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朋专利>正文

一种CAVE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8369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2
一种CAVE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正幕、左侧幕、右侧幕、地幕和支撑架,地幕为正投式投影屏幕,正幕、左侧幕和右侧幕均为背投式投影屏幕,左侧幕设于正幕的左侧,右侧幕设于正幕的右侧,地幕平铺于水平面上;支撑架设于正幕、左侧幕、右侧幕的后侧,其用于支撑设置正幕、左侧幕、右侧幕和地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CAVE显示系统包括投影屏幕和支撑架,投影屏幕设于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膨胀螺丝固定于地面上,且支撑架的主结构通过螺栓/螺钉进行可拆装连接,其易于安装,适用范围广。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反射镜和反射架,其可将投影仪发出的投射光线反射至投影屏幕上,从而可缩短投影仪与投影屏幕之间的距离,减少占地面积,并且可避免太阳效应。太阳效应。太阳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AVE显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CAVE系统,特别涉及一种CAVE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虚拟现实系统的目的是创建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环境,并使之尽量贴近真实世界,提供给用户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允许用户能够像在真实世界中一样与虚拟对象有良好的交互,使用户(在理想状态下)不能区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在自然条件苛刻的情况下,虚拟现实技术尤其可以发挥它的优势,因为用户不需要进入不适宜的环境(例如危险、寒冷等)也可以实施作业。
[0003]沉浸性是虚拟现实的一个关键点和要求,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能够提供给用户良好的沉浸性体验,利用头盔式显示器或投影系统,结合动作捕捉等传感输入设备,用户的感官被封闭在密闭空间中(头盔或投影空间),与外界的隔离帮助用户全身心投入到虚拟世界中。最常见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有两种,分别是基于头盔式显示器和基于投影的虚拟现实系统。其中,基于投影的虚拟现实系统,通常也称为CAVE式虚拟现实系统,其中,用于显示虚拟现实画面的为CAVE显示系统。传统的CAVE显示系统需要更大的占地面积,整体造价过高,使用场景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CAVE显示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AVE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正幕、左侧幕、右侧幕、地幕和支撑架,所述正幕为背投式投影屏幕;所述左侧幕设于所述正幕的左侧,其为背投式投影屏幕;所述右侧幕设于所述正幕的右侧,其为背投式投影屏幕;所述地幕平铺于水平面上,其为正投式投影屏幕;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正幕、左侧幕、右侧幕的后侧,其用于支撑设置所述正幕、左侧幕、右侧幕和地幕。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通过第一横梁固接,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通过第二横梁固接,所述第二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通过第三横梁固接,所述第二横梁与第三横梁平行间隔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垂直。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正幕设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横梁所形成的支撑面上;所述左侧幕布设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三立柱、第二横梁所形成的支撑面上;所述右侧幕布设于所述第二立柱、第四立柱、第三横梁所形成的支撑面上。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底部之间设有纵横交错连接的网架结构,在所述网架结构的底部设有若干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在所述网架结构的顶部平铺有支撑板,所述地幕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五立柱、第六立柱,所述第五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平行间隔并位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后侧,所述第六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平行间隔并位于所述
第二立柱的后侧;所述第五立柱与第六立柱之间通过第四横梁固接,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五立柱之间通过第五横梁固接,所述第二立柱与第六立柱之间通过第六横梁固接。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立柱、第五立柱之间和/或第二立柱与第六立柱之间设有攀爬梯,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五立柱、第六立柱之间设有维修通道。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第五立柱、第六立柱的底部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其还包括地幕反射架和地幕反射镜,所述地幕反射架设于所述地幕的上方,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固接,其另一端伸出于所述第一横梁之外;所述地幕反射镜固定于所述地幕反射架上,用于将投影光反射至所述地幕。
