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71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包括管道主体、镜头套筒、转柄座、负压机连接口,所述镜头套筒位于管道主体上端,包括连接器、连接轴承、套筒本体、滑扭开关、滑扭开关金属片、套筒金属片、橡胶,可将镜头套筒套于腔镜镜头上并固定;所述转柄座位于管道主体尾部,包括拨扭开关、拨扭开关金属块、弹簧、转柄座弧形凹槽、进水口、吸引通道、冲洗通道,转柄座尾端连接负压机连接口,其结构合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性更高,且舒适性更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甲状腺结节特别是甲状腺癌呈全球高发趋势,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趋势呈全球化激增,现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四位。目前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甲状腺传统手术方法虽安全有效,但传统的经颈部入路的常规开放手术需在颈前区域留下切口瘢痕,对裸露的颈部外观产生影响,若发生瘢痕增生,将对大多数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造成较大的生理、心理影响。因此具有美容效果的甲状腺腔镜手术逐渐受到了患者的青睐,颈部无瘢痕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甲状腺腔镜手术,其术式逐渐被认同,手术疗效等同于传统开放手术,且手术瘢痕较为隐蔽,满足了广大患者的需求。其中,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单侧甲状腺手术的操作便利性、视野清晰度、切口美观度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0003]腔镜技术日益发展,但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操作范围及手术空间有限,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电刀或超声刀等能量器械分离组织和凝闭血管时产生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常常无法及时排出视野,即使腋窝拉钩设有吸气排出孔,但此孔经常受到肌肉、脂肪等组织堵塞,一旦操作区域离之一定距离则失去其作用,从而导致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从切口排出,危害了手术人员的健康。并且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超声刀所产生的水雾以及飞溅的油滴、血滴,或是过热的超声刀刀头凝结镜头附近的水分子,使镜头遭受污染,能见度降低,被迫中止手术操作,频繁需要退出镜头擦镜子或使用热水长时间浸泡,安全性能差,进而导致手术的连续性中断以及手术时间的延长。
[0004]传统的吸引器具备吸引和冲洗功能,但需要主刀退出手上其中一把器械,切换吸引器进入,不能同时兼备手术进行和吸引冲洗操作,频繁切换器械和吸引器也使手术过程更为繁琐。一旦遇上出血量较大的血管,吸引器吸净出血后,退出吸引器的同时出血点又被大量的血液所浸透,难以使用电刀或超声刀进行精确地止血,大大影响了患者的安全性,甚至有时需要停止腔镜中转开刀。甲状腺手术属于精细手术,在解剖喉返神经或分离甲状旁腺等精细操作时,超声刀所产生的热水容易损伤周围组织,若使用传统吸引器,难以同时进行超声刀分离和吸引器吸走热水,可能损伤喉返神经导致患者出现声嘶、饮水呛咳等,损伤甲状旁腺导致患者出现麻木、抽搐甚至窒息等严重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由扶镜手完成吸气、吸血、冲洗操作,使腔镜镜
头无需撤出,又不影响主刀手进行手术操作的吸引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其包括管道主体、镜头套筒、转柄座、负压机连接口,所述镜头套筒位于管道主体上端,包括连接器、连接轴承、套筒本体、滑扭开关、滑扭开关金属片、套筒金属片、橡胶,可将镜头套筒套于腔镜镜头上并固定;所述转柄座位于管道主体尾部,包括拨扭开关、拨扭开关金属块、弹簧、转柄座弧形凹槽、进水口、吸引通道、冲洗通道,转柄座尾端连接负压机连接口;当拨扭开关位于默认状态时为吸引位,此时尾端负压机连接口通过转柄座的吸引通道与管道主体相连,处于持续负压吸引状态;当转柄座上的拨扭开关往下拨时,弹簧被压缩,此时进水口通过转柄座的冲洗通道与管道主体相连,处于冲洗状态,松开拨扭开关后,弹簧由于回弹作用,拨扭开关自动返回默认状态,管道主体再次处于吸引状态。