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数控机床伺服电机检测过程中的降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88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数控机床伺服电机检测过程中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检测平台上开设散热槽,并在该散热槽的内部开设散热孔,其中贯通式的散热孔能够使处于检测过程中的伺服电机的下端所产生的热量与外界空气保持交流,并得到一定良好的散热效果,不仅如此,本申请通过在散热孔的下端设置风机,并利用风机的持续供风作用,使得此于检测过程中的伺服电机的下端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好、更有效地通过风机得到热交换的效果,即能够使处于检测过程中的伺服电机得到更为良好的降温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延长其内部电动机的使用寿命,进而不会对该伺服电机整体的后续使用效率造成影响。该伺服电机整体的后续使用效率造成影响。该伺服电机整体的后续使用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数控机床伺服电机检测过程中的降温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用伺服电机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数控机床伺服电机检测过程中的降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且具备良好的定位作用,因此其常用于数控机床上,以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虽然伺服电机的使用效率十分良好,但同样的为了保证伺服电机的使用高效性,通常需由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修、检测,对于伺服电机的检修,主要检查其整体是否存在致命的损坏、损伤,以及其的固定件是否连接坚固等,并及时进行对应维护工作;对于伺服电机的检测,主要检测其的各转速是否正常,因此对于伺服电机的定期检修、检测是完全必要的;
[0003]然而其中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当工作人员将伺服电机置于检测平台上并对其各转速进行检测时发现,由于待检测的转速项目过多,即该伺服电机在该转速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频繁启动以对应切换待检测转速,其中在切换转速前,需保证该伺服电机处于关闭状态,若强行在其处于启动状态下对其进行转速切换,这将容易导致该伺服电机在转速切换幅度过高抑或过低时出现失步或突跳的现像,从而容易对其造成机械损伤,为避免该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在对其进行转速切换时进行关闭处理,并重新启动,但同样的,由于频繁启动,这也会导致该伺服电机在检测过程中出现过热的现象,该现象发生时,极为容易对其内部的电动机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进而容易影响到该伺服电机整体的后续使用效率,因此急需一种可适用于数控机床伺服电机于检测过程中的降温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数控机床伺服电机检测过程中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导风框、风机、风机支架,所述检测平台上开设有两个散热槽,两个所述散热槽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个数为N,N≥2;所述散热孔的正下方设置有导风框,所述导风框通过螺栓固定于检测平台的下端,所述导风框的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导风框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风机支架焊接于导风框内部,所述风机与外界电源连接。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6]本技术通过在检测平台上开设散热槽,并在该散热槽的内部开设散热孔,其中散热槽主要用于放置伺服电机,且能够有效保证处于检测过程中的伺服电机不会出现位置上的偏移及晃动的现象,此外,贯通式的散热孔能够使处于检测过程中的伺服电机的下端所产生的热量与外界空气保持交流,并得到一定良好的散热效果,不仅如此,本申请通过在散热孔的下端设置风机,并利用风机的持续供风作用,使得此于检测过程中的伺服电机的下端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好、更有效地通过风机得到热交换的效果,即能够使处于检测
过程中的伺服电机得到更为良好的降温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延长其内部电动机的使用寿命,进而不会对该伺服电机整体的后续使用效率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
[0008]图2为本技术散热槽、散热孔开设位置示意图;
[0009]图3为本技术风机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0]如图:1

检测平台,11

散热槽,111

散热孔,2

导风框,21

风机,211

风机支架,3

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数控机床伺服电机检测过程中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1、导风框2、风机21、风机支架211,检测平台1上开设有两个散热槽11,两个散热槽1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散热孔111,散热孔111的个数为N,N≥2;散热孔111的正下方设置有导风框2,导风框2通过螺栓固定于检测平台1的下端,导风框2的截面呈圆形结构,导风框2的内部设置有风机21,风机21通过风机支架211焊接于导风框2内部,风机21与外界电源连接。
[0013]实施例2
[0014]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待检测的伺服电机3放置于散热槽11处,接着,开启外界电源以启动风机21,当风机21启动时,将会持续进行供风效果,供风过程中,其气流将会持续穿过散热孔111,并与伺服电机3的下端形成接触,同时在接触的一瞬间将该伺服电机3的下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即热交换处理,这对于处于检测过程中的伺服电机3而言,能够得到十分良好的降温效果;
[0015]其中本申请中的散热槽11主要用于放置伺服电机3,且能够有效保证处于检测过程中的伺服电机3不会出现位置上的偏移及晃动的现象,此外,贯通式的散热孔111能够使处于检测过程中的伺服电机3的下端所产生的热量与外界空气保持交流,并得到一定良好的散热效果,不仅如此,本申请通过在散热孔111的下端设置风机21,并利用风机21的持续供风作用,使得此于检测过程中的伺服电机3的下端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好、更有效地通过风机21得到热交换的效果,即能够使处于检测过程中的伺服电机3得到更为良好的降温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延长其内部电动机的使用寿命,进而不会对该伺服电机3整体的后续使用效率造成影响。
[001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数控机床伺服电机检测过程中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导风框、风机、风机支架,所述检测平台上开设有两个散热槽,两个所述散热槽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正下方设置有导风框,所述导风框通过螺栓固定于检测平台的下端,所述导风框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风机支架焊接于导风框内部。2.按照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书秀刘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赫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