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场数据转换与同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839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场数据转换与同步方法,涉及石油井场数据同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读取,S2、数据转换,S3、数据传输以及S4、数据查询,根据同步软件反馈的井场数据,进入数据读取阶段,并传输数据,实时读取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转换性能,增大了数据的完整行以及服务的稳定性,对于后续Witsml更高版本的支持只需要更新模板即可,同时数据量大时转换性能依旧稳定,对计算机硬件要求低,4G内存的电脑即可平稳无压力运行该服务,由于数据是增量范围查询且转换过程性能稳定,几乎无衰减,所以对于已查询出的数据,服务不做缓存处理,这样避免了磁盘的占用,将系统开销进一步降低。一步降低。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场数据转换与同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井场数据同步
,特别是涉及一种井场数据转换与同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油井场是指经过勘探发现储油区块 , 指利用专用设备和技术,在预先选定的地表位置处,向下或一侧钻出一定直径的圆柱孔眼,并钻达地下油气层的工作。
[0003]为减少钻井成本,提高效益,当前石油行业正积极开展井场数字化建设。目前,几大钻探公司已实现钻井、录井、固井等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监控。为保证稳定性,该数据大多存储在可实时备份的大型数据库中,且施工井的数据更以每五秒一行的频率快速增加。
[0004]现有技术下的井场数据转换与同步方法有着(1)、采集的井场数据只能监控,无法实时同步到专业钻录井软件中,无法保障随钻分析与快速调整施工方案,需提高专家资源的利用率。(2)、数据量庞大。单井每日产生一万余行数据,一月则产生四十余万行。如果某口井钻时半年,则会产生两百万行以上数据,这对数据同步的稳定运行提出了相当大的考验。(3)兼容性难题。数据库结构差异大、数据存储分散,接口适配耗时较长,且维护成本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场数据转换与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读取:根据同步软件反馈的井场数据,进入数据读取阶段,并传输数据,实时读取数据;S2、数据转换:将上述数据转换成Witsml标准格式,Witsml服务器解析请求参数,根据面向对象的需求,Witsml服务器将Witsml标准格式的数据抽象成基本的类模板;S3、数据传输:将上述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采用的是基于无状态的HTTP封装后的SOAP+XML的通用通信协议;S4、数据同步: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系统包含两个以上数据集群以及一个中心节点,每个所述数据集群内包含一个一级数据节点以及至少一个二级数据节点,所述中心节点接收所述一级数据节点发送的待同步数据,并提取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待同步数据由所述二级数据节点所下联的用户终端经由所述二级数据节点发送至所述一级数据节点;S5、数据查询:在服务器中,首先对数据进行写入,然后能对数据进行查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场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刚徐玳笠陈康李朦汪虎
申请(专利权)人:数皮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