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87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面设有可容纳充电装置的凹陷部;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固定轴、转盘、卷簧和充电线;所述固定轴设在凹陷部内壁上,转盘和卷簧套设在固定轴上,卷簧一端固定在固定轴上,另一端与转盘相连;充电线绕设在转盘上随着转盘转动而拉伸或收缩;所述充电线两端分别设有USB插口和手机接口,所述凹陷部设有两个出线口,可供USB插口和手机接口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机壳配用充电装置,需要充电时,可直接从凹陷部的开口处拉出充电线进行充电,充完电,电线自动卷回,十分便利。十分便利。十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壳,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手机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但是手机壳在功能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携带充电装置的多功能手机壳,不仅可以保护手机,又能随时充电。
[0004]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面设有可容纳充电装置的凹陷部;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固定轴、转盘、卷簧和充电线;所述固定轴设在凹陷部内壁上,转盘和卷簧套设在固定轴上,卷簧一端固定在固定轴上,另一端与转盘相连;充电线绕设在转盘上随着转盘转动而拉伸或收缩;所述充电线两端分别设有USB插口和手机接口,所述凹陷部设有两个出线口,可分别供USB插口和手机接口伸出。
[0005]所述手机接口为miniusb接口、type

c接口或者lightning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适应不同型号的手机。USB插口可直接插到电源插头然后接上电源对手机充电。
[0006]工作时,通过拉动充电线的两端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压缩卷簧,当松开充电线两端时,卷簧的回弹力带动转盘反向转动,从而将充电线收缩到转盘上。
[0007]所述转盘外缘设有棘轮,凹陷部内壁铰接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该棘爪还配置有保持棘爪棘轮相配合的复位弹簧;所述凹陷部侧壁上还设有可按压棘爪脱离棘轮的按压装置;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连杆、套在连杆上的弹簧和连在连杆尾端的按钮;所述连杆头端穿入凹陷部内部并指向棘轮;弹簧一端连接在凹陷部外壁上,另一端与按钮相连。
[0008]所述凹陷部内壁通过设置在凹陷部内壁上的立柱与棘爪铰接,立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一端与立柱固接,另一端与棘爪相连。
[0009]工作时,棘爪头端抵触棘轮,棘轮只能正向旋转,反向旋转就会被卡柱,可避免在外力丧失时卷簧自行收缩,这就保证了充电线的拉伸长度在无外力情况下可维持长度不变,不用担心在充电时充电线自动回收。当充完电,需要收线时,只需轻轻按压按钮,按钮带动连杆的头端向棘爪尾端靠近并按压棘爪尾端,棘爪头端脱离棘轮,在充电线丧失外界拉力时,卷簧可以带动转盘反向转动将充电线回收到转盘上。收线完毕,松开按钮,弹簧回复到原状,从而拉动连杆归位,连杆不再按压棘爪尾端,棘爪丧失外力作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棘爪头端再次抵触棘轮,防止充电线自动回缩。
[0010]所述两个出线口上下对称设置在凹陷部侧壁上。最佳的方案是,下方的出线口伸出的是手机接口,便于直接插入手机下方的充电口,而上方的出线口伸出的是USB插口,可插入到电源插头的USB接口上,然后接入电源充电,或者直接插入电脑的USB接口进行充电。
[0011]USB插口和手机接口宽度均大于出线口宽度。这样USB插口和手机接口可卡在凹陷部并外露于凹陷部,避免卷簧的回缩将充电线两端回收至凹陷部内,使用更加便捷。
[0012]所述凹陷部中还设有电源插头。
