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隔离度的多天线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24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高隔离度的多路输入多路输出(MMO)天线阵列(10)包括一个接地面(12)和多个布置在靠近接地面外围的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每个天线的发送/接收元件都可以在频率f产生共振。一个同样可在所述频率f产生共振的隔离天线元件(18)设置在多个天线发送/接收元件之间的接地面上。多个天线发送/接收元件以及隔离天线元件均设置在接地面上,以获得天线发送/接收元件超过15dB的隔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发送和接收射频(RF)能量的天线,特别是一种可以在多 单元天线阵列的发送/接^lt^件间提供高隔离性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多路输入多路输出(MMO)的天线系统有时会用于无线计算机网络,例如局 域网(LANs)或者Wi-Fi业务。 一个MEMO天线系统通过控制天线间的相位差 ^/或振幅或增益差与多个天线相结合。这样的结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波束形状,以 消除干拔A/或增强某选定方向上的信号。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一个MIMO 系统类似于一个自适应阵列。用于MMO天线阵列的天线发送/接收元件可以固有15dB的隔离能力。发 i4/接"tiL件的任意组合都能用于发送或者接收。然而,只有15dB隔离能力的天 线发送/接收元件可能无法获得最有效的波束控制或自适应控制,特别是带有具相 同单独方向图的元件的时候。因此就需要提高多天线阵列中天线发送/接4tiL件的隔离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高隔离度的多^4俞入多路输出(MMO)天线阵列包括接地面和多个邻近 接地面外围放置的天线发i^/接""件。每个天线的发送/接^^L件均可在频率/产 生共振。 一个同样在所述频率/产生共振的隔离天线元件位于多个天线发it/接H^L 件之间的接地面上。多个天线发送/接"tiL件以及隔离天线元件都被放置在接地面 上,以获取天《谈it/接JlliL件的大烧过15dB的隔离性能。附图说明图l是高隔离度的多路输入多路输出(MIMO)天线阵列的一个配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天线阵列配置中所用的天线发送/接4tiL件的一个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测得的图1中示出的天线阵列中第一天线发i^/接"化件的、作为频率函数的阻抗的图示;图4是测得的图3中曲线表示的天线发送/接收元件的、作为频率函数的驻波 比(SWR)的图示;图5是测得的图3和4中曲线表示的天线发i^/接4i^L件的作为频率以及角度 函数的方向图的图示;图6是测得的图1中示出的天线阵列中第二天线发ii/接j]化件的、作为频率 函数的阻抗的图示;图7是测得的图6中曲线表示的天线发it/接^it件的、作为频率函数的驻波 比(SWR)的图示;图8是测得的图6和7中曲线表示的天线发it/接"lit件的作为频率以及角度 的函^:的方向图的图示;图9是测得的图1中示出的天线阵列中第三天线发it/接"tit件的、作为频率 函数的阻抗的图示;比(SWR)的图示;图11是测得的图9和10中曲线表示的天线发i^/接"i^L件的作为频率以及角 度的函凄t的方向图的图示;图12是测得的图1中第一和第二发^y接4"件之间的隔离强度图示;图13是测得的图1中第一和第三发it/接"tiL件之间的隔离强度图示; 图14是测得的图1中第二和第三发id/接4仏件之间的隔离强度图示;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可更好理解前述的概要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 描述。在附图示例了各个实施例的功能框图的程度上,该原理框图并非一定表示 硬件电路之间的差别。应当理解,各个实施例并不局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特定排列 和实现手段。具体实施方式如这里所使用的,应理解单一表述和使用单词"一个,,的元件或步骤, 并不排除是多个所述元件或步骤,除非有明确的表述。并且,对本专利技术的"一 个实施例,,的引用不旨在排除包括所述技术特征的其它实施例。而且,除非有从相反角度的明确表述,包含或具备一个或多个具有特定属性的元件的实 施例,可能包括不具备该属性的其他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结构配置中且参照图1,提供一个高隔离度、多路输入多路输出(MIMO)的天线阵列10。阵列IO可以包含一个接地面12和放置在接地面12的外围16附近的多个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每个发送/接收元件14都可以在至少一个频率/产生共振。如图2所示, 一种适合的发送/接收元件14是Tyco电子部件的第1513164-1号天线组件,它可以在2.4GHz和5GHz Wi-Fi波段均产生共振,但是其他类型天线元件也能使用。