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705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程管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针对现有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服务器本体,所述服务器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服务器本体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气体流通窗,且服务器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转轴上转动安装有扇风板,扇风板与气体流通窗相连通,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两侧的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轴杆,轴杆上分别固定套接有锥齿和绕线辊,所述气体流通窗底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线孔,且线孔与空腔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通过加快内外气体流通的速度来降低温度,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器的散热效率,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了人们的需求。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任何一个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行业主管部门、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精心组织和管理,过去我们在工程管理上都制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保、费用起到了积极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0003]申请号为CN201510530232.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工程建设项目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若干客户端;所述服务器上存储有工程模型,所述客户端上设有费用管理模块和进度管理模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程建设项目智能管理系统,可在该工程模型上进行真实、及时、准确的进度和计量的显示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进度管理和计量管理效能,真正实现工程建设管理无纸化,大大地降低管理成本。
[0004]该专利涉及的一种工程建设项目智能管理系统,其中服务器一般为封闭式壳体,紧靠散热孔来对内部元器件散热,散热效果差,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本体,所述服务器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服务器本体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气体流通窗,且服务器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转轴上转动安装有扇风板,扇风板与气体流通窗相适配,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两侧的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轴杆,轴杆上分别固定套接有锥齿和绕线辊,所述气体流通窗底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线孔,且线孔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空腔顶侧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圆孔和输送孔,且输送孔位于两个圆孔之间,所述圆孔内设有立柱,且立柱的底端转动安装在空腔底侧的内壁上,所述空腔底侧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扇叶,所述输送孔的内壁上分别安装有两个旋钮,且旋钮上转动安装有导风板,两个导风板呈八字形设置,所述服务器本体内分别设有两个顶杆,且顶杆靠近电机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导风板上,所述顶杆延伸至服务器本体外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立柱延伸至底座外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凸轮,且两个导向轮分别与两个凸轮的长径端和短径端相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扭簧的一端,且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扇风板上。
[0009]优选的,两个扇风板上均固定连接有拉绳,且拉绳的底端贯穿线孔,并缠绕连接在绕线辊上,拉绳在两个绕线辊上的缠绕方式相反。
[0010]优选的,所述立柱上套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四周外壁固定安装在圆孔的内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立柱上固定套接有齿盘,且齿盘的一侧设有啮齿,另一侧为平滑设置,两个齿盘与其对应的锥齿啮合状态不同。
[0012]优选的,两个立柱和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套接有传动轮,且三个传动轮之间套接有同一个传送带。
[0013]优选的,所述服务器本体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导风板上。
[0014]优选的,所述导风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固定安装在顶杆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首先开启电机带着扇叶吹风,同时两个传动轮和传送带相互配合带着两个立柱转动,然后齿盘便会与锥齿间接性啮合,此时两个绕线辊一个处于缠绕拉绳状态,另一个处于放拉绳状态,进而两个扇风板在拉绳和扭簧的作用下不断开合,加快服务器本体内外气体的流通,在凸轮的长径端挤压顶杆时,顶杆将迫使导风板偏转,可以对扇叶吹出的风进行精确输送,达到对某些指定器件的散热;
[0017]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通过加快内外气体流通的速度来降低温度,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器的散热效率,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的C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服务器本体、2底座、3气体流通窗、4转轴、5扇风板、6扭簧、7空腔、8轴杆、9锥齿、10绕线辊、11线孔、12拉绳、13圆孔、14立柱、15轴承、16齿盘、17传动轮、18电机、19扇叶、20传送带、21输送孔、22旋钮、23导风板、24弹簧、25顶杆、26滑槽、27滑块、28导向轮、29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

5,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本体1,服务器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2,服务器本体1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气体流通窗3,且服务器本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上转动安装有扇风板5,扇风板5与气体流通窗3相适配,底座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7,且空腔7两侧的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轴杆8,轴杆8上分别固定套接有锥齿9和绕线辊10,两个绕线辊10可分别实现收线和放线操作,气体流通窗3底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线孔11,且线孔11与空腔7相连通,空腔7顶侧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圆孔13和输送孔21,且输送孔21位于两个圆孔13之间,输送孔21可将扇叶19输出的冷风吹入服务器本体1内,圆孔13内设有立柱14,且立柱14的底端转动安装在空腔7底侧的内壁上,空腔7底侧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18,且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扇叶19,输送孔21的内壁上分别安装有两个旋钮22,且旋钮22上转动安装有导风板23,旋钮22可使导风板2围绕其做偏转,两个导风板23呈八字形设置,服务器本体1内分别设有两个顶杆25,且顶杆25靠近电机18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导风板23上,顶杆25延伸至服务器本体1外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导向轮28,立柱14延伸至底座2外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凸轮29,且两个导向轮28分别与两个凸轮29的长径端和短径端相接触,通过凸轮29的长径端和短径端来迫使导向轮28转动,进而达到对顶杆25的移动。
[0027]本专利技术中,转轴4上固定套接有扭簧6的一端,且扭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扇风板5上。
[0028]本专利技术中,两个扇风板5上均固定连接有拉绳12,且拉绳12的底端贯穿线孔11,并缠绕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服务器本体(1)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气体流通窗(3),且服务器本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上转动安装有扇风板(5),扇风板(5)与气体流通窗(3)相适配,所述底座(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7),且空腔(7)两侧的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轴杆(8),轴杆(8)上分别固定套接有锥齿(9)和绕线辊(10),所述气体流通窗(3)底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线孔(11),且线孔(11)与空腔(7)相连通,所述空腔(7)顶侧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圆孔(13)和输送孔(21),且输送孔(21)位于两个圆孔(13)之间,所述圆孔(13)内设有立柱(14),且立柱(14)的底端转动安装在空腔(7)底侧的内壁上,所述空腔(7)底侧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18),且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扇叶(19),所述输送孔(21)的内壁上分别安装有两个旋钮(22),且旋钮(22)上转动安装有导风板(23),两个导风板(23)呈八字形设置,所述服务器本体(1)内分别设有两个顶杆(25),且顶杆(25)靠近电机(18)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导风板(23)上,所述顶杆(25)延伸至服务器本体(1)外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导向轮(28),所述立柱(14)延伸至底座(2)外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凸轮(29),且两个导向轮(28)分别与两个凸轮(29)的长径端和短径端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岩土工程施工智能管理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胡陈吴现帅梅凯宇董学彦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矿地科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