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87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引流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包括治疗型超声内镜、穿刺针、导丝、引流管和囊膜;在使用ERCP专用的经鼻胆汁引流管进行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固定装置,经鼻囊肿引流管常常会出现移位和/或早期脱落而导致治疗失败;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主体外壁上的囊膜,当引流管主体的末端经导丝置入囊肿腔后,通过向囊膜中填充气体或液体使其充盈起来,使得充盈后的囊膜与囊肿内壁相贴合,并对囊肿壁具有较强的张力,增强引流管主体末端在囊肿部位的固定作用,防止引流管主体脱出,从而维持胰腺假性囊肿引流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引流失败,提升经鼻囊肿外引流管的治疗效果。疗效果。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引流管
,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超声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附件的不断完善,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已成为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重要措施。该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恢复快等优点。在超声内镜实时观察下进行操作,能判断病变为胰腺真性囊肿还是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是否与胰管相通,是否存在胰瘘并能同时进行胰腺假性囊肿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避免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压迫引起消化道梗阻、胰源性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
[0003]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虽然具有上述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感染、出血及早期支架移位脱落是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常常显著增加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且存在一定的死亡率。临床上,为了降低这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常常在胰腺假性囊肿内置入鼻胆引流管,可进行充分的外引流、抗菌素或过氧化氢冲洗囊腔、囊腔内注入止血药物等操作,并可留取囊液进行微生物培养、淀粉酶、肿瘤标志物等化验检查,动态观察假性囊肿的演变。
[0004]目前尚无超声内镜专用的经鼻囊肿外引流管,而使用ERCP用的经鼻胆汁引流管来替代。临床应用的鼻胆引流管多为直管或单猪尾引流管,两种引流管均有发生移位、自行脱出的可能,而导致引流失败。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引流管发生移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主体末端外壁上的囊膜,当将经鼻囊肿外引流管置入胰腺假性囊肿后,使得充盈后的囊膜与囊肿内壁相贴合,增强经鼻囊肿外引流管在囊肿内壁的固定作用,保持囊膜在囊肿内壁上的贴合状态,防止引流管主体脱出。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包括:
[0008]引流管主体,引流管主体的末端为置入囊肿的一端;
[0009]囊膜,囊膜套设于引流管主体的外壁,囊膜通过其中填充的气体或液体保持弹性形变状态,囊膜贴合于囊肿内壁,囊膜使引流管主体末段与囊肿保持相对静止,囊膜的膜壁为中空膜;
[0010]管路,管路沿引流管主体的管道布置,管路使囊膜与外部的气/液源相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囊膜的表面设置有镂空部,镂空部使囊膜的轴向两侧贯通,囊膜上的
镂空部使其在充盈状态下不完全覆盖引流管主体的截面,以保持消化道的畅通。
[0012]优选的,所述囊膜的径向表面上设置有膨胀部,膨胀部为TPE弹性橡胶材料,囊膜的轴向表面为TPU塑性橡胶材料,膨胀部使囊膜沿其径向进行胀缩。
[0013]优选的,所述囊膜与套设的引流管主体外壁转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膨胀部根据管路连通的气/液源控制压力值改变胀缩状态。
[0015]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主体外壁上还固定有囊套,囊套位于囊膜远离引流管主体末端的一侧,囊套也通过管路与外部的气/液源相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囊套上设置有凹部,凹部使囊套的轴向两侧贯通,凹部位于囊套靠近引流管主体的表面,凹部使囊套在充盈状态下不完全覆盖引流管主体的截面。
[0017]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主体的外壁上固定有金属环,金属环为不透X线材料,金属环位于囊膜和囊套之间。
[0018]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主体的末端固定有直管段,直管段表面设置有多处通孔。
[0019]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段,所述囊膜套设于凹槽段上,凹槽段用于降低收缩状态的囊膜在引流管主体外壁上形成的凸起。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主体末端上的囊膜,当将引流管主体置入胰腺假性囊肿后,使得充盈后的囊膜与囊肿内壁相贴合,增强经鼻囊肿外引流管在囊肿内的固定作用,保持囊膜在囊肿内壁上的贴合状态,防止引流管脱出。
[002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通过设置在嚢膜上贯通其轴向两侧的镂空部,使囊膜在充盈状态下保持胰腺假性囊肿流出道的畅通,且设置的镂空部还降低了囊膜的容积,减少通过管路控制囊膜充盈时所需气/液体的量,便于控制囊膜的充盈状态。
[0023]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通过设置膨胀部来改变囊膜在引流管主体截面上胀缩的大小,控制囊膜的胀缩沿其径向进行,避免囊膜在引流管主体的轴向上产生胀缩而影响到与囊肿内壁的贴合状态。
[0024]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主体上的囊套,在置入引流管主体的过程中,通过管路分别向囊膜和囊套中灌充气/液体,使充盈的囊膜和囊套分别位于囊肿壁的内外两侧,使得引流管主体通过充盈的囊膜和囊套夹持在囊肿部位,确保引流管主体在囊肿部位的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引流管主体末端部件的立体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引流管主体末端部件的爆炸图;
[0030]图中:1、引流管主体;11、凹槽段;2、囊膜;21、镂空部;22、膨胀部;3、管路;4、囊套;41、凹部;5、金属环;6、直管段;6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2]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包括:
[0033]引流管主体1,引流管主体1的末端为置入囊肿的一端;
[0034]囊膜2,囊膜2套设于引流管主体1的外壁,囊膜2通过其中填充的气体或液体保持弹性形变状态,囊膜2的膜壁为中空膜,囊膜2贴合于囊肿内壁,囊膜2使引流管主体1末段与囊肿保持相对静止;
[0035]管路3,管路3沿引流管主体1的管道布置,管路3使囊膜2与外部的气/液源相连通;
[0036]在使用ERCP专用的经鼻胆汁引流管进行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固定装置,经鼻胆汁引流管常常会出现移位和/或早期脱落而导致治疗失败;
[0037]在进行胰腺假性囊肿检查操作时,常通过插入治疗型超声内镜,显示胰腺假性囊肿位置,然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临近的血管结构;接着将穿刺针缩入外鞘内,插入治疗型超声内镜的管道,然后伸出穿刺针的针尖,在超声影像上识别穿刺针的针尖位置;并在超声影像的指导下将穿刺针刺入囊肿腔内,当操作者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主体(1);囊膜(2),囊膜(2)套设于引流管主体(1)的外壁,囊膜(2)通过其中填充的气体或液体保持弹性形变状态,囊膜(2)的膜壁为中空膜;管路(3),管路(3)沿引流管主体(1)的管道布置,管路(3)使囊膜(2)与外部的气/液源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膜(2)的表面设置有镂空部(21),镂空部(21)使囊膜(2)的轴向两侧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膜(2)的径向表面上设置有膨胀部(22),膨胀部(22)为TPU弹性橡胶材料,囊膜(2)的轴向表面为TPE塑性橡胶材料,膨胀部(22)使囊膜(2)沿其径向进行胀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膜(2)与套设的引流管主体(1)外壁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水囊的超声内镜用经鼻囊肿外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22)根据管路(3)连通的气/液源控制压力值改变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谦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