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795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和底板,外壳内腔用于安装检测元器件和控制器,外壳的下端有外环板,底板用于封闭外壳的内腔,与外环板之间通过螺栓管连接。所述外环板的底面对应螺栓管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底板上对应定位柱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筒,定位柱插入限位筒中后通过径向的第一弹簧组件卡接;所述底板的底部对应螺栓管处开设有倒T形孔;螺栓管的管体外壁下端段有螺纹,螺栓管的头部位于外环板的上表面,管体插入T形孔中后,在管体下端段外螺纹连接固定环;螺栓管的管体与固定环之间通过径向的第二弹簧组件卡接。螺栓管安装方便且稳定,保证外壳与底板之间的稳定连接。第一弹簧组件和第二弹簧组件使底板拆卸方便。件使底板拆卸方便。件使底板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试验装置
,具体为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避雷器,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赋值的一种电器。本术语包含运行安装时对于该电器正常功能所必须的任何外部间隙,而不论其是否作为整体的一个部件,避雷器通常连接在电网导线与地线之间,然而有时也连接在电器绕组旁或导线之间,避雷器有时也称为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限制器,避雷器是通信线缆防止雷电损坏时经常采用的另一种重要的设备,专利CN212808447U中的装置中没有设置底板与避雷检测器之间的固定装置,不方便底板装配,而且装置中的螺栓管结构简单,容易脱落且对装置的限位效果不稳,不方便螺栓管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检测用预防性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的这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和底板,外壳内腔用于安装检测元器件和控制器,外壳的下端有外环板,底板用于封闭外壳的内腔,与外环板之间通过螺栓管连接。所述外环板的底面对应螺栓管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底板上对应定位柱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筒,定位柱插入限位筒中后通过径向的第一弹簧组件卡接;所述底板的底部对应螺栓管处开设有倒T形孔;螺栓管的管体外壁下端段有螺纹,螺栓管的头部位于外环板的上表面,管体插入T形孔中后,在管体下端段外螺纹连接固定环;螺栓管的管体与固定环之间通过径向的第二弹簧组件卡接。
[0005]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沿外环板周向均布多个,每个定位柱采用下端为球冠状的圆柱体,其圆柱段的底部开设有沿径向的T形孔。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筒的轴向中心有用于插接所述定位柱的盲孔,限位筒上对应所述T形孔处开设有矩形孔。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簧组件包括卡块、第一弹簧、限位板和滑轮,第一弹簧位于所述T形孔的大径段内,外端与限位板连接,限位板的上侧和下侧对称连接有滑轮,滑轮可沿T形孔左右滑动,卡板从T形孔的小径段伸出,穿过所述限位筒和底板。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栓管的管体底部对应螺纹段的近上方对应一轴向中心面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径向孔,径向孔的上侧和下侧有凹槽。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环连接于所述螺栓管的下端后,其上端将螺栓管底部的径向孔盖住,固定环上对应径向孔处开设相应的径向盲孔。
[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环的下端同心嵌装有内六角环,以利于通过套筒扳手插入内六角环中转动固定环。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簧组件包括定位杆和第二弹簧,定位杆的外端为球冠状,中部有限位环,第二弹簧套于定位杆上对应限位环的内侧,第二弹簧位于所述螺栓管上径向孔两侧的凹槽中,通过凹槽左右限位。
[0012]本技术将外壳下端的外环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定位柱和限位筒竖向插接的同时通过径向的第一弹簧组件横向栓接,实现外环板与底板之间的准确定位。然后将外环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螺栓管、固定环和第二弹簧组件进行连接固定,螺栓管从外环板往下插入安装孔,通过底板上嵌入的固定环锁住轴向限位,再通过第二弹簧组件将固定环和螺栓管横向栓接,最后在螺栓中从上往下插入小间隙配合的螺栓,使螺栓进一步保证固定环与螺栓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螺栓管的安装方便而且稳定,从而保证底板与外环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外,通过第一弹簧组件和第二弹簧组件的设置还使得底板的拆卸及重新安装变得轻松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的B

