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塑料手机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99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手机外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塑料手机外壳,包括壳体,壳体左端设置有音量口,壳体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天线口和红外口,壳体右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电源口、散热口和通信卡插口,散热口两端均设置有卡条,壳体底部中央设置有充电口,充电口两侧设置有扬声口,壳体左下角内侧设置有挂绳口,壳体后端设置有后盖,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置,不仅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将后盖旋出弹性限位条为壳体提供可旋转角度的支撑,还能通过将摄像头保护盖旋出弹性限位块为后盖提供支撑,便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稳定支撑手机,还能通过连接铰链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连接将手机固定牢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塑料手机外壳


[0001]本技术属于手机外壳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塑料手机外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科技美容这一行业作为新型产业新生而出。时尚不品牌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手机外壳是指手机的外壳,手机外壳常用塑胶材料主要有PC、ABS和PC+ABS三大类。
[0003]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目前手机使用过程中常需要手持手机进行观看,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塑料手机外壳,旨在解决目前手机使用过程中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塑料手机外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端设置有音量口,所述壳体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天线口和红外口,所述壳体右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电源口、散热口和通信卡插口,所述散热口两端均设置有卡条,所述壳体底部中央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两侧设置有扬声口,所述壳体左下角内侧设置有挂绳口,所述壳体后端设置有后盖。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后端设置有所述后盖。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后盖边缘处设置有弧面且所述弧面与所述壳体内部契合。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部后端设置有弹性限位条且所述弹性限位条内部面积略小于所述后盖面积。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后盖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摄像头保护盖,所述摄像头保护盖左端设置有弹性限位块。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四角均设置有硅胶保护垫,所述硅胶保护垫设置于第一连接块上。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块下端设置有连接铰链,所述连接铰链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处设置有垫片。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连接铰链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
[0013]关于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技术设置了壳体、后盖、第一连接轴、摄像头保护盖、第二连接轴、弹性限位条和弹性限位块,不仅使得本技术可通过将后盖旋出弹性限位条为壳体提供可旋转角度的支撑,还能通过将摄像头保护盖
旋出弹性限位块为后盖提供支撑,便于本技术稳定支撑手机,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其次,由于本技术设置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连接铰链、硅胶保护垫和垫片,不仅能保护手机四角防止磕碰,还能通过连接铰链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连接将手机固定牢固,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第二视角结构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第三视角结构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附图1中A处局部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附图1中B处局部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附图2中C处局部视图;
[0020]图7是本技术的附图2中D处局部视图。
[0021]图中:1、壳体;2、音量口;3、充电口;4、扬声口;5、电源口;6、散热口;7、第二连接块;8、连接铰链;9、第一连接块;10、硅胶保护垫;11、第二螺栓;12、第一螺栓;13、挂绳口;14、弹性限位条;15、后盖;16、第一连接轴;17、弧面;18、第二连接轴;19、摄像头保护盖;20、弹性限位块;21、卡条;22、天线口;23、红外口;24、通信卡插口;2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参照图1

图7,本技术为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塑料手机外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左端设置有音量口2,壳体1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天线口22和红外口23,壳体1右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电源口5、散热口6和通信卡插口24,散热口6两端均设置有卡条21,壳体1底部中央设置有充电口3,充电口3两侧设置有扬声口4,壳体1左下角内侧设置有挂绳口13,壳体1后端设置有后盖15。
[0024]壳体1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6,第一连接轴16后端设置有后盖15,便于为壳体1提供支撑。
[0025]后盖15边缘处设置有弧面17且弧面17与壳体1内部契合,便于后盖15伸入壳体1。
[0026]壳体1内部后端设置有弹性限位条14且弹性限位条14内部面积略小于后盖15面积,便于后盖15不支撑壳体1时固定。
[0027]后盖15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8,第二连接轴18上设置有摄像头保护盖19,摄像头保护盖19左端设置有弹性限位块20,便于固定摄像头保护盖19。
[0028]壳体1四角均设置有硅胶保护垫10,硅胶保护垫10设置于第一连接块9上,便于保护手机四角。
[0029]第一连接块9下端设置有连接铰链8,连接铰链8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7,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连接块7连接处设置有垫片25,便于壳体1连接。
[0030]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连接块7与连接铰链8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12和第二螺
栓11,便于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连接块7连接。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本技术时,先把手机套入壳体1内,在需要支撑手机时,由内向外旋动后盖15,后盖15通过第一连接轴16旋动至弧面17滑出弹性限位条14,选择合适角度后再由内向外旋动摄像头保护盖19,摄像头保护盖19通过第二连接轴18旋出弹性限位块20后将旋转至合适角度的后盖15固定,此时后盖15即可作为手机支架使用,使用结束后再旋入壳体1即可。
[0032]关于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技术设置了壳体1、后盖15、第一连接轴16、摄像头保护盖19、第二连接轴18、弹性限位条14和弹性限位块20,不仅使得本技术可通过将后盖15旋出弹性限位条14为壳体1提供可旋转角度的支撑,还能通过将摄像头保护盖19旋出弹性限位块20为后盖15提供支撑,便于本技术稳定支撑手机,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其次,由于本技术设置了第一连接块9、第二连接块7、连接铰链8、硅胶保护垫10和垫片25,不仅能保护手机四角防止磕碰,还能通过连接铰链8与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连接块7的连接将手机固定牢固,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塑料手机外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端设置有音量口(2),所述壳体(1)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天线口(22)和红外口(23),所述壳体(1)右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电源口(5)、散热口(6)和通信卡插口(24),所述散热口(6)两端均设置有卡条(21),所述壳体(1)底部中央设置有充电口(3),所述充电口(3)两侧设置有扬声口(4),所述壳体(1)左下角内侧设置有挂绳口(13),所述壳体(1)后端设置有后盖(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塑料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6),所述第一连接轴(16)后端设置有所述后盖(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塑料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15)边缘处设置有弧面(17)且所述弧面(17)与所述壳体(1)内部契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塑料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后端设置有弹性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自华骆秋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丰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