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堤的短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453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路堤的短路基结构,包括路基表层、路基本体和边坡,其中,路基本体位于所述路基表层的下方,所述路基本体包括多个路基底层,多个所述路基底层沿竖直方向依次浇筑成型后堆砌,边坡位于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所述边坡分别连接所述路基表层和所述路基本体。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路堤的短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平整短路基地面;分层浇筑多个路基底层,堆砌形成路基本体;在所述路基本体上浇筑路基表层;施做所述路基本体两侧的边坡。由于路基本体由多个路基底层分层浇筑形成,增加了路基本体沉降监测时间,降低路基本体沉降的风险,同时,降低路基本体整体浇筑的“水热化”影响,提高短路基结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提高短路基结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提高短路基结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堤的短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铁路路基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路堤的短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铁路要求轨道具有良好的平顺性,以保证列车运行的稳定与舒适。对于铁路桥梁和铁路隧道而言,其用于铺设轨道的基础一般为刚性结构,其特点为刚度大、变形小,但是,隧道与桥梁之间的短路基、桥梁与桥梁之间的短路基、隧道、涵洞与隧道之间连续不同的短路基容易发生沉降。例如,位于桥梁和隧道之间的路基在结构上与桥梁和隧道之间的差异较大,易产生相对较大的沉降,尤其是对于桥隧间由于地形地质问题、结构设置限制、施工阶段性差异等原因而产生的短路基而言,短路基的设计成为关乎高速铁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堤的短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短路基变形、沉降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路堤的短路基结构,包括
[0006]路基表层;
[0007]路基本体,位于所述路基表层的下方,所述路基本体包括多个路基底层,多个所述路基底层沿竖直方向依次浇筑成型后堆砌;以及
[0008]边坡,位于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所述边坡分别连接所述路基表层和所述路基本体。
[0009]进一步地,所述短路基结构还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两端分别嵌入相邻的两个所述路基底层中,以加强相邻的两个所述路基底层之间连接,多个所述连接筋间隔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筋嵌入相邻两个所述路基底层中的尺寸一致;和/或,
[0011]每个所述路基底层的厚度均相等,每个所述路基底层厚度为所述连接筋长度的两倍;和/或,
[0012]两相邻所述路基底层中的所述连接筋错位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路基底层为C30混凝土浇筑而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路堤用于无砟轨道,所述短路基结构还包括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嵌入所述路基表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位于所述路基表层的中间位置以下;和/或,所述钢筋网间距采用正方形布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路堤用于有砟轨道,所述路基表层的材质包括级配碎石和水泥。
[0017]进一步地,所述边坡包括:
[0018]填层,位于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所述填层围设所述路基本体;
[0019]阻水膜,位于所述填层的外侧;
[0020]排水管,位于所述填层的下部;以及
[0021]土工布,围设于所述排水管。
[0022]进一步地,所述填层的材料包括填土、生态袋、截水骨架或空心砖中至少一种。
[0023]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路堤的短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0024]平整短路基地面;
[0025]分层浇筑多个路基底层,堆砌形成路基本体;
[0026]在所述路基本体上施做路基表层;
[0027]施做所述路基本体两侧的边坡。
[0028]本申请提供的路堤的短路基结构,包括路基表层、路基本体和边坡,其中,路基本体位于路基表层的下方,路基本体包括多个路基底层,多个路基底层沿竖直方向依次浇筑成型后堆砌,边坡位于路基本体的两侧,边坡分别连接路基表层和路基本体。由于路基本体由多个路基底层分层浇筑形成,增加了路基本体沉降监测时间,降低路基本体沉降的风险,同时,降低路基本体整体浇筑的“水热化”影响,提高短路基结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0029]本申请提供的路堤的短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平整短路基地面之后,分层浇筑多个路基底层,堆砌形成路基本体,从而降低了路基本体整体浇筑的“水热化”影响。同时,由于多个路基底层分层浇筑,使得上一层的路基底层浇筑前下层的路基底层已完成浇筑并监测沉降,从而路基本体施工完成时已进行了沉降监测,进而增加了路基本体沉降监测时间,降低路基本体沉降的风险,提高短路基结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堤的短路基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堤的短路基结构的示意图;以及
[003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堤的短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
路基表层,2

路基本体,21

路基底层,3

边坡,31

填层,32

阻水膜,33

排水管,34

土工布,4

连接筋,5

钢筋网,6

脚墙,7

泄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003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次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0038]应该理解的是,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
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9]目前,高速铁路的短路基结构形式为:当上覆土层较薄、基底地层变化较小时,采取挖除换填级配碎石掺水泥,或采用低标号混凝土直接浇筑;当上部覆盖层较厚,纵横向地形及地层变化较大,一般采用桩板结构。上述处理方式往往存在较大的问题:(1)在山区地段,高速铁路的短路基众多,施工次序往往是先施工桥梁隧道工程,然后进行短路基施工,使得对短路基沉降监测周期不够,严重制约铺设轨道的时间节点;(2)现有的短路基的路堤本体通常采用大体积混凝土一体浇筑,产生严重的“水化热”问题;(3)现有的短路基的路基表层混凝土受长时间温差的“热胀冷缩效”的影响。
[0040]“水化热”是指对于尺寸较大的构筑物,由于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内部温度升高,与其表面温差过大,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导致裂缝。
[0041]有鉴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路堤的短路基结构,包括路基表层1、路基本体2和边坡3,其中,路基本体2位于路基表层1的下方,路基本体2包括多个路基底层21,多个路基底层21沿竖直方向依次浇筑成型后堆砌,边坡3位于路基本体2的两侧,边坡3分别连接路基表层1和路基本体2。
[0042]具体地,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堤的短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表层;路基本体,位于所述路基表层的下方,所述路基本体包括多个路基底层,多个所述路基底层沿竖直方向依次浇筑成型后堆砌;以及边坡,位于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所述边坡分别连接所述路基表层和所述路基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基结构还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两端分别嵌入相邻的两个所述路基底层中,以加强相邻的两个所述路基底层之间连接,多个所述连接筋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嵌入相邻两个所述路基底层中的尺寸一致;和/或,每个所述路基底层的厚度均相等,每个所述路基底层厚度为所述连接筋长度的两倍;和/或,两相邻所述路基底层中的所述连接筋错位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底层为C30混凝土浇筑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堤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林周青爽李仰波廖超付明夏雪婵吕俊磊陈共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