[0013]本技术的手机壳内设充电装置,充电线的两个端口外露于手机壳外,使用时用力拉伸即可,充完电,充电线自动回收到手机壳内部,使用非常方便。其次,还手机壳还设有棘轮棘爪装置,可保证在充电时,棘爪可阻止棘轮反转导致充电线自动回收;第三,按压装置可保证在充电结束后,通过按钮按压棘爪,棘爪脱离棘轮,充电线可顺利快速回收。第四,充电线回收完毕后,松开按钮,棘爪失去外力按压,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再次与棘轮配合,避免在拉线的时候充电线自动回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背部示意图;
[0016]图3位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为:图中标号为:1、壳体;2、凹陷部;3、充电装置;4、固定轴;5、转盘;6、卷簧;7、充电线;8、棘轮;9、棘爪;10、复位弹簧;11、立柱;12、按压装置;13、连杆;14、弹簧;15、按钮;16、出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如图1、2、3、4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面设有可容纳充电装置3的凹陷部2;所述充电装置3包括固定轴4、转盘5、卷簧6和充电线7;所述固定轴4设在凹陷部2内壁上,转盘5和卷簧6套设在固定轴4上,卷簧6一端固定在固定轴4上,另一端与转盘5相连;充电线7绕设在转盘5上随着转盘5转动而拉伸或收缩;所述充电线7两端分别设有USB插口和手机接口,所述凹陷部2设有两个出线口16,可分别供USB插口和手机接口伸出。
[0021]所述手机接口为miniusb接口、type

c接口或者lightning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适应不同型号的手机。USB插口可直接插到电源插头然后接上电源对手机充电。
[0022]工作时,通过拉动充电线7的两端带动转盘5转动,从而压缩卷簧6,当松开充电线7时,卷簧6的回弹力带动转盘5反向转动,从而将充电线7收缩到转盘5上。
[0023]所述转盘5外缘设有棘轮8,凹陷部2内壁铰接有与棘轮8相配合的棘爪9,该棘爪9还配置有保持棘爪9棘轮8相配合的复位弹簧10;所述凹陷部2侧壁上还设有可按压棘爪9脱离棘轮8的按压装置12;所述按压装置12包括连杆13、套在连杆13上的弹簧14和连在连杆13尾端的按钮15;所述连杆13头端穿入凹陷部2内部并指向棘轮8;弹簧14一端连接在凹陷部2外壁上,另一端与按钮15相连。
[0024]所述凹陷部2内壁通过设置在凹陷部2内壁上立柱11与棘爪9铰接,立柱1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0,该复位弹簧10一端与立柱11固接,另一端与棘爪9相连。
[0025]工作时,棘爪9头端抵触棘轮8,棘轮8只能正向旋转,反向旋转就会被棘爪9卡柱,可避免在外力丧失时卷簧6自行收缩,这就保证了充电线6的拉伸长度在无外力情况下可固定不变,不用担心在充电时充电线6自动回收。当充完电,需要收线时,只需轻轻按压按钮15,按钮15带动连杆13的头端向棘爪9尾端靠近并按压棘爪9尾端,棘爪9头端脱离棘轮8,在充电线6丧失外界拉力时,卷簧6可以带动转盘5反向转动将充电线6回收到转盘5上。收线完毕,松开按钮15,弹簧14回复到原状,从而拉动连杆13归位,连杆13不再按压棘爪9尾端,棘爪9丧失外力作用,在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棘爪9头端再次抵触棘轮8与棘轮8相配合,防止充电线6再下一次拉伸时自动回缩。
[0026]所述两个出线口16上下对称设置在凹陷部侧壁上。最佳的方案是,下方的出线口16伸出的是手机接,便于直接插入手机下方的充电口,而上方的出线口16伸出的是USB插口,可插入到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面设有可容纳充电装置的凹陷部;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固定轴、转盘、卷簧和充电线;所述固定轴设在凹陷部内壁上,转盘和卷簧套设在固定轴上,卷簧一端固定在固定轴上,另一端与转盘相连;充电线绕设在转盘上随着转盘转动而拉伸或收缩;所述充电线两端分别设有USB插口和手机接口,所述凹陷部设有两个出线口,可分别供USB插口和手机接口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外缘设有棘轮,凹陷部内壁铰接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该棘爪还配置有保持棘爪棘轮相配合的复位弹簧;所述凹陷部侧壁上还设有可按压棘爪脱离棘轮的按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龙柴广成苏芷仪贺星星逄烁琳张财润丘雨田欧阳璐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