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佩青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光纤传输通道的消防救生照明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47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光纤传输通道的消防救生照明线设备,涉及消防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通信型救生照明线单元、发光驱动电源、光纤收发单元A、光纤收发单元B、光纤跳线A以及光纤跳线B,通信型救生照明线单元由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前端接盒、绕线盘、线盘端接盒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信息传输通道与消防救生照明线复合为一体,在不损失现有消防救生照明线的便携性、不增加太多成本,并且不改变原工作模式的前提下,实现信息传输通道和消防救生照明线一体化同步布设,保证消防首战力量一进入现场,就能在现场与前方指挥部之间建立起稳定可靠的通信联系。可靠的通信联系。可靠的通信联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光纤传输通道的消防救生照明线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救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光纤传输通道的消防救生照明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消防救援行动中,侦查首攻人员进入地下、建筑内部等区域时,因普通照明电路被切断或损坏,需从入口处开始沿搜索进入路径铺设一条“消防救生照明线”,这条“消防救生照明线”既能为侦查首攻人员提供照明,又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保证侦查首攻人员顺着“消防救生照明线”安全撤退,还能为后续增援人员进入现场指路。但地下、建筑内部救援人员,与外部现场指挥部的通信联系一般依靠无线电台联络,因地下、建筑内部情况复杂,对无线电波有屏蔽和干扰,通信效果差,且不稳定。为保证通信畅通,另需铺设光缆、通信电缆等通信线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将“信息传输通道”与“消防救生照明线”合为一体,在现有消防救生照明线的电致发光线中“复合一对光纤”,研制一种“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让“消防救生照明线”同时具有“光纤传输通道”。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光纤传输通道的消防救生照明线设备,包括通信型救生照明线单元、发光驱动电源、光纤收发单元A、光纤收发单元B、光纤跳线A以及光纤跳线B,所述通信型救生照明线单元由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前端接盒、绕线盘、线盘端接盒构成,所述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一端连接前端接盒并通过光纤跳线A连接光纤收发单元A,所述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另一端连接线盘端接盒并通过光纤跳线B连接光纤收发单元B,建立通信通道,发光驱动电源与前端接盒连接提供发光驱动电源;
[0006]所述前端接盒内设有光纤连接器接口A、电极连接接口,所述绕线盘包括盘芯、端板A、端板B、摇柄、线盘支架组件,端板A、端板B固定在盘芯两端,线盘端接盒和摇柄固定在端板A上,所述线盘端接盒内设有光纤连接器接口B。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的导线电极A布设在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的中心轴线位置,光纤A和光纤B平行分布于导线电极A两边,导线电极A 、光纤A和光纤B由绝缘层包裹,绝缘层的外表喷涂一层电致发光材料形成发光层,发光层的外表覆盖一层透光导电层,透光导电层外表螺纹状缠绕导线电极B,导线电极B外包裹一层透明保护层。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一端接入固定在前端接盒,并分别将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中的光纤A和光纤B连接到光纤连接器接口A,将导线电极A和导线电极B连接到电极连接接口;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另一端先固定于盘芯紧靠端板A处,之后穿过端板A,再接入固定在线盘端接盒,并将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的光纤A和光纤B连接到光纤连接器接口B。
132、端板B 133、摇柄134、线盘支架135等组件,端板A 132、端板B 133固定在盘芯131两端,线盘端接盒14和摇柄134固定在端板A 132上。
[0021]光纤收发单元A 3,由光口A 31、电口A 32、光纤收发电路A 33、整流稳压电路A 34、充电电路A 35、电池A 36组成。光纤收发单元B 4,由光口B 41、电口B 42、光纤收发电路B 43、整流稳压电路B 44、充电电路B 45、电池B 46组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光纤收发电路A 33、整流稳压电路A 34、充电电路A 35、光纤收发电路B 43、整流稳压电路B 44、充电电路B 45均为本领域较为常规的电路,故本申请对上述电路的结构不再详加赘述。
[0022]发光驱动电源2,由整流稳压电路C 21、发光驱动电路22、充电电路C 23、电池C 24、输出接口25组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整流稳压电路C 21、发光驱动电路22、充电电路C23均为本领域较为常规的电路,故本申请对上述电路的结构不再详加赘述。
