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8195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0
一种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及其施工方法,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原路面上的路面裂缝修复层、胶粘材料层以及表面保护层,路面裂缝修复层由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与煅烧铝矾土集料组成,胶粘材料层由高黏改性乳化沥青与煅烧铝矾土集料组成,表面保护层由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形成。施工方法包括在原路面上设置路面裂缝修复层,将路面裂缝修复层的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与煅烧铝矾土集料组成的混合料渗入原路面的裂缝以修复路面早期病害;待路面裂缝修复层表干之后,在路面裂缝修复层设置胶粘材料层;最后在胶粘材料层上喷洒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并碾压形成表面保护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极大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耐磨性、耐久性、耐腐蚀性。耐腐蚀性。耐腐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截至202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为519.81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为16.10万公里,公路养护里程为514.40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9.0%。全国公路中95%以上为沥青路面,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虽然我国公路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部分高速公路在没有出现车辙、裂缝和坑槽等结构性病害的情况下,即出现了路表抗滑性、耐磨耗与耐久性衰减过快的问题,进而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相关研究表明,路表抗滑水平提高10%,则交通事故率下降约13%。良好的路面抗滑性能为车辆提供充足的摩擦力,使车辆具备良好的制动力和驱动力,所以道路营运各阶段中,路面都必须具备良好的抗滑性能才能保障行车安全。同时,若恢复路面抗滑性能,不仅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导致维修养护费用不断增加,还会造成交通拥堵导致道路通行能力迅速下降。因此,亟需提高道路表面的耐久性与长期抗滑性能。
[0003]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表面层有MS

3微表处、抗滑低噪超表处、精表处、Novachip超薄磨耗层与铣刨罩面等技术。其中,(1)MS

3微表处细集料多,集料比表面积大,集料表面沥青膜薄,抵抗反射裂缝能力差;抗滑性能衰减快;抗车辙能力差,易出现二次车辙;单车道养护时造成车道间纵向高差和排水不畅的问题,影响行车安全;施工时易产生横向波纹、泛油、集料离析等施工缺陷;存在噪音大、集料颗粒易脱落且不易修复等固有缺陷;二次养护一般需要铣刨清除;对路面面层旧料的二次利用产生较大不利影响。(2)抗滑低噪超表处需要使用专用设备施工,对路面平整度无矫正作用。(3)精表处属于反应性功能层,施工通车后会有较长时间的反应成型期;施工对设备要求较高,需定期清理机具,对路面平整度无矫正作用。(4)Novachip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复杂,对交通影响大;需要使用专用的摊铺设备;路面处于轻中度病害阶段时,采用此技术进行预防养护,成本高,性价比低,影响路缘石、防撞护栏等附属设施的标高要求;单车道养护时,必须进行铣刨加铺。(5)铣刨罩面施工工艺复杂,对交通影响大;路面处于轻中度病害阶段,采用此技术进行预防养护,成本高,性价比低;铣刨材料如不能循环利用,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及其施工方法,极大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耐磨性、耐久性、耐腐蚀性,改善路面老化现象与行车胎噪。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有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原路面上的路面裂缝修复层、胶粘材料层以及表面保护层,所述的路面裂缝修复层由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与煅烧铝矾土集料组成,所述的胶粘材料层由高黏改性乳化沥青与煅烧铝矾土集料组成,所述的
表面保护层由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形成。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煅烧铝矾土集料中Al2O3的含量不低于75%,煅烧铝矾土集料的品级为75#、80#、85#、88#。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中包括掺量为6%~8%水性环氧树脂以及掺量为4%~8%的SBR胶乳。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路面裂缝修复层中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洒布量为(0.6~0.8)kg/m2,煅烧铝矾土集料为(3~4)kg/m2。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满足下表技术指标:
[0011][0012][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高黏改性乳化沥青为SBS高黏改性乳化沥青,高黏改性乳化沥青满足下表技术指标:
[0014][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胶粘材料层中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的洒布量为(0.35~0.55)kg/m2,煅烧铝矾土集料为(3~5)kg/m2。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表面保护层中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的洒布量为(0.2~0.4)kg/m2。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厚度为10mm~15mm,所述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级配设计如下表:
[0018][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所述的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施工方法,在气温不低于18℃的干
燥天气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0020]在原路面上设置路面裂缝修复层,将路面裂缝修复层的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与煅烧铝矾土集料组成的混合料渗入原路面的裂缝以修复路面早期病害;
[0021]待路面裂缝修复层表干之后,在路面裂缝修复层设置胶粘材料层,待胶粘材料层的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破乳后,在路面裂缝修复层上进行碾压;
[0022]在胶粘材料层上喷洒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并碾压形成表面保护层。
[002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4]通过在原路面上第一层设置路面裂缝修复层,路面裂缝修复层的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能够渗入路面裂缝等细小病害构造中修复路面早期病害,再在路面裂缝修复层上设置第二层胶粘材料层,高黏改性乳化沥青能够加强集料的粘结力,避免集料颗粒出现掉粒现象,最后在胶粘材料层上设置由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形成的第三层表面保护层。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适用于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当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时,需要对路表进行拉毛处理,提升高抗滑耐磨表处层与原路面的粘结性与稳固性,避免出现剪切破坏。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可以改善路面老化发白现象,防止紫外线、雨雪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原路面结构的持续老化,同时能有效降低轮胎与路面间的噪声。沥青路面的升温速率约为4.9℃/h,然而煅烧铝矾土集料具有较大的热阻系数,因此将该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用于城市道路能够降低路面的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例如利用融雪盐除冰化雪时,高抗滑耐磨表处层能够对融雪盐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
[002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厚度为10mm~15mm,对路面厚度影响较小,铺筑完成后可以不用更换道路指示牌等交通安全设施,在桥面、隧道路面直接铺筑该高抗滑耐磨表处层时,可以忽略其对桥梁荷载与隧道净空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6]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高抗滑耐磨表处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1

表面保护层;2

胶粘材料层;3

路面裂缝修复层;4

原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原路面(4)上的路面裂缝修复层(3)、胶粘材料层(2)以及表面保护层(1),所述的路面裂缝修复层(3)由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与煅烧铝矾土集料组成,所述的胶粘材料层(2)由高黏改性乳化沥青与煅烧铝矾土集料组成,所述的表面保护层(1)由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烧铝矾土集料中Al2O3的含量不低于75%,煅烧铝矾土集料的品级为75#、80#、85#、8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中包括掺量为6%~8%水性环氧树脂以及掺量为4%~8%的SBR胶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裂缝修复层(3)中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洒布量为(0.6~0.8)kg/m2,煅烧铝矾土集料为(3~4)kg/m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满足下表技术指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滑耐磨表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黏改性乳化沥青为SBS高黏改性乳化沥青,高黏改性乳化沥青满足下表技术指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有杰熊锐田耀刚盛燕萍关博文冯宝珠李松王昊宇毛楠翟健梁赖淏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