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健康建筑的利用自然风的自适应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01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健康建筑的利用自然风的自适应通风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呈漏斗状的集风罩,集风罩的出口端安装有百叶风口;集风罩的下壁连通有竖直设置的随动进风管;集风罩的尾部上端竖直安装有风向随动板;风向随动板与集风罩的入口端分别位于随动进风管的两侧;墙体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进风管;随动进风管和固定进风管依靠转动管接头实现转动连接;固定进风管与室内进风管连通。本申请能够很好地利用室外自然风实现室内空气流通,相比于传统的机械通风装置,更加节能环保,广泛适用于普通建筑以及诸如医疗建筑之类的健康建筑。普通建筑以及诸如医疗建筑之类的健康建筑。普通建筑以及诸如医疗建筑之类的健康建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健康建筑的利用自然风的自适应通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通风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健康建筑的利用自然风的自适应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明显日益增多。高层建筑物之间形成风道,风道产生较强的自然风力。风道两侧的房屋为了减少强风及风尘对室内的影响,通常不得不紧闭门窗,从而造成室内空气不流通,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需要采用机械通风装置来辅助通风,长期以往,耗电量较大,不够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健康建筑的利用自然风的自适应通风装置,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风来进行室内通风,实现室内空气流通,且节能环保。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健康建筑的利用自然风的自适应通风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呈漏斗状的集风罩,集风罩的出口端安装有百叶风口;所述集风罩的下壁连通有竖直设置的随动进风管;集风罩的尾部上端竖直安装有风向随动板;所述风向随动板与集风罩的入口端分别位于随动进风管的两侧;墙体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进风管;所述随动进风管和固定进风管依靠转动管接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进风管与室内进风管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墙体与所述随动进风管之间还安装有轴承。
[0007]进一步的,所述集风罩内安装有风速传感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百叶风口连接有电动执行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室内进风管内安装有空气过滤器。/>[0010]进一步的,所述室内进风管内安装有电加热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集风罩的顶端安装有防水电机,防水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侧壁与所述风向随动板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集风罩的顶端还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与所述防水电机和所述百叶风口的电动执行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进风管上安装有截止阀。
[0014]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申请通过风向随动板能够带动集风罩和随动进风管转动,使得集风罩始终迎向自然风,一部分自然风通过百叶风口排出,一部分自然风则通过随动进风管和固定进风管进入到室内进风管,从而进入室内,实现室内空气流通。相比于传统的机械通风装置,更加节能环保,广泛适用于普通建筑以及诸如医疗建筑之类的健康建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集风罩和百叶风口的右视图。
[0018]图中:1、集风罩;2、随动进风管;3、转动管接头;4、固定进风管;5、室内进风管;6、风向随动板;7、百叶风口;8、风速传感器;9、防水电机;10、连接块;11、轴承;12、墙体;13、空气过滤器;14、电加热器;15、太阳能电池;16、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用于健康建筑的利用自然风的自适应通风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呈漏斗状的集风罩1,集风罩1的出口端安装有百叶风口7;集风罩1的下壁连通有竖直设置的随动进风管2;集风罩1的尾部上端竖直安装有风向随动板6;风向随动板6与集风罩1的入口端分别位于随动进风管2的两侧;墙体12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进风管4;随动进风管2和固定进风管4依靠转动管接头3实现转动连接;固定进风管4与室内进风管5连通。
[0022]上述自适应通风装置,通过风向随动板6能够带动集风罩1和随动进风管2转动,使得集风罩1迎向自然风,部分自然风通过百叶风口7排出,一部分自然风则通过随动进风管2和固定进风管4进入到室内进风管5,从而进入室内,实现室内空气流通,相比于传统的机械通风装置,更加节能环保,广泛适用于普通建筑以及诸如医疗建筑之类的健康建筑。
[0023]具体的,为了使得随动进风管2转动得更加顺畅,墙体12与随动进风管2之间还安装有轴承11。
[0024]具体的,为了更好地监测自然风的大小,集风罩1内安装有风速传感器8。
[0025]具体的,为了实现对百叶风口7实现人工控制,从而可以人工控制进入室内的风量,百叶风口7连接有电动执行器。
[0026]具体的,为了净化空气,滤除自然风中夹带的灰尘,室内进风管5内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3。
[0027]具体的,为了调节进入室内的自然风的温度,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室内进风管5内安装有电加热器14。
[0028]具体的,集风罩1的顶端安装有防水电机9,防水电机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侧壁与风向随动板6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进行室内通风时,最好是尽可能地减少进入集风罩1中的自然风,一方面避免自然风对百叶风口7的压力降低百叶风口7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降低噪音。因此,有必要将风向随动板6设计成可以90
°
转动的结构。这样,在不需要进行室内通风时,控制风向随动板6转动90
°
,使得风向随动板6垂直于集风罩1的轴线,那么集风罩1在风向随动板6的带动作用下,将会垂直于自然风,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集风罩1的进风量。
[0029]具体的,为了节约能源,集风罩1的顶端还安装有太阳能电池15;太阳能电池15与
防水电机9和百叶风口7的电动执行器连接。当然,防水电机9和百叶风口7的电动执行器还可以与室内电源连接,当太阳能电池15不能供电时作为备用电源供电。
[0030]具体的,为了实现室内零进风,固定进风管4上安装有截止阀16。
[0031]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
[0032]当需要室内通风时,控制截止阀16开启,控制风向随动板6与集风罩1的轴线平行,如图1所示,自然风作用于风向随动板6,风向随动板6在风力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集风罩1和随动进风管2同步转动,使得集风罩1的进风口迎向自然风。进入集风罩1的自然风,一部分通过百叶风口7排出,另一部分则进入随动进风管2和固定进风管4,最后通过室内进风管5进入室内,实现室内空气流通。
[0033]百叶风口7可以采用非电动百叶,百叶风口7在自身重力和在自然风风力作用下,能够自适应调节开度大小。自然风速越大,百叶风口7的开度越大,通过百叶风口7排出的风量相应越大,百叶风口7的开度越大,通过百叶风口7排出的风量相应越大,使得进入到室内的风量较为稳定。
[0034]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进风量,百叶风口7可以采用电动百叶。此时,可以通过控制百叶风口7的电动执行器,从而控制百叶风口7的开合程度,从而更好地调节进风量。风速传感器8检测得到的实时风速可以用来辅助调节风量。
[0035]当不需要室内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健康建筑的利用自然风的自适应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呈漏斗状的集风罩(1),集风罩(1)的出口端安装有百叶风口(7);所述集风罩(1)的下壁连通有竖直设置的随动进风管(2);集风罩(1)的尾部上端竖直安装有风向随动板(6);所述风向随动板(6)与集风罩(1)的入口端分别位于随动进风管(2)的两侧;墙体(12)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进风管(4);所述随动进风管(2)和固定进风管(4)依靠转动管接头(3)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进风管(4)与室内进风管(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健康建筑的利用自然风的自适应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2)与所述随动进风管(2)之间还安装有轴承(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健康建筑的利用自然风的自适应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1)内安装有风速传感器(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健康建筑的利用自然风的自适应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风口(7)连接有电动执行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小光李禹成田浩杨阳唐文华李燕微吴青李金安宁杨建宇鲁东升褚云生何建树赵凌云李振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