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可调摩擦阻力外骨骼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穿戴的外骨骼,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可调摩擦阻力外骨骼。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外骨骼的技术不断进步和改革,各类外骨骼不断出现。一般外骨骼机器人分为三种类型:军用外骨骼、民用外骨骼及医疗外骨骼,大多研究的外骨骼机器人的种类为医疗康复领域外骨骼,少部分为助力外骨骼。而我国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晚,尤其在军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大多还处在理论仿真阶段,实际应用方面还属于空白。由于外骨骼的研究目前大多还拘泥于军事和医疗,外骨骼的生活化、平民化应用还有很大的推广空间和应用潜力。现有的可穿戴外骨骼结构复杂,操作繁琐,造价高昂,对于阻力的控制和调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不适于在医疗康复领域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可调摩擦阻力外骨骼,包括主背板、左背板、右背板、第一阻力器、第二阻力器、第三阻力器、第四阻力器、左大臂支架、左小臂支架、右大臂支架、右小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可调摩擦阻力外骨骼,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背板、左背板、右背板、第一阻力器、第二阻力器、第三阻力器、第四阻力器、左大臂支架、左小臂支架、右大臂支架、右小臂支架和主控制器;左背板的一端枢接在主背板的左侧,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连接板一端相连,连接板另一端与第一阻力器的外壳固定连接,第一阻力器的上盖与左大臂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左大臂支架的下端与第二阻力器的外壳固定连接,第二阻力器的上盖与左小臂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右背板的一端枢接在主背板的右侧,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连接板一端相连,连接板另一端与第三阻力器的外壳固定连接,第三阻力器的上盖与右大臂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右大臂支架的下端与第四阻力器的外壳固定连接,第四阻力器的上盖与右小臂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主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阻力器、第二阻力器、第三阻力器和第四阻力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可调摩擦阻力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器包括第一主控制器和第二主控制器;第一主控制器设在左大臂支架的外侧,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阻力器和第二阻力器相连,第一外延控制器设在左小臂支架的下端,通过导线与第一主控制器相连;第二主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彬,翟晗博,张潇敏,徐振星,尹爱玲,于祁,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