[0023]通信型救生照明线单元1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救生照明功能采用电致发光线实施,具有轻盈、低耗电特点,信息传输功能采用光纤实施,两者均可弯曲,緾绕。
[0024]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的结构如图3所示,导线电极A 111布设在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的中心轴线位置,光纤A 112和光纤B 113平行分布于导线电极A 111两边;导线电极A 111、光纤A 112和光纤B 113由绝缘层114包裹,绝缘层114的外表喷涂一层电致发光材料形成发光层115,发光层115的外表覆盖一层透光导电层116,透光导电层116外表螺旋状缠绕导线电极B 117,导线电极B 117外包裹一层透明保护层118。
[0025]如图1所示,光纤收发单元A 3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为:外接交流或直流电源经整流稳压电路34处理后分两路,一路给光纤收发电路A 33供电,光纤收发电路A 33将光口A 31与电口B 32的光电信号进行光电互转;另一路经充电电路A 35对电池A 36进行充电,无外接电源时,充电电路A 35控制电池A 36进行供电。光电收发单元B4和光电收发单元A 3的结构相同。
[0026]如图1所示,发光驱动电源2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为:外接交流或直流电源经整流稳压电路21处理后分两路,一路给发光驱动电路22供电,发光驱动电路22产生发光驱动电源由输出接口25输出,在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的导线电极A 111、和导线电极B 117之间施加发光驱动电压,使电致发光材料发光层115发光,并通过调节发光驱动电压的波形,控制常亮、频闪等发光方式;另一路经充电电路23对电池24进行充电,无外接电源时,充电电路23能控制电池24进行供电。
[0027]本技术的连接和工作模式如下:
[0028]一、通信型救生照明线单元1内部连接。如图1所示,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一端,接入固定在前端接盒12,并分别将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中的光纤A112和光纤B 113连接到光纤连接器接口A 121,将导线电极A 111和导线电极B117连接到电极连接接口122;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另一端,先固定于盘芯131紧靠端板A 132处,之后穿过端板A 132,再接入固定在线盘端接盒14,并将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的光纤A 112和光纤B 113连接到光纤连接器接口B141。
[0029]二、通信功能连接与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通过光纤跳线A 5,将前端接盒12的光纤连接器接口121连接到光纤收发单元A 3的光口A 31;通过光纤跳线B 6,将线盘端接盒14的光纤连接器接口141连接到光纤收发单元B 4的光口B 41,经光纤收发单元A 3和光纤收
发单元B 4实现光电信号互转,在电口A 32和电口B 42两端可用电信号通信,方便目前大部分IP数据及音视频设备直接使用,为地下、建筑内部等灾害救援现场与外部现场指挥部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带宽网络通信通道。
[0030]三、救生照明功能连接与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发光驱动电源2的输出接口25与前端接盒12的电极连接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纤传输通道的消防救生照明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型救生照明线单元(1)、发光驱动电源(2)、光纤收发单元A(3)、光纤收发单元B(4)、光纤跳线A(5)以及光纤跳线B(6),所述通信型救生照明线单元(1)由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前端接盒(12)、绕线盘(13)、线盘端接盒(14)构成,所述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一端连接前端接盒(12)并通过光纤跳线A(5)连接光纤收发单元A(3),所述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另一端连接线盘端接盒(14)并通过光纤跳线B(6)连接光纤收发单元B(4),建立通信通道,发光驱动电源(2)与前端接盒(12)连接提供发光驱动电源;所述前端接盒(12)内设有光纤连接器接口A(121)、电极连接接口(122),所述绕线盘(13)包括盘芯(131)、端板A(132)、端板B(133)、摇柄(134)、线盘支架(135)组件,端板A(132)、端板B(133)固定在盘芯(131)两端,线盘端接盒(14)和摇柄(134)固定在端板A(132)上,所述线盘端接盒(14)内设有光纤连接器接口B(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纤传输通道的消防救生照明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的导线电极A(111)布设在通信救生照明复合线(11)的中心轴线位置,光纤A(112)和光纤B(113)平行分布于导线电极A(111)两边,导线电极A(111)、光纤A(112)和光纤B(113)由绝缘层(114)包裹,绝缘层(114)的外表喷涂一层电致发光材料形成发光层(115),发光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佩青
申请(专利权)人:王佩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