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36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服,涉及防护服设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由连帽、上衣部、裤腿部和衣袖部组成,由覆膜无纺布制成的一次性防护服,上衣部前胸面具有拉链,拉链处设置遮挡部;遮挡部包括位于拉链两侧的外遮挡条和内遮挡条,外遮挡条和内遮挡条的相向面上均设置有黏贴条,内遮挡条上设置有一排拉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层门禁遮挡片,并通过拉条将撕拉力的着力点施加到门禁遮挡片上,从而避免撕破防护服。避免撕破防护服。避免撕破防护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服


[0001]本技术属于防护服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0003]现有的一次性防护服,由于需要密封性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因此透气性差,散热效果差,而医护人员由于休息时间短,且防护服穿脱均不便,造成医护人员休息时也穿着透气不好的防护服,休息效果差,并且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防护服的材质使用覆膜无纺布材质制成的,其衣服上设置粘附功能的门禁遮挡片在拉开时,容易撕破防护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服,通过设置双层门禁遮挡片,并通过拉条将撕拉力的着力点施加到门禁遮挡片上,从而避免撕破防护服。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防护服,包括上衣部,上衣部前胸面具有拉链,拉链处设置遮挡部;
[0007]遮挡部包括位于拉链两侧的外遮挡条和内遮挡条,外遮挡条和内遮挡条的相向面上均设置有黏贴条,内遮挡条上设置有一排拉条。
[0008]进一步地,上衣部背面上设置背部导流件,背部导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海绵支撑条和吸水棉条。
[0009]进一步地,海绵支撑条为弧形条,若干弧形条于上衣部被面上围城一圆环,相邻两弧形条的端部留有间隙
[0010]进一步地,背部导流件还包括积液棉圈和引流条,积液棉圈通过引流条连接于海绵支撑条和/或吸水棉条。
[0011]进一步地,上衣部联通有裤腿部,裤腿部的端口为松紧口,上衣部和裤腿部的端口之间通过热封胶条连接。
[0012]进一步地,上衣部上设有连帽。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一只手撕开外遮挡条时,另一只手拉扯拉条,使得黏贴条的粘附力将原本作用在内遮挡条和上衣部连接处的力更换至,拉条和内遮挡条的连接处,从而避免撕开外遮挡条而撕裂防护服,引流条的外表缠绕有防水膜,通过背部导流件将医护人员上身的汗水引导至积液棉圈上,之后可通过挤压腿部的积液棉圈将水从裤脚出外排。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防护服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遮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遮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遮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防护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连帽;2、裤腿部;3、上衣部;4、遮挡部;5、背部导流件;101、拉链;401、外遮挡条;402、内遮挡条;403、拉条;404、黏贴条;102、热封胶条;501、海绵支撑条;502、吸水棉条;503、引流条;504、积液棉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防护服,防护服主要是由连帽1、上衣部3、裤腿部2和衣袖部组成,由覆膜无纺布制成的一次性防护服。
[0027]上衣部3联通有裤腿部2,裤腿部2的端口为松紧口,上衣部3和裤腿部2的端口之间通过热封胶条102连接,上衣部3上设有连帽1。
[0028]上衣部3前胸面具有拉链101,拉链101处设置遮挡部4,其中,遮挡部4包括位于拉链101两侧的外遮挡条401和内遮挡条402,外遮挡条401和内遮挡条402的相向面上均设置有黏贴条404,内遮挡条402上设置有一排拉条403,其中在一只手撕开外遮挡条401时,另一只手拉扯拉条403,使得黏贴条404的粘附力将原本作用在内遮挡条402和上衣部2连接处的力更换至,拉条403和内遮挡条402的连接处,从而避免撕开外遮挡条401而撕裂防护服。
[0029]进一步地,上衣部3的下端部设置裤腿部2,在穿着防护服时将积液棉圈504套在腿上。
[0030]上衣部3背面上设置背部导流件5,背部导流件5包括相互连接的海绵支撑条501和吸水棉条502,海绵支撑条501和吸水棉条502的厚度在5

10mm之间,避免医护人员在出汗时,背部的防护服黏连身体,增加间隙提高防护服穿着的舒适度。
[0031]进一步地,海绵支撑条501为弧形条,弧形条是黏贴在上衣部3内部背面上的,若干
弧形条于上衣部3被面上围城一圆环,相邻两弧形条的端部留有间隙,使得衣服背面能够弯折空间,方便护理人员起立、蹲伏不对海绵支撑条501造成硬弯折而使得防护服撕裂。
[0032]背部导流件5还包括积液棉圈504,积液棉圈504通过引流条503连接于海绵支撑条501和/或吸水棉条502,引流条503的一端连接积液棉圈504,另一端连接海绵支撑条501或吸水棉条502,其中引流条503可设置多条,引流条503的外表缠绕有防水膜,通过背部导流件5将医护人员上身的汗水引导至积液棉圈504上,之后可通过挤压腿部的积液棉圈504将水从裤脚出外排。
[00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4]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服,包括上衣部(3),上衣部(3)前胸面具有拉链(101),其特征在于:拉链(101)处设置遮挡部(4);遮挡部(4)包括位于拉链(101)两侧的外遮挡条(401)和内遮挡条(402),外遮挡条(401)和内遮挡条(402)的相向面上均设置有黏贴条(404),内遮挡条(402)上设置有一排拉条(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上衣部(3)背面上设置背部导流件(5),背部导流件(5)包括相互连接的海绵支撑条(501)和吸水棉条(50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海绵支撑条(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