B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的C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在CN212808447U公开的技术方案上进行改进,具体改进为底板与壳体之间的装配限位结构,解决该技术方案中底板与壳体装配不方便,及装配紧固件螺栓管在使用过程中易脱落的问题。
[0018]结合后图1至图4可以看出,本装置壳体下端的外环板1与底板6装配时,首先通过定位柱2与限位筒5竖向插接,同时通过第一弹簧组件将定位柱、限位桶与底板水平固定;然后通过螺栓管7、固定环8、螺栓及第二弹簧组件连接紧固,保证底板6与外环板1之间的稳定连接,且能保证螺栓管7不易脱落。
[0019]具体来说,外环板1的下表面均布四个向下伸出的定位柱2,定位柱的下端为球冠状,且圆柱段底部开设有T形径向盲孔。
[0020]第一弹簧组件包括卡块3、滑轮4和第一弹簧12,卡块3的内端有限位板,滑轮4对称连接于限位板的上侧和下侧,第一弹簧的外端固定于限位板上。
[0021]第一弹簧组件与定位柱装配时,第一弹簧12位于定位柱上T形孔的大径段中,限位板和滑轮位于大径段中,限位板通过大径段与小径段之间的台阶面限位,滑轮可沿大径端左右滑动,卡块从T形孔的小径段水平伸出。
[0022]底板上对应定位柱和第一弹簧组件的安装结构为限位筒,限位筒的轴向中心孔与定位柱匹配,限位筒上对应第一弹簧组件的卡块伸出位置处设置有相应的径向孔,底板上也设置有相应的安装孔。
[0023]定位柱装配好第一弹簧组件与底板开始装配时,第一弹簧组件的卡板被限位筒侧壁挤压进入定位柱上的大径孔段,当卡板位置与限位筒上径向孔对正时,卡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伸出穿过限位筒和底板上的相应孔。至此,外环板与底板之间实现基本定位。
[0024]外环板1上对应各定位柱2的内侧设置圆孔作为螺栓管安装孔,底板6上对应限位筒5的内侧设置倒T形孔作为螺栓管及固定环8的安装孔。
[0025]螺栓管7的管体外壁下端段有螺纹,螺栓管7的头部位于外环板1的上表面,管体插入倒T形孔中后,在管体下端段外螺纹连接固定环8,固定环8位于倒T形孔的底部大径孔段中。
[0026]螺栓管7的管体底部对应螺纹段的近上方对应一轴向中心面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的上侧和下侧有凹槽。
[0027]固定环连接于螺栓管上后,将螺栓管上的径向通孔盖住,且固定环是哪对应径向通孔出开设有相应的径向盲孔。
[0028]为了便于转动固定环8,在其下端同心嵌装一个内六角环9,通过套筒扳手插入内六角环中进行转动操作。
[0029]至此,外环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栓管与固定环固定,固定环通过底板上倒T形孔的台阶面上向限位。
[0030]为了进一步保证固定环与螺栓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两者之间设置第二弹簧组件来对它们进行径向连接。
[0031]第二弹簧组件包括定位杆10和第二弹簧11,定位杆10的外端为球冠状,中部有限位环,第二弹簧11套于定位杆上对应限位环12的内侧,第二弹簧位于螺栓管7上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和底板,外壳内腔用于安装检测元器件和控制器,外壳的下端有外环板,底板用于封闭外壳的内腔,与外环板之间通过螺栓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板的底面对应螺栓管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底板上对应定位柱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筒,定位柱插入限位筒中后通过径向的第一弹簧组件卡接;所述底板的底部对应螺栓管处开设有倒T形孔;螺栓管的管体外壁下端段有螺纹,螺栓管的头部位于外环板的上表面,管体插入T形孔中后,在管体下端段外螺纹连接固定环;螺栓管的管体与固定环之间通过径向的第二弹簧组件卡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沿外环板周向均布多个,每个定位柱采用下端为球冠状的圆柱体,其圆柱段的底部开设有沿径向的T形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的轴向中心有用于插接所述定位柱的盲孔,限位筒上对应所述T形孔处开设有矩形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组件包括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希念李友楼崔建凯谭新丛陈波张志权龚宁杨志仁姜宇峰贺新桥杨宏宇李峰黄谱章唐凯刘晓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