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杆菌的液体发酵制备法及所用微杆菌培养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136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杆菌培养基,其由以下成分组成:葡萄糖5~5.5g,大豆蛋白12.5~13g,氯化钠10g,加蒸馏水定容至1L,自然pH。该微杆菌培养基可用于发酵培养Microbacteriumtrichothecenolyticum X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杆菌的液体发酵制备法及所用微杆菌培养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菌培养基
,更具体的是一种微杆菌的液体发酵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资源的大量利用,出于对于资源耗竭的担忧,人们一直尝试各种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微生物资源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的、尚未有效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蕴藏着巨大的产业价值。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已经成为全球生物资源竞争的战略重点。因此新的微生物的分离、筛选、鉴定和功能探究是当今微生物研究的重点。
[0003]由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果树采后病害是导致新鲜水果、蔬菜采后腐烂的主要原因。已经有很多研究证明一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空间竞争、营养竞争、释放抑菌物质等方法抑制采后病原菌的生长。而大部分采后病原菌会产生次级代谢产物
‑‑‑‑
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是农产品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由于真菌毒素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数千亿美元,而其进食后会导致人畜急慢性中毒,对人畜造成的危害难以统计,因此真菌及其毒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目前主要的降毒素方法有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法,物理、化学降毒素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对养殖者来说适用性较低,而微生物降解法具有高效性、环保性,因此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玉米微杆菌繁殖迅速,具有抑制扩展青霉、禾谷镰刀菌以及降解呕吐毒素的潜在功能。目前对玉米微杆菌的研究极少,若要将该菌种进行实际的工业化应用,则需要探究其培养基条件。
[0004]培养基对细菌的培养效果、经济性和效率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新菌种的运用,需要食品级、无害、经济的培养基,因此培养基的选择和优化是实际工业应用微生物培养的核心环节。常见的细菌培养基价格较高、安全性较低,并不适合工业生产和应用,因此,开发适用于实际应用的培养基十分必要。
[0005]解单端孢菌素微杆菌种属(Microbacterium trichotecenolyticum)目前已知有多种用途,例如为:
[0006]1、201910479941.0的专利技术《一株微杆菌及其在转化芦苇秸秆水解物制备微生物絮凝剂中的应用》公开了解单端孢菌素微杆菌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BWL1091,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436。微杆菌可以耐受高浓度的芦苇秸秆水解物,同时可以利用芦苇秸秆水解物中丰富的还原糖作为唯一碳源发酵生产微生物絮凝剂。
[0007]2、201810298599.X的专利技术《一种自主驯化的菌株Y2及其应用》公开了解单端孢菌素微杆菌Y2(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Y2),去除电解锰渣中As、Cr、并回收氨氮(NH3

H)、锰(Mn)、镁(Mg)、硫酸根离子,
[0008]3、201810138380.3的专利技术《一种自主驯化的菌株Y1及其应用》公开了解单端孢菌素微杆菌(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去除电解锰渣中As、Cd、Cr,并回收氨氮(NH3

H)、锰(Mn)、镁(Mg)、铁(Fe)、硫酸根离子。
[0009]4、201711211310.8的专利技术《一种能用于沙漠植物的固氮解磷促生菌及其菌剂与其应用》公开了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SPJ01,微生物固氮菌在土壤中对作
物提供氮素和磷素的应用,缓解由于氮磷缺乏导致的生长受抑。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杆菌的液体发酵制备法及所用微杆菌培养基。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杆菌培养基,其由以下成分组成:葡萄糖5~5.5g,大豆蛋白12.5~13g,氯化钠(NaCl)10g,加蒸馏水定容至1L,自然pH。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微杆菌培养基的改进,其由以下成分组成:葡萄糖5.36g,大豆蛋白12.79g,氯化钠(NaCl)10g,加蒸馏水定容至1L,自然pH。
[0013]本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上述微杆菌培养基的用途:发酵培养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

2,所述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

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409。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微杆菌培养基的用途的改进:微杆菌的液体发酵制备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将微杆菌培养基灭菌;
[0016]所述灭菌为常规灭菌法,例如为121℃,0.103MPa,高压蒸汽灭菌20min;
[0017]2)、将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

2(CGMCC NO:19409)利用LB培养基作为种子发酵液培养基进行发酵,得种子发酵液;
[0018]3)、向步骤1)所得的灭菌培养基中接入5%(体积)种子发酵液,于30
±
0.5℃,180
±
30rpm条件下培养24
±
2h。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微杆菌培养基的用途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为:
[0020]将1接种环的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

2(CGMCC NO:19409)接种至250ml的LB培养基(常规灭菌后)中,于30~37℃、100~200rpm的转速下培养24~48小时,得种子发酵液。
[0021]本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一种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

2: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409。
[0022]本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上述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

2的用途:对梨采后青霉病具有抑制作用。
[0023]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菌株XY

2,保藏信息如下:保藏名称为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CGMCC NO.19409,保藏时间2020年01月19日。
[0024]菌株鉴定:分离纯化的微杆菌,根据16S rDNA测序鉴定方法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微杆菌。之后根据菌种的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等试验数据综合分析,参考《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有关研究论文,鉴定结果为:Microbacterium tricho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杆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葡萄糖5~5.5g,大豆蛋白12.5~13g,氯化钠10g,加蒸馏水定容至1L,自然p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杆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葡萄糖5.36g,大豆蛋白12.79g,氯化钠10g,加蒸馏水定容至1L,自然pH。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杆菌培养基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

2,所述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

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409。4.根据权利要求3的微杆菌培养基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微杆菌的液体发酵制备法为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杆菌培养基灭菌;2)、将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

2利用LB培养基作为种子发酵液培养基进行发酵,得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溢生物科技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