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45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包括臂杆、滑板、受力连杆、阻尼装置、调节装置和底座,所述阻尼装置包括金属外壳、运动连杆、拨块、导向柱、滑动变阻器和减缓装置,所述金属外壳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块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受力连杆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运动连杆,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左右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贯穿有拨块。该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通过电动乘用车正常行驶时所产生的颠簸带动减阻块运动,进而通过通孔与液压油液的作用,实现了减少集电弓振动频率的效果,同时达到改善弹簧阻尼弹性力易失效的效果,解决了由阻尼装置的失效造成动力传递受阻的问题。的失效造成动力传递受阻的问题。的失效造成动力传递受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
,具体为一种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气化铁路车辆需要通过集电弓从高架电缆取得电力,由于高铁在行驶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颠簸,为了稳定集电弓与高架电缆之间的连接,需要在集电弓的内部安装有阻尼装置,来减少有颠簸产生的振动对集电弓的不良影响,因此阻尼装置对于集电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阻尼装置一般通过橡塑制成。
[0003]现有的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在使用时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其一传统的阻尼装置一般采用弹簧阻尼,弹簧存在有最大弹性形变,由于电车高速行驶时通过集电弓与对阻尼装置产生巨大作用力,弹簧在长期剧烈冲击下,弹性力易失效,而阻尼装置对于车集电弓与高架电缆之间的连接存在巨大作用,阻尼装置的失效造成动力传递受阻,极大影响了集电弓的行驶安全;其二、电车行驶时对阻尼装置的作用力是不断变化的,作用力变化过大会使得阻尼装置应对吃力,进而导致阻尼装置承受过量,一旦作用力对阻尼装置造成破坏性损坏,直接会影响电车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包括臂杆、滑板、受力连杆、阻尼装置、调节装置和底座,所述臂杆的上侧转动连接有滑板,所述臂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底座,臂杆在摆动的同时可以带动受力连杆进行转动,然后臂杆在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运动连杆沿导向柱进行左右运动,由于油液室的内部盛装有液压油液,使得运动连杆带动减阻块在油液室的内部同步运动,由于减阻块上开设有通孔,使得减阻块在左右运动的同时,油液通过通孔与减阻块相反方向流动,从而推动减阻块的运动提供阻力,使得可以减少减阻块的运动频率,从而对臂杆产生阻尼效果。所述臂杆的中部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受力连杆,所述阻尼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内侧;所述阻尼装置包括金属外壳、运动连杆、拨块、导向柱、滑动变阻器和减缓装置,所述金属外壳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块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受力连杆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运动连杆,运动连杆进行左右运动的同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拨块在滑动变阻器上进行滑动,从而改变滑动变阻器内部的阻值,由于拨块左右运动频率由电动乘用车颠簸频率变化而来,使得滑动变阻器内部的阻值可以间接得到电动乘用车颠簸频率,由于滑动变阻器与
转动电机为电线连接,使得颠簸频率大时,通入转动电机的电流加大,从而带动转动电机转动的角度变大,然后与风力的接触面积增大,通过风力对颠簸频率进行减弱,防止颠簸频率过大对阻尼装置造成损坏。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左右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贯穿有拨块,所述运动连杆的中部与拨块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底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变阻器,所述运动连杆的右侧设置有减缓装置;所述拨块上开设有与导向柱相适配的圆柱孔,所述拨块与导向柱为滑动连连接;所述臂杆上开设有与受力连杆相适配的转动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减缓装置的结构包括减阻块、通孔、油液室、隔板、矩形槽和油液散热装置,所述运动连杆的右端面与减阻块固定连接,减阻块进行左右运动的同时,由于减阻块的上端为倒梯形设置,使得其可以对油液有一倾斜向下的推力,又由于隔板上开设有矩形槽,使得上下侧的油液可以进行有效的循环流动,进而上部产生的热量可以均匀传递到下部由风力管道内部的气流向外排出。所述减阻块的内侧开设有通孔,减阻块的外侧设置有油液室,所述油液室内侧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矩形槽,通过电动乘用车正常行驶时所产生的颠簸带动减阻块运动,进而通过通孔与液压油液的作用,实现了减少集电弓振动频率的效果,同时达到改善弹簧阻尼弹性力易失效的效果,解决了由阻尼装置的失效造成动力传递受阻的问题。隔板的下侧且在油液室的内侧安装有油液散热装置;所述通孔关于减阻块的前后对称开设有两个;所述减阻块的上端为倒梯形设置,所述减阻块的尺寸与油液室的内部尺寸相适配。
