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电池包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7124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系统、电池包及车辆,配电系统包括:正极配电模块,所述正极配电模块包括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熔断器、正极接触器和预充接触器;负极配电模块,所述负极配电模块包括第二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负极接触器、高压监控模块和分流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配电系统,通过使得配电系统包括独立的正极配电模块和负极配电模块,并在正极配电模块的第一壳体内集成熔断器、正极接触器和预充接触器,在负极配电模块的第二壳体内集成负极接触器、高压监控模块和分流器,可以减小配电系统的占用空间,便于使得配电系统设在电池包内,并且可以增加设置该电池包的车辆的安全性。包的车辆的安全性。包的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系统、电池包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系统、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配电盒整体尺寸较大,仅能设于电池包外部,不能将配电盒设置于电池包内,并且不适用于乘用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配电系统,所述配电系统便于设在电池包内。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上述配电系统。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电池包。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系统,包括:正极配电模块,所述正极配电模块包括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熔断器、正极接触器和预充接触器;负极配电模块,所述负极配电模块包括第二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负极接触器、高压监控模块和分流器。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系统,通过使得配电系统包括独立的正极配电模块和负极配电模块,并在正极配电模块的第一壳体内集成熔断器、正极接触器和预充接触器,在负极配电模块的第二壳体内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配电模块,所述正极配电模块包括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熔断器、正极接触器和预充接触器;负极配电模块,所述负极配电模块包括第二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负极接触器、高压监控模块和分流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端敞开;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下两端敞开,所述上壳体的下端与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连接;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上壳体的上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触器的上端具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所述熔断器与所述正极接触器并排设置,所述熔断器具有朝向所述正极接触器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所述预充接触器位于所述正极接触器和所述熔断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还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远离所述正极接触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的第一插接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预充接触器的安装位与所述开口相对以使所述预充接触器从所述开口进行安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配电模块还包括低压接插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缺口,所述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和平熊永刁义伟刘晓阳许巍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