再看图1,阵列10还包括至少一个隔离天线元件18,位于多个发送/接收元件14之间的接地面12上。其中至少一个隔离天线元件18可以和发送/接收元件14 一样在相同的频率/产生共振,但其不必是与发送/接收元件14相同类型的元件。例如,可以使用一个顶端加载的隔离天线元件18。隔离天线元件18未有供电或连接至负载。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可以固有15dB的隔离度。然而,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配置中,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和至少一个隔离天线元件18均被放置在接地面12上,以使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相互获得基本上大于15dB的隔离性能。令人惊讶地是,当在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之间设置一个共振隔离天线元件18 (如,单极元件),便可以获得30dB的隔离度。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配置中,多个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和共振隔离天线元件18被放置在接地面12上,从而使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可以获得约30dB的隔离度。举例来说,在一个合适的配置中,三个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等距放置在等边三角形20的三个顶点上,且将单个隔离天线元件18放置于该三角形20的中心22,距离每个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都是四分之一的波长(义/4,而/1 =丄)。这样的设置特别用于2.4GHz或5GHz波段的Wi-Fi业务,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配置并不仅限于这些频率波段。举例而言,从2.3GHz到6.0GHz的范围内,对图2所示类型的三个天线 发送/接收元件14的参数进行测量。这三个天线阻抗的测量结果示于图3、 4 和5中,在金属接地面12上三个不同的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随机标记为A、 B和C。相应的驻波比(SWR)图表分别示于图6、 7和8中。当单独使用时,天线A、 B和C的近全向辐射图分别示于图9、 10和11中。使用图1 所示的共振四分之一波顶端加载单极隔离天线元件18,测量的天线发送/接 收元件14对之间的隔离度分别示于图12、 13和14中。为天线布置的目的, 28dB或更多(在图12、 13和14中指定为-28dB或具更大绝对值的负dB数) 的隔离度被看作至少"大约30dB"的隔离度。-20dB或更多的隔离度被认为 "超过15dB"的隔离度。在这里所述例子中,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均可以 在第一频率/^2.4GHz和至少第二频率/严5.15GHz产生共振。更确切地,这 些元件在从,到至少5.85GHz范围的频段内更接近于共振。这三个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的任一组合都可用于接收或发送,以执行 波束控制或自适应控制。由于元件14之间的隔离度的增强,从而使得改进 波束的形成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中天线阵列10的配置特别用于Wi-Fi业务。在2.4GHz这些配置 的小尺寸和增强的隔离度相结合,是迄今为止还未被实现过的。以正确的间 距(可依据经验来定)来添加附加的单极天线隔离元件18就可以在不同的 频段获得更高的隔离度。单极隔离元件18可以为全长,或者可以被缩短或 顶端加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配置中,单极天线隔离元件18是1/4波长长度, 但在其他配置中,元件18是顶端加载的1/8波长共振单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 配置中,如图2所示,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是平面倒F型天线(PIFA )。本专利技术中还给出了可以通过射频(RF)能量进行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隔离度的多路输入多路输出(MIMO)天线阵列(10),包括接地面(12)和多个布置在靠近接地面外围的天线发送/接收元件(14),每个天线的发送/接收元件都可以在频率f产生共振,其特征在于:    同样可在频率f产生共振的隔离天线元件(18)设置在位于多个天线发送/接收元件之间的接地面上,且其中多个天线发送/接收元件以及隔离天线元件均设置在接地面上,以便获得天线发送/接收元件大大超过15dB的隔离性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鲁斯F毕晓普
申请(专利权)人:蒂科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