[0007]进一步的,所述油液散热装置的结构包括风力管道、冷气变化管、风筒、风扇件和凸起槽,所述风力管道贯穿油液室的左侧壁并伸出油液室的外部,所述风力管道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冷气变化管,风力吹动风扇件进行转动,使得其产生风力吹向风力管道的内部,由于风力管道上设置有冷气变化管,冷气变化管的内部开设有凸起槽,冷气变化管管径呈由左向右逐渐变小的趋势,气体从大孔经过小孔,空气压强增大,密度增大,与小孔壁导热系数增大,由于小孔壁散热,使空气温度降低,进而可以高效带动油液室内部油液的热量向外排放。所述冷气变化管的轴向内侧开设有分布均匀的凸起槽,通过风扇件、风力管道和冷气变化管的之间的配合作用实现了可高效排出由阻尼运动所产生热量的目的,进而达到了对液压油液进行降温的效果,进一步解决了由温度升高造成电器零件损坏的问题。所述风力管道的左端面与风筒固定连接,所述风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风扇件;所述冷气变化管的管径由左向右逐渐变小的趋势;所述油液室的内部盛装有液压油液。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块、矩形金属框、挡板和转动电机,所述金属外壳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矩形金属框,矩形金属框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通过颠簸频率控制滑动变阻器内部的阻值的变化,进而调节转动电机与风力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从而达到可以根据颠簸频率的大小调控风力大小对其进行减频效果,实现了智能化调控的目的,进一步解决了由作用力变化过大会使得阻尼装置应对吃力的问题,显著提高了阻尼装置的承受力。所述转动电机的下侧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部与矩形金属框的内侧底部转动连接;
所述挡板关于矩形金属框的内部等距设置有五个,所述矩形金属框的上侧壁上开设有与挡板相对应的孔槽;所述转动电机与滑动变阻器为电线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上开设有与受力连杆相对应长条开槽,所述受力连杆的下端部伸入到金属外壳的内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槽关于隔板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通过减阻块的上端为倒梯形设置与隔板上开设有矩形槽的配合作用,实现油液可以进行有效的循环流动的目的,同时达到了可以带动热量均匀传递,使得热量分散均匀,进而解决了热量堆积在一处无法有效散出的问题。所述运动连杆贯穿于油液室的左侧壁,且油液室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其相对应的方孔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冷气变化管的管径由左向右有逐渐变小的趋势。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冷气变化管在风力管道上等距分布设置有三个,所述风力管道关于油液室的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3]进一步的,所述矩形金属框位于金属外壳的上部右侧,且矩形金属框的长度与金属外壳的长度相同。
[0014](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包括臂杆(1)、滑板、受力连杆(2)、阻尼装置(3)、调节装置(4)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杆(1)的上侧转动连接有滑板,所述臂杆(1)的下侧转动连接有底座,所述臂杆(1)的中部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受力连杆(2),所述阻尼装置(3)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内侧;所述阻尼装置(3)包括金属外壳(31)、运动连杆(32)、拨块(33)、导向柱(34)、滑动变阻器(35)和减缓装置(36),所述金属外壳(31)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块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受力连杆(2)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运动连杆(32),所述金属外壳(31)的内部左右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柱(34),所述导向柱(34)贯穿有拨块(33),所述运动连杆(32)的中部与拨块(33)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外壳(31)的内部底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变阻器(35),所述运动连杆(32)的右侧设置有减缓装置(36);所述拨块(33)上开设有与导向柱(34)相适配的圆柱孔,所述拨块(33)与导向柱(34)为滑动连连接;所述臂杆(1)上开设有与受力连杆(2)相适配的转动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缓装置(36)的结构包括减阻块(361)、通孔(362)、油液室(363)、隔板(364)、矩形槽(365)和油液散热装置(366),所述运动连杆(32)的右端面与减阻块(361)固定连接,所述减阻块(361)的内侧开设有通孔(362),减阻块(361)的外侧设置有油液室(363),所述油液室(363)内侧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364),所述隔板(364)上开设有矩形槽(365),隔板(364)的下侧且在油液室(363)的内侧安装有油液散热装置(366);所述通孔(362)关于减阻块(361)的前后对称开设有两个;所述减阻块(361)的上端为倒梯形设置,所述减阻块(361)的尺寸与油液室(363)的内部尺寸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集电弓安装用橡塑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散热装置(366)的结构包括风力管道(3661)、冷气变化管(3662)、风筒(3663)、风扇件(3664)和凸起槽(3665),所述风力管道(3661)贯穿油液室(363)的左侧壁并伸出油液室(363)的外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陈杨树林丁勇章林莉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金茂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