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036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其包括空心箱,所述隔板将空心箱的内部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隔板的顶部等间距固定有三组用于暂存生理盐水的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安装有多个冷却片,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转动杆的一端相固定,所述转动杆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最右侧第一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依次打开不同第一箱体上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控制不同第一箱体内部的生理盐水流入第二箱体内部的顺序,使得三组第一箱体之间相互交替冷却其内部的生理盐水,且每组第一箱体内部的生理盐水冷却时不会有经换热后的生理盐水流入,使得第一箱体保持相对的对立,确保了冷却的高效性。确保了冷却的高效性。确保了冷却的高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重症医学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体温在28℃

35℃称为亚低温,亚低温治疗仪,又称降温毯,冰毯冰帽,控温毯等,一般由主机和外设附件两部分组成,主机部分包括制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水循环控制系统,低温疗法是一种以物理方法将患者的体温降低到预期水平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0003]公开号CN108743001A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开放设置,且箱体的上表面固定有上盖,箱体的内部设有螺旋热交换管,螺旋热交换管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贯穿并延伸至箱体的右侧,螺旋热交换管的进液端和静脉管的出液口通过进水管连通,螺旋热交换管的出液端和液泵的进液口连通,液泵的出液口和静脉管的进液口通过出水管连通,该装置虽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和电加热片使得箱体内导热液的温度调节方便,但是由于半导体制冷片和电加热片都放置在同一箱体内,在工作时需要时刻调节半导体制冷片和电加热片,以保持箱体内温度,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包括空心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箱(1)的内部固定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空心箱(1)的内部分隔成上腔室(20)和下腔室(21),所述隔板(2)的顶部等间距固定有三组用于暂存生理盐水的第一箱体(3),所述第一箱体(3)的内壁安装有多个冷却片(4),三组所述第一箱体(3)的内部共同密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空心箱(1)外壁的一侧安装有驱动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6)的输出端和转动杆(5)的一端相固定,所述转动杆(5)远离驱动装置(6)的一端和最右侧第一箱体(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5)的外侧等间距固定有三组搅拌板(7),每组所述搅拌板(7)均位于对应第一箱体(3)的内部,所述空心箱(1)底部的内壁固定有用于存放生理盐水的第二箱体(10),所述第二箱体(10)和第一箱体(3)之间设置有对盐水进行循环处理的循环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血管内亚低温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连通于第二箱体(10)底部一侧的第二导管(13),所述空心箱(1)的底部安装有水泵(14),所述第二导管(13)远离和第二箱体(10)的一端和水泵(14)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水泵(14)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三导管(15),三组所述第一箱体(3)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第五导管(18),三组所述第五导管(18)的顶部共同固定连通有第四导管(16);所述第三导管(15)和第四导管(16)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连通有静脉导管(17),所述静脉导管(17)的一端设置有换热球囊,三组所述第一箱体(3)和第二箱体(1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管(11),三组所述第一导管(11)的顶部均和对应第一箱体(3)底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源张雪峰赵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