[0013]进一步地,其还包括正幕反射架和正幕反射镜,所述正幕反射架位于所述正幕的后侧,其支撑设于地面上;所述正幕反射镜固定设于所述正幕反射架上,用于将投影光反射至所述正幕上;左侧幕反射架,位于所述左侧幕的后侧,其支撑设于地面上;左侧幕反射镜,固定设于所述左侧幕反射架上,用于将投影光反射至所述左侧幕上;右侧幕反射架,位于所述右侧幕的后侧,其支撑设于地面上;右侧幕反射镜,固定设于所述右侧幕反射架上,用于将投影光反射至所述右侧幕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的顶部高出于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顶部,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五立柱、第六立柱的顶端设有架设投影设备的安装空间。
[0015]本技术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CAVE显示系统包括投影屏幕和支撑架,投影屏幕设于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膨胀螺丝固定于地面上,且支撑架的主结构——立柱与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螺钉进行可拆装连接,其易于安装,且灵活性较强,适用范围广。此外,本技术的CAVE显示系统设有反射镜和反射架,其可将投影仪发出的投射光线反射至投影屏幕上,从而可缩短投影仪与投影屏幕之间的距离,从而可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并且可避免太阳效应。本技术的一种CAVE显示系统具有结构新颖、安装方便,减少占地面积等特点,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7]附图标识:正幕11、左侧幕12、右侧幕13、地幕14、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22、第三立柱23、第四立柱24、第五立柱25、第六立柱26、维修通道27、安装空间28、第一横梁31、第二横梁32、第三横梁33、第四横梁34、第五横梁35、第六横梁36、网架结构41、支撑脚42、支撑板43、地幕反射架51、地幕反射镜6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CAVE显示系统包括围合呈立体空间而可用于投影的投影屏幕、支撑架、反射架及反射镜。所述支撑架用于设置所述投影屏幕。所述反射架用于固定设置所述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将投影设备的投影光反射至投影屏幕,以节约投
影空间。
[0020]所述投影屏幕包括正幕11、左侧幕12、右侧幕13和地幕14。所述正幕11竖直设置,所述左侧幕12竖直设于所述正幕11的左侧,所述右侧幕13竖直设于所述正幕11的右侧,所述地幕14平铺于水平面上,其设于所述正幕11、左侧幕12和右侧幕13之间并与所述正幕11、左侧幕12及右侧幕13垂直。所述正幕11、左侧幕12、右侧幕13和地幕14围合出一立体空间,其用于投影而可提高沉浸感。所述正幕11、左侧幕12、右侧幕13为背投式投影屏幕,本实施例中,其采用细微透镜技术,具有多层光学结构,其为一体成型屏幕,整幅无任何物理拼缝,具备防爆、阻燃、抗震及防腐蚀功能,可在复杂的环境光下获得极佳的可视效果,该屏幕通体顺直平整,画幅巨大并且画质通透,细密的点距使屏幕系统可展现数倍于HDTV清晰度的画质。所述地幕14为正投式投影屏幕,本实施例中,其通过七层精密光学结构对投影机的光束和环境干扰光的光学处理,可极大提高反射效率,提高大型融合屏幕系统中的亮度均匀性、整体对比度。此外,为提高地幕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AVE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正幕(11),其为背投式投影屏幕;左侧幕(12),设于所述正幕(11)的左侧,其为背投式投影屏幕;右侧幕(13),设于所述正幕(11)的右侧,其为背投式投影屏幕;地幕(14),平铺于水平面上,其为正投式投影屏幕;支撑架,设于所述正幕(11)、左侧幕(12)、右侧幕(13)的后侧,其用于支撑设置所述正幕(11)、左侧幕(12)、右侧幕(13)和地幕(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VE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22)、第三立柱(23)和第四立柱(24),所述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之间通过第一横梁(31)固接,所述第一立柱(21)与第三立柱(23)之间通过第二横梁(32)固接,所述第二立柱(22)与第四立柱(24)之间通过第三横梁(33)固接,所述第二横梁(32)与第三横梁(33)平行间隔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31)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AVE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幕(11)设于所述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22)、第一横梁(31)所形成的支撑面上;所述左侧幕(12)布设于所述第一立柱(21)、第三立柱(23)、第二横梁(32)所形成的支撑面上;所述右侧幕(13)布设于所述第二立柱(22)、第四立柱(24)、第三横梁(33)所形成的支撑面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AVE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22)、第三立柱(23)和第四立柱(24)的底部之间设有纵横交错连接的网架结构(41),在所述网架结构(41)的底部设有若干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42);在所述网架结构(41)的顶部平铺有支撑板(43),所述地幕(14)设于所述支撑板(43)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AVE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五立柱(25)、第六立柱(26),所述第五立柱(25)与所述第一立柱(21)平行间隔并位于所述第一立柱(21)的后侧,所述第六立柱(26)与所述第二立柱(22)平行间隔并位于所述第二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贺旭梅
申请(专利权)人:王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