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被动隔振杆及主动控制传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772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4
一种主被动隔振杆及主动控制传感方法,该主被动隔振杆包括电磁阻尼器、上下十字梁簧片、应变传感单元、柔性铰链、压电作动器和连接杆;电磁阻尼器与压电作动器通过柔性铰链相连,上下十字梁簧片由中心连接轴相连,应变传感单元粘贴于上十字梁簧片上;当底盖上受到外界扰动时,由柔性结构上十字簧片和下十字簧片实现被动隔振功能,励磁线圈与定子相对运动产生阻尼效应对振动的衰减;同时,上十字簧片的变形引起应变传感单元应变的输出,输出信号进入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计算得到驱动电压信号,驱动压电作动器产生一个相反的扰动控制力,使得载荷对象振动衰减,从而实现主动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宽频段内消弱微振动带给空间光学载荷的不利影响。学载荷的不利影响。学载荷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被动隔振杆及主动控制传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空间光学载荷微振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被动隔振杆及主动控制传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空间光学载荷技术将向着更高的分辨率、更高指向精度发展。但是要达到这么高的分辨率和指向精度,光学载荷必须搭载在极为“安静”的平台上,然而星上活动部件(动量轮转动、飞轮转动、指向控制机构调姿等)会产生微小的扰动力和扰动力矩,也就是微振动,对于空间结构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当它传递到光学载荷时,会严重影响光学载荷的成像质量和指向精度,因此必须采用隔振技术减小航天器外部振动及内部扰动向光学载荷传递。现有的主被动隔振方法中,被动部分主要采用的是弹簧或橡胶等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被动部分隔离的起始频率相对较高。现有应用的传感单元主要是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但其分辨率还不能完全满足空间微振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被动隔振杆及主动控制传感方法,该主被动隔振杆结构具有更小的起始隔振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被动隔振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阻尼器(1)、压电作动器(3)以及连接电磁阻尼器(1)和压电作动器(3)的柔性铰链(2),还包括连接在压电作动器(3)端部的连接杆(4);所述电磁阻尼器(1)包括顶盖(7)、上十字梁簧片(5)、中心连接轴(8)、线圈骨架(9)、励磁线圈(10)、定子(11)、圆柱形外壳(12)、下十字梁簧片(13)和底盖(14);励磁线圈(10)缠绕在线圈骨架(9)上整体间隙配合位于定子(11)内,定子(11)固定在圆柱形外壳(12)内,上十字梁簧片(5)和下十字梁簧片(13)紧配合穿过中心连接轴(8),中心连接轴(8)与线圈骨架(9)固连,顶盖(7)、上十字梁簧片(5)、下十字梁簧片(13)、底盖(14)与圆柱形外壳(12)内壁相连;应变传感单元(6)粘贴在上十字梁簧片(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被动隔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7)中心孔的直径大于中心连接轴(8)直径的1.5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被动隔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十字簧片(5)和下十字簧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徐明龙邵恕宝田征韩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