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7925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包括系统主体,所述系统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系统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挡板的一侧设置有门头板,所述系统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板,所述系统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安装块,所述系统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脚,所述系统主体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通过设置花池,便于美化医院的环境,有利于提升建筑立面美观效果,增强建筑艺术价值的特性,通过设置有辅助杆,便于固定系统主体,防止系统主体意外堕落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建筑外立面遮阳领域,特别涉及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重点的节能方向,建筑外遮阳作为建筑的有效节能手段,更是建筑节能的重点,通过合理的遮阳设计,能够减少太阳光对于建筑主体的直接照射,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室内舒适度,一般比较常见的遮阳方式包括屋面、墙面、窗口以及绿化遮阳等,而窗口的水平遮阳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措施,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在建筑立面设计中,设置水平遮阳,对建筑能耗进行控制,是实现整个建筑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减少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现有的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系统主体没有防坠落功能,容易意外发生,其次,是单一的建筑物水平构件,不可以做花池,无法美化医院环境、增强建筑外立面美观效果、增强建筑的艺术价值,为此,我们提出了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包括系统主体,所述系统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系统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挡板的一侧设置有门头板,所述系统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板,所述系统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安装块,所述系统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脚,所述系统主体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固定孔,所述一号固定孔的下端设置有一号螺母,所述安装脚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固定孔。优选的,所述系统主体与挡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挡板的长度与系统主体的长度相同,所述系统主体与门头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门头板的高度大于挡板的高度,所述辅助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挡板的一侧外表面与门头板的一侧外表面,且辅助板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挡板、门头板、辅助板之间均为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挡板、辅助板以及门头板的固定放置。优选的,所述系统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辅助板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数量为四组并呈平行排布,所述辅助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花池,所述系统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为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雨落管,且雨落管贯穿于连接板的一侧外表面,雨落管为中空圆柱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系统主体的安装固定。优选的,所述系统主体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杆,且辅助杆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辅助杆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安装脚与辅助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安装脚为扁平状圆形结构,所述连接脚与辅助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连接脚为扁平状圆形结构并连接脚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脚的横截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辅助杆的使用。优选的,所述安装脚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二号固定孔,且二号固定孔为圆柱结构,所述二号固定孔数量为四组,且呈环形排布,所述连接脚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一号固定孔,且一号固定孔为圆柱结构,所述一号固定孔数量为若干组,并呈环形排布,所述二号固定孔的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螺母,且二号螺母与二号固定孔之间相匹配,所述一号固定孔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螺母,且一号螺母与一号固定孔之间相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安装脚与连接脚的固定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连接板的设置,便于雨落管的排水使用,使得花池内部不会因为下雨导致积水,室内地坪标高以上部分作为花池,达到美化医院环境,增强建筑外立面美观效果,在系统主体安装的过程中,将辅助杆放置在系统主体下端外表面,两侧辅助杆均放置完成,将一号螺母外表面沿着一号固定孔,进行连接脚与系统主体之间的连接,通过将系统主体移动至一定高度,将安装块嵌入墙体内部进行浇灌,进行有效的固定系统主体,接着将二号螺母外表面沿着安装脚内侧外表面移动,将固定在墙体外表面进行有效的辅助支撑系统主体,防止系统主体的坠落,防止意外的发生,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结构简单,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的侧剖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的辅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系统主体;2、挡板;3、门头板;4、辅助板;5、安装块;6、花池;7、连接板;8、雨落管;9、辅助杆;10、安装脚;11、连接脚;12、一号固定孔;13、一号螺母;14、二号固定孔;15、二号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包括系统主体1,系统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板2,系统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挡板2的一侧设置有门头板3,系统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板4,系统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安装块5,系统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杆9,辅助杆9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脚10,系统主体1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脚11,连接脚1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固定孔12,一号固定孔12的下端设置有一号螺母13,安装脚10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固定孔14。系统主体1与挡板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挡板2的长度与系统主体1的长度相同,系统主体1与门头板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门头板3的高度大于挡板2的高度,辅助板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挡板2的一侧外表面与门头板3的一侧外表面,且辅助板4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挡板2、门头板3、辅助板4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便于系统主体1的固定。系统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辅助板4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块5,且安装块5数量为四组并呈平行排布,便于安装块5的固定,辅助板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花池6,系统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为非金属材料制成,连接板7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雨落管8,且雨落管8贯穿于连接板7的一侧外表面,雨落管8为中空圆柱结构,便于雨落管8的稳固放置。系统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杆9,且辅助杆9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便于辅助杆9的使用,辅助杆9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安装脚10与辅助杆9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安装脚10为扁平状圆形结构,连接脚11与辅助杆9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连接脚11为扁平状圆形结构并连接脚11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脚10的横截面积,有利于连接脚11与安装脚10的使用。安装脚10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二号固定孔14,且二号固定孔14为圆柱结构,二号固定孔14数量为四组,且呈环形排布,连接脚11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一号固定孔12,且一号固定孔12为圆柱结构,一号固定孔12数量为若干组,并呈环形排布,二号固定孔14的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螺母15,且二号螺母15与二号固定孔14之间相匹配,一号固定孔12的外表面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包括系统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板(2),所述系统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挡板(2)的一侧设置有门头板(3),所述系统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板(4),所述系统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安装块(5),所述系统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杆(9),所述辅助杆(9)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脚(10),所述系统主体(1)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脚(11),所述连接脚(1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固定孔(12),所述一号固定孔(12)的下端设置有一号螺母(13),所述安装脚(10)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固定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包括系统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板(2),所述系统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挡板(2)的一侧设置有门头板(3),所述系统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板(4),所述系统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安装块(5),所述系统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杆(9),所述辅助杆(9)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脚(10),所述系统主体(1)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脚(11),所述连接脚(1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固定孔(12),所述一号固定孔(12)的下端设置有一号螺母(13),所述安装脚(10)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固定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体(1)与挡板(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挡板(2)的长度与系统主体(1)的长度相同,所述系统主体(1)与门头板(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门头板(3)的高度大于挡板(2)的高度,所述辅助板(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挡板(2)的一侧外表面与门头板(3)的一侧外表面,且辅助板(4)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挡板(2)、门头板(3)、辅助板(4)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平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辅助板(4)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块(5),且安装块(5)数量为四组并呈平行排布,所述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杜小光庞逸肖俊唐文华李永春赵兴张怡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