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道主体具备吸引和冲洗状态。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道主体头端两侧设有吸引孔,增大吸引范围和冲洗范围。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镜头套筒上端的滑扭开关表面为多条横向凹槽设计,增大摩擦力,便于拨动开关,开关两侧为斜坡设计,使吸引器及镜子在进出切口时更为流畅,所述镜头套筒与管道主体使用连接器固定,连接器之间设有连接轴承,连接轴承为阻尼结构,镜头套筒与管道主体可相互左右旋转,所述镜头套筒上端的滑扭开关有开位和关位,当滑扭开关向尾侧滑动时为关位,开关下方的金属片卡顿于套筒金属片;滑扭开关再向头侧滑动时为开位,此时两金属片相互分离。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套筒金属片下端设有橡胶,增大摩擦力,使吸引器固定于腔镜镜头,并且不易划伤腔镜镜头,所述镜头套筒可通过控制滑扭开关的闭合,使管道主体旋转位于镜头的任意角度,推拉管道主体可控制吸引器进入腔镜视野的任意长度。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柄座下端为弧形凹槽结构设置,手指可卡扣于弧形凹槽内,助力拨动转柄座的拨扭开关,所述转柄座上拨扭开关的对侧设有进水口,当拨扭开关往下拨时,进水口通过转柄座的冲洗通道与管道主体相通。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负压机连接口为弧形结构,且弧形开口朝下。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道主体默认状态为持续负压吸引状态。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引通道和冲洗通道为不交叉设置,通道独立成管道不相互连接,防止漏水或漏气,吸引通道的横截面积约为冲洗通道的2倍。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经腋窝入路与其他入路腔镜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入路腔镜一般需置入 Trocar,而Trocar空间仅可通过镜头的大小,但经腋窝入路由于切口长度约为 3.5

4.5cm,无需置入Trocar,故腔镜镜头的大小不会受到限制。利用经腋窝入路切口的天然优势,在腔镜镜头上套入本技术吸引器,并可随时拆卸,不影响其他科室共用腔镜镜头,同时便于在广大医院现有腔镜镜头的基础上随时加装本技术吸引器,无需再购入整套昂贵的腔镜设备。并且镜头套筒与腔镜镜头之间采用橡胶材质进行摩擦固定,不易划伤镜头表面,无需担心损坏手术室财产。
[0019]2、助手可单手通过控制镜头套筒上端的滑扭开关实现镜头套筒与腔镜镜头的开关状态,并可通过旋转吸引器,实现吸引器的任意角度工作状态,无论是从左侧腋窝入路还是右侧腋窝入路,都可调整至脚侧方向固定,不影响主刀操作,避免太靠近头侧的皮下组织而堵塞吸引孔。通过推拉吸引器,可实现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主体(1)、镜头套筒(2)、转柄座(3)、负压机连接口(4),所述镜头套筒(2)位于管道主体(1)上端,包括连接器(26)、连接轴承(27)、套筒本体(25)、滑扭开关(21)、滑扭开关金属片(22)、套筒金属片(23)、橡胶(24),可将镜头套筒(2)套于腔镜镜头上并固定;所述转柄座(3)位于管道主体(1)尾部,包括拨扭开关(31)、拨扭开关金属块(32)、弹簧(33)、转柄座弧形凹槽(34)、进水口(35)、吸引通道(36)、冲洗通道(37),转柄座(3)尾端连接负压机连接口(4);当拨扭开关(31)位于默认状态时为吸引位,此时尾端负压机连接口(4)通过转柄座(3)的吸引通道(36)与管道主体(1)相连,处于持续负压吸引状态;当转柄座(3)上的拨扭开关(31)往下拨时,弹簧(33)被压缩,此时进水口(35)通过转柄座(3)的冲洗通道(37)与管道主体(1)相连,处于冲洗状态,松开拨扭开关(31)后,弹簧(33)由于回弹作用,拨扭开关(31)自动返回默认状态,管道主体(1)再次处于吸引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1)具备吸引和冲洗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1)头端两侧设有吸引孔,增大吸引范围和冲洗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套筒(2)上端的滑扭开关(21)表面为多条横向凹槽设计,增大摩擦力,便于拨动开关,开关两侧为斜坡设计,使吸引器及镜子在进出切口时更为流畅,所述镜头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天育王晓龙张志健傅继勇吴聪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