杆(2),每个夹杆(2)均与位于楔形槽(13)同侧的两个滑块Ⅱ(17)连接,所述牵引绳(12)下端与滑块Ⅰ(21)连接,在两个夹杆(2)远离承载块(9)的端部设有辅助夹持的夹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块(9)的内部开设有空腔Ⅰ(24),在所述空腔Ⅰ(24)内转动设有圆盘(20),在所述楔形槽(13)的槽底上开设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空腔Ⅰ(24)连通,在所述滑块Ⅰ(21)与楔形槽(13)的槽底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Ⅰ(18),在所述通孔Ⅰ(18)内设有圆杆(22),所述圆杆(22)向靠近环形槽的方向延伸后活动贯穿环形槽内后置于空腔内,所述圆杆(22)的延伸端与圆盘(20)连接,在所述空腔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圆盘(20)的转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胡传虎李瑞强刘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