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水引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446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腹水引流设备,包括:锥形软管,所述锥形软管的下方中部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下端安装有锥形接管,所述引流管内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引流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管,所述储液管的侧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内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引流袋,所述储液管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抽吸套筒,所述抽吸套筒内设置有抽吸机构,所述抽吸机构包括电动缸和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抽吸套筒内并与抽吸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电动缸固定连接于抽吸套筒的上端中部,所述电动缸的推动杆下端固定连接于活塞的上端中部。可以自动对患者体内的腹水进行抽吸,并能够控制抽吸的速度,降低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腹水引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腹水引流设备。


技术介绍

1、腹水是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累积,正常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不超过200ml,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超过200ml即为腹水。腹水病因多样,常见病因有肝脏及门脉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腹膜疾病、恶性肿瘤等。

2、常用的腹水引流设备是通过引流管使患者腹腔内的腹水自然流出,部分患者因病情较重,体内的腹水累积速度过快,需要使用针管人工辅助进行引流,对家属或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水引流设备,能够自动对患者体内的腹水进行抽吸,并能够控制抽吸的速度,降低工作负担。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腹水引流设备,包括:锥形软管,所述锥形软管的下方中部设置有引流管,且引流管的上端向上延伸穿过锥形软管,所述引流管的下端安装有锥形接管,所述引流管内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且第一电磁阀位于锥形软管的上方,所述引流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管,且引流管位于储液管的下端中部,所述储液管的侧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水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软管(4),所述锥形软管(4)的下方中部设置有引流管(7),且引流管(7)的上端向上延伸穿过锥形软管(4),所述引流管(7)的下端安装有锥形接管(6),所述引流管(7)内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1),且第一电磁阀(11)位于锥形软管(4)的上方,所述引流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管(8),且引流管(7)位于储液管(8)的下端中部,所述储液管(8)的侧端设置有排液管(2),且排液管(2)与储液管(8)连通,所述排液管(2)内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2),所述排液管(2)的另一端安装有引流袋(3),所述储液管(8)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抽吸套筒(9),且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水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软管(4),所述锥形软管(4)的下方中部设置有引流管(7),且引流管(7)的上端向上延伸穿过锥形软管(4),所述引流管(7)的下端安装有锥形接管(6),所述引流管(7)内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1),且第一电磁阀(11)位于锥形软管(4)的上方,所述引流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管(8),且引流管(7)位于储液管(8)的下端中部,所述储液管(8)的侧端设置有排液管(2),且排液管(2)与储液管(8)连通,所述排液管(2)内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2),所述排液管(2)的另一端安装有引流袋(3),所述储液管(8)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抽吸套筒(9),且抽吸套筒(9)与储液管(8)连通,所述抽吸套筒(9)内设置有抽吸机构(1),所述抽吸机构(1)包括电动缸(13)和活塞(14),所述活塞(14)位于抽吸套筒(9)内并与抽吸套筒(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电动缸(13)固定连接于抽吸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