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50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包括下模和上模,下模和上模的一侧设有拉料组件和裁切组件,上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斜锲冲头,拉料组件包括底座、第一滑轨、转轮支架、转轮、连杆和推杆,底座固定连接于下模一端的顶部,转轮支架通过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于底座的顶部,转轮转动连接于转轮支架的一侧,拉料组件的设计有效实现自动送料,降低了人工送料的误差和工作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料带在通过拉料组件向前推进时不易出现卡料的情况,同时降低料带对设备的摩擦降低噪音和磨损;裁切组件的设计可以将料带进行均匀的裁切,使得为回收料带提高方便,同时压辊可以对进行压平有效降低卡料的可能。压辊可以对进行压平有效降低卡料的可能。压辊可以对进行压平有效降低卡料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连续模的冲压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次冲压后需要将料带向前送进一个步距,再进行下一次冲压,授权公告号为CN205463970U的技术所公开的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可知,虽然其通过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安装在连续模的上模和下模之间,以上模的上下移动为驱动力,通过拉料机构和防倒退机构来拉动料带并防止料带倒退,实现精确自动送料,无需另外的送料机构,减少人工送料的误差和工作量,从而实现自动生产,使模具达到高效、快速生产的目的,但是完成冲压后的料带存在毛刺,也会发生一定有的变形,容易翘曲;另外,料带通过底座和滑块之间通过,通道比较狭窄,同时底座的顶部和滑块的底部均设有挂钩,该设计方案,在完成冲压后的料带经过时很容易出现卡料情况,同时短时间内会对滑块的底造成较大的磨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由于冲压后废弃料带比较长不方便回收,为此,提出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和上模的一侧设有拉料组件和裁切组件,所述上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斜锲冲头,所述拉料组件包括底座、第一滑轨、转轮支架、转轮、连杆和推杆,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下模一端的顶部,所述转轮支架通过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于底座的顶部,所述转轮转动连接于转轮支架的一侧,所述斜锲冲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推杆的上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的底部,所述推杆的下端设有第一拉钩,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拉钩,所述裁切组件包括压杆、两个第一龙门架和刀座,两个所述第一龙门架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龙门架的内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刀座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所述刀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刀。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推杆的下端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拉钩活动连接于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拉钩的下端延伸至第一空腔的外侧,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顶部通过弹簧与第一拉钩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盲孔,所述第二拉钩活动连接于盲孔内,所述盲孔的底部通过弹簧与第二拉钩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龙门架,两个所述第二龙门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压辊座,所述压辊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压辊座的顶部和第二龙门架的底部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刀座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
个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轮支架的另一侧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块与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轮支架的一侧底部,所述下模和上模之间放置有料带。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拉料组件的设计有效实现自动送料,降低了人工送料的误差和工作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料带在通过拉料组件向前推进时不易出现卡料的情况,同时降低料带对设备的摩擦降低噪音和磨损;裁切组件的设计可以将料带进行均匀的裁切,为回收料带提供方便,同时压辊可以对进行压平有效降低卡料的可能,有效提高设备的总体性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区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区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刀座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转轮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下模;2、上模;3、斜锲冲头;4、拉料组件;401、底座;402、第一滑轨;403、转轮支架;404、转轮;405、连杆;406、推杆;407、第一滑槽;408、第一空腔;410、第一拉钩;411、拉簧;412、固定块;413、盲孔;415、第二拉钩;416、固定板;417、第二滑轨;5、裁切组件;501、压杆;502、第二滑槽;503、刀座;504、切刀;505、伸缩杆;506、复位弹簧;507、第一龙门架;6、料带;7、第二龙门架;8、压辊座;9、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包括下模1和上模2,下模1和上模2的一侧设有拉料组件4和裁切组件5,上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斜锲冲头3,拉料组件4包括底座401、第一滑轨402、转轮支架403、转轮404、连杆405和推杆406,底座401固定连接于下模1一端的顶部,转轮支架403通过第一滑轨402滑动连接于底座401的顶部,转轮404转动连接于转轮支架403的一侧,斜锲冲头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16,固定板416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417,推杆406的上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417的底部,推杆406的下端设有第一拉钩410,转轮支架403的另一侧与连杆405的一端固定连接,
推杆40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407,连杆405的另一端通过滑块与第一滑槽407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一滑槽407的开设可以是实现推杆406跟随上模2上下移动,底座40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拉钩415,裁切组件5包括压杆501、两个第一龙门架507和刀座503,两个第一龙门架507固定连接于底座401的顶部,两个第一龙门架507的内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502,刀座503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502内,刀座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刀504;推杆406的下端开设有第一空腔408,第一拉钩410活动连接于第一空腔408内,第一拉钩410的下端延伸至第一空腔408的外侧,第一空腔408的内侧顶部通过弹簧与第一拉钩410的顶部固定连接,底座401的顶部开设有盲孔413,第二拉钩415活动连接于盲孔413内,盲孔413的底部通过弹簧与第二拉钩415的底部固定连接,拉料组件4的设计有效实现自动送料,降低了人工送料的误差和工作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料带6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包括下模(1)和上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和上模(2)的一侧设有拉料组件(4)和裁切组件(5),所述上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斜锲冲头(3),所述拉料组件(4)包括底座(401)、第一滑轨(402)、转轮支架(403)、转轮(404)、连杆(405)和推杆(406),所述底座(401)固定连接于下模(1)一端的顶部,所述转轮支架(403)通过第一滑轨(402)滑动连接于底座(401)的顶部,所述转轮(404)转动连接于转轮支架(403)的一侧,所述斜锲冲头(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16),所述固定板(416)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417),所述推杆(406)的上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417)的底部,所述推杆(406)的下端设有第一拉钩(410),所述底座(40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拉钩(415),所述裁切组件(5)包括压杆(501)、两个第一龙门架(507)和刀座(503),两个所述第一龙门架(507)固定连接于底座(401)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龙门架(507)的内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502),所述刀座(503)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502)内,所述刀座(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刀(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模模内自动拉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06)的下端开设有第一空腔(408),所述第一拉钩(410)活动连接于第一空腔(408)内,所述第一拉钩(410)的下端延伸至第一空腔(408)的外侧,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燕飞潘大志裴家强苏根华王道超张珍贾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六和普什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