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模具及其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7970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留孔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模具及其定位方法,以用于对PVC管进行定位固定。其中,定位模具包括框架、横向调节单元、纵向调节单元以及支撑架,横向调节单元包括位置可调节的横向调节柱,纵向调节单元包括位置可调节的纵向调节柱,且横向调节柱和纵向调节柱层叠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框架内部设置能够调节位置的横向调节柱和纵向调节柱,在利用层叠设置的横向调节柱和纵向调节柱形成用于容置PVC管的定位口的基础上,能够实现PVC管的快速定位以及固定,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以及施工成本,同时能够提高定位固定后的PVC管的精度,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模具及其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留孔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模具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留螺栓孔往往指的是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通过将木塞、PVC管、钢管等预埋件预埋在基础内,后期将预埋件取出后形成供其他设备或构件连接的孔洞。例如,在轨道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在底部的基础上通过预埋PVC管的方式来形成预留螺栓孔,以便于后续轨枕的安装。
[0003]然而,上述轨道在进行基础施工过程中,通常是待基础的钢筋绑扎完成后,由人工对预留螺栓孔的位置进行测量并放线,再由人工依次将PVC管安置在相应位置处并与钢筋绑扎固定,整个过程往往需要多人配合,不但人工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较大,且PVC管预埋位置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模具及其定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预埋PVC管时人工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人工成本大以及PVC管预埋位置容易出现偏差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模具,用于对PVC管进行定位,包括:
[0007]框架,具有定位腔;以及,
[0008]横向调节单元,所述横向调节单元包括至少三个横向调节柱,所述横向调节柱设于所述定位腔内部,所述横向调节柱可沿纵向运动,并当所述横向调节柱运动至预定位置处时,所述横向调节柱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以及,
[0009]至少一个纵向调节单元,所述纵向调节单元包括两个纵向调节柱,所述纵向调节柱设于所述定位腔内部,所述纵向调节柱可沿横向运动,并当所述纵向调节柱运动至预定位置处时,所述纵向调节柱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0010]其中,所述横向调节柱和所述纵向调节柱层叠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置所述PVC管的定位口。
[0011]可选的,所述框架包括前横向固定板、后横向固定板、左纵向固定板和右纵向固定板;
[0012]当所述横向调节柱运动至预定位置处时,所述横向调节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向固定板以及所述右纵向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3]当所述纵向调节柱运动至预定位置处时,所述纵向调节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向固定板以及所述后横向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左纵向固定板以及所述右纵向固定板均设置有与所述横向调节柱
相适配的纵向长条形孔;
[0015]所述横向调节柱的一端穿过所述左纵向固定板的纵向长条形孔后通过螺母与所述左纵向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调节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右纵向固定板的纵向长条形孔后通过螺母与所述右纵向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前横向固定板以及所述后横向固定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纵向调节柱相适配的横向长条形孔;
[0017]所述纵向调节柱的一端穿过所述前横向固定板的横向长条形孔后通过螺母与所述前横向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纵向调节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后横向固定板的横向长条形孔后通过螺母与所述后横向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8]可选的,所述纵向调节柱设置于所述横向调节柱下方,所述纵向调节柱的顶部与所述横向调节柱的底部相接触。
[0019]可选的,所述纵向调节单元的数量为两个。
[0020]可选的,所述定位模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底部两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纵向调节柱平行设置。
[0021]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002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方法,用于对PVC管进行定位,采用上述所述的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模具,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对基础的钢筋进行绑扎,随后测量第一个所述PVC管的位置,并将第一个所述PVC管与所述基础的钢筋绑扎固定;
[0024]S2.根据设计要求调节相邻两个所述横向调节柱之间的间距,同时调节同一个所述纵向调节单元的两个所述纵向调节柱之间的间距;此时,所述横向调节柱以及所述纵向调节柱在所述定位腔内形成多个与待预埋的所述PVC管一一对应的所述定位口;
[0025]S3.使第一个固定好的所述PVC管竖直穿过第一个所述定位口,随后将其余的PVC管依次穿过剩下的所述定位口,并及时将PVC管与所述基础的钢筋绑扎固定。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框架内部设置能够调节位置的横向调节柱和纵向调节柱,利用层叠设置的横向调节柱和纵向调节柱能够形成用于容置PVC管的定位口;同时,能够根据实际设计要求,通过调节横向调节柱的位置来调节处于同一纵排的两个定位口的间距,此时两个定位口的间距即为处于同一纵排的相邻两个待预埋的PVC管的间距,从而方便PVC管的快速定位以及固定,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以及施工成本,同时能够提高定位固定后的PVC管的精度,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现有单侧轨道基础预埋PVC管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定位模具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标:1

框架,101

前横向固定板,102

后横向固定板,103

左纵向固定板,104

右纵向固定板,2

横向调节单元,201

横向调节柱,3

纵向调节单元,301

纵向调节柱,4

支撑架,a

定位腔,b

定位口,c

横向长条形孔,d

纵向长条形孔,10

PVC管,20

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模具,用于对PVC管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具有定位腔;以及,横向调节单元,所述横向调节单元包括至少三个横向调节柱,所述横向调节柱设于所述定位腔内部,所述横向调节柱可沿纵向运动,并当所述横向调节柱运动至预定位置处时,所述横向调节柱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以及,至少一个纵向调节单元,所述纵向调节单元包括两个纵向调节柱,所述纵向调节柱设于所述定位腔内部,所述纵向调节柱可沿横向运动,并当所述纵向调节柱运动至预定位置处时,所述纵向调节柱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横向调节柱和所述纵向调节柱层叠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置所述PVC管的定位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前横向固定板、后横向固定板、左纵向固定板和右纵向固定板;当所述横向调节柱运动至预定位置处时,所述横向调节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向固定板以及所述右纵向固定板固定连接;当所述纵向调节柱运动至预定位置处时,所述纵向调节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向固定板以及所述后横向固定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向固定板以及所述右纵向固定板均设置有与所述横向调节柱相适配的纵向长条形孔;所述横向调节柱的一端穿过所述左纵向固定板的纵向长条形孔后通过螺母与所述左纵向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调节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右纵向固定板的纵向长条形孔后通过螺母与所述右纵向固定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留螺栓孔精确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向固定板以及所述后横向固定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纵向调节柱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文浩张金柱陈太明倪川翔李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