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85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涉及油墨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检测板、放置槽和支撑板,放置槽设置在检测板上表面,支撑板为“L”形板体结构,支撑板安装在检测板一侧,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内部装嵌有螺杆,螺杆与开口槽之间转动配合,螺杆周侧面装嵌有滑块,滑块与开口槽之间滑动配合,滑块下表面装嵌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下表面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一表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一表面安装有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杆结构,方便在电动推杆降下刮板接触油墨附着加工件时,带动刮板在油墨附着加工件表面移动,而后通过压力传感器结构,方便精确检测油墨离开加工件表面时所需的力度,提高其精准性。提高其精准性。提高其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油墨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导电油墨还是印制电子电路的核心原材料之一。近年来,欧美、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正在兴起一项革命性电路板制造技术——印制电子电路(Printed Electronic Circuit),即采用功能性油墨直接在承印板上印制出电子电路,如在挠性有机薄膜上印刷导电油墨得到导电线路,印刷半导体油墨得到晶体管或存储器元件等。这种新一代的印制电子电路是包含了电子连接电路和元件的组件,会替代传统的印制电路板再安装元器件的功能。
[0003]现有的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一般通过人为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每个人在检测时对于使用的检测力度无法精确控制,导致每个人的检测不尽相同,容易出现一些误差,导致最后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解决现有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板、放置槽和支撑板,所述放置槽设置在检测板上表面,所述支撑板为“L”形板体结构,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检测板一侧,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部装嵌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开口槽之间转动配合,所述螺杆周侧面装嵌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开口槽之间滑动配合,方便在电动推杆降下刮板接触油墨附着加工件时,带动滑块移动,从而带动刮板在油墨附着加工件表面移动,所述滑块下表面装嵌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下表面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表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方便精确检测油墨离开加工件表面时所需的力度,提高其精准性,所述压力传感器一表面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一端与放置槽之间相互配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板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槽,两所述安装槽内部均装嵌有滑杆,两所述滑杆两端均装嵌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滑杆之间滑动配合,方便移动两夹板的位置,从而方便夹紧不同大小的油墨附着加工件,保证其检测时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滑板一表面均设置有滑槽,两所述滑槽之间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分别与两滑槽之间滑动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表面两端均安装有紧固螺栓,两所述紧固螺栓一端均贯穿安装板上表面,所述检测板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若干螺纹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栓一端与螺纹孔之间螺接配合,所述安装板下表面安装有
若干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内部装嵌有支撑柱。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一端周侧面与支撑套筒内表面之间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套筒内部底面安装有支撑弹簧。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弹簧一端与支撑柱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柱另一端安装有夹板。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螺杆结构,方便在电动推杆降下刮板接触油墨附着加工件时,带动滑块移动,从而带动刮板在油墨附着加工件表面移动,而后通过压力传感器结构,方便精确检测油墨离开加工件表面时所需的力度,提高其精准性。
[0015]2、本技术通过滑杆和滑板结构,方便移动两夹板的位置,从而方便夹紧不同大小的油墨附着加工件,保证其检测时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
[00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检测板;2、放置槽;3、安装槽;4、滑杆;5、滑板;6、滑槽;7、安装板;8、紧固螺栓;9、螺纹孔;10、支撑套筒;11、支撑柱;12、夹板;13、支撑板;14、开口槽;15、螺杆;16、滑块;17、旋转电机;18、电动推杆;19、连接板;20、压力传感器;21、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板1、放置槽2和支撑板13,放置槽2设置在检测板1上表面,支撑板13为“L”形板体结构,支撑板13安装在检测板1一侧,支撑板13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槽14,开口槽14内部装嵌有螺杆15,螺杆15与开口槽14之间转动配合,螺杆15周侧面装嵌有滑块16,滑块16与开口槽14之间滑动配合,方便在电动推杆18降下刮板21接触油墨附着加工件时,带动滑块16移动,从而带动刮板21在油墨附着加工件表面移动,滑块16下表面装嵌有电动推杆18,电动推杆18下表面安装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一表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方便精确检测油墨离开加工件表面时所需的力度,提高其精准性,压力传感器20一表面安装有刮板21,刮板21一端与放置槽2之间相互配合。
[0029]检测板1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槽3,两安装槽3内部均装嵌有滑杆4,两滑杆4两端均装嵌有滑板5,滑板5与滑杆4之间滑动配合,方便移动两夹板12的位置,从而方便夹紧不同大小的油墨附着加工件,保证其检测时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
[0030]滑板5一表面均设置有滑槽6,两滑槽6之间安装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两端分别与两滑槽6之间滑动配合,安装板7上表面两端均安装有紧固螺栓8,两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板(1)、放置槽(2)和支撑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2)设置在检测板(1)上表面,所述支撑板(13)为“L”形板体结构,所述支撑板(13)安装在检测板(1)一侧,所述支撑板(13)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槽(14),所述开口槽(14)内部装嵌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与开口槽(14)之间转动配合,所述螺杆(15)周侧面装嵌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与开口槽(14)之间滑动配合,所述滑块(16)下表面装嵌有电动推杆(18),所述电动推杆(18)下表面安装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一表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所述压力传感器(20)一表面安装有刮板(21),所述刮板(21)一端与放置槽(2)之间相互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油墨附着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1)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槽(3),两所述安装槽(3)内部均装嵌有滑杆(4),两所述滑杆(4)两端均装嵌有滑板(5),所述滑板(5)与滑杆(4)之间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喜鹏吴佳